方便装卸的平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301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装卸的平板车,包括可移动的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的尾部并列设置有铰接耳座,每一所述铰接耳座上转动连接具有向下转动趋势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远离车架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至与导向板背面贴合的延长板,所述车架主体的尾部转动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导向板铰接,所述车架主体的尾部设置有供导向板向车架主体倾斜的倾斜槽。车辆向平板车移动的前,平板车向前移动,此时油缸控制导向板向下移动,此时延长板通过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直至延长板与地面之间贴合,延长了导向板的长度,减少了导向板与车架主体之间的角度,避免车辆向平板车移动过程中的颠簸程度。

Flat truck convenient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at car for easy loading and unloading, including frame movable body, the tail of the frame body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hinged lug, wherein each hinged ear seat is rotatablely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plate rotate downward trend, one end of the guide plate away from the main body fram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urn to and extend the back plate affixed to the guide plate, the tail of the frame body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plate cylinder,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is hinged, tail of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for the inclined guide plate is inclined to the frame body. The vehicle to the flat car moving, flat car moves forward, the cylinder control guide plate moving down, the extension plate is rotated downward by gravity, until the extension fit between the plate and the ground, extending the length of the guide plate, a guide plate and the frame body to reduce the angle between the vehicle to avoid bumping degree level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装卸的平板车
本技术涉及交通物流车辆,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装卸的平板车。
技术介绍
平板车是一种运输车辆。又称电动平车、台车、过跨车。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维护、承载能力大、污染少等优点。广泛用于机器制造和冶金工厂,作为运输重物的一种物流车辆。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110028733.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装式平板车,其包括车架主体,在使用过程中,该种平板车通常通过转动连接在车尾的导向板供压路机等桥梁施工设备进入平板车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旋转至地面上的导向板与车体平板之间的倾斜角度过大,导致车辆在向车架上表面的平板移动的过程中,发生颠簸,影响车架主体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导向板与车体平板之间倾斜角度的方便装卸的平板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装卸的平板车,包括可移动的车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的尾部并列设置有铰接耳座,每一所述铰接耳座上转动连接具有向下转动趋势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远离车架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至与导向板背面贴合的延长板,所述车架主体的尾部转动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导向板铰接,所述车架主体的尾部设置有供导向板向车架主体倾斜的倾斜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向平板车移动的前,平板车向前移动,此时油缸控制导向板向下移动,此时延长板通过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直至延长板与地面之间贴合,延长了导向板的长度,减少了导向板与车架主体之间的角度,避免车辆向平板车移动过程中的颠簸程度;导向板收起的过程中,油缸的活塞杆收回,驱动导向板向倾斜槽内移动,当导向板与倾斜槽抵接的时,延长板由于重力的原因靠向导向板的底部,实现了延长板的放置,收起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板包括四根并列设置的支撑杆,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导向板的重量,同时支撑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铰接耳座之间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与转动杆转动连接的第一铰接块,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延长板上设置有与转动轴转动连接的第二铰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耳座延伸了油缸的铰接点,从而避免了死点的问题,使得导向板可以向倾斜槽内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限制延长板与导向板转过180度的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供车辆登下车架主体的导向板和延伸板之间的过度更加平滑,避免颠簸的情况,同时方便延伸板的收起。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在相邻支撑杆之间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延长板上设置有转动至180度时与第一限位块抵接的第二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抵接时的结构强度,避免延长板与导向板转动位置的断裂。作为优选,所述延长板与支撑杆贴合的一面为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延长杆在导向板位于倾斜槽内时,能够更好地与导向槽之间贴合,提高固定效果,同时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车辆向平板车移动的前,平板车向前移动,此时油缸控制导向板向下移动,此时延长板通过重力的作用向下转动,直至延长板与地面之间贴合,延长了导向板的长度,减少了导向板与车架主体之间的角度,避免车辆向平板车移动过程中的颠簸程度;导向板收起的过程中,油缸的活塞杆收回,驱动导向板向倾斜槽内移动,当导向板与倾斜槽抵接的时,延长板由于重力的原因靠向导向板的底部,实现了延长板的放置,收起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于体现导向板的位置;图2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倾斜槽的位置;图3是图1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限位机构的位置;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于体现油缸的位置;图5是本技术的侧视图,用于体现导向板和延长板的位置状态图。图中,1、车架主体;11、铰接耳座;2、导向板;21、延长板;22、油缸;23、倾斜槽;24、支撑杆;25、连接杆;26、转动杆;31、第一铰接块;32、转动轴;33、第二铰接块;41、第一限位块;42、第二限位块;43、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方便装卸的平板车,包括底部设置有轮子的车架主体1,车架主体1通过连接在车架主体1首端的车头进行移动,车架主体1的尾部并列设置有铰接耳座11,铰接耳座11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车架主体1末端的左右两侧,铰接耳座11内贯穿设置有转动杆26,如图4所示,车架主体1的尾部转动连接有油缸22,油缸22的活塞杆与导向板2铰接。如图2所示,转动杆26上转动连接有导向板2,导向板2包括四根并列设置的支撑杆24,支撑杆24的长度方向与车架主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相邻的支撑杆24之间焊接有连接杆25,支撑杆24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铰接块31,第一铰接块31上设置有与转动杆26转动配合的转动孔,相邻的转动杆26之间焊接有连接杆25,连接杆25沿导向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杆25对登上导向板2的车辆的轮胎提供了摩擦力。如图3所示,导向板2远离转动杆26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块41,第一限位块41垂直导向板2垂直向下延伸,第一限位块41内贯穿设置有转动轴32,第一限位块41起到了将转动轴32远离导向板2设置的作用,转动轴32上转动连接有延长板21,转动轴32和第一限位块41使得铰接在转动轴32上的延长板21能够更好地贴合在导向板2的底部。如图5所示,延长板21与导向板2贴合的接触面为斜面43,其一是与转动轴32配合,使得斜面43更好地贴合在导向板2底部的表面,起到了更好的支撑效果;其二是使得连接杆25与导向板2的背面接触,提高支撑效果。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杆24的端部设置有限制延长板21贴合在地面时,延长板21与导向板2上表面之间的角度超过180度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焊接在相邻支撑杆24之间的第一限位块41,支撑杆24的另一端设置有转动轴32,相邻的延长杆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块42,第二铰接块33焊接在第二限位块42上,当延长板21与导向板2之间的角度小于180度时,第二铰接块33与第一限位块41之间抵接,从而限制了导向板2与延长板21之间的相对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方便装卸的平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装卸的平板车,包括可移动的车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的尾部并列设置有铰接耳座(11),每一所述铰接耳座(11)上转动连接具有向下转动趋势的导向板(2),所述导向板(2)远离车架主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至与导向板(2)背面贴合的延长板(21),所述车架主体(1)的尾部转动连接有油缸(22),所述油缸(22)的活塞杆与导向板(2)铰接,所述车架主体(1)的尾部设置有供导向板(2)向车架主体(1)倾斜的倾斜槽(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装卸的平板车,包括可移动的车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的尾部并列设置有铰接耳座(11),每一所述铰接耳座(11)上转动连接具有向下转动趋势的导向板(2),所述导向板(2)远离车架主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至与导向板(2)背面贴合的延长板(21),所述车架主体(1)的尾部转动连接有油缸(22),所述油缸(22)的活塞杆与导向板(2)铰接,所述车架主体(1)的尾部设置有供导向板(2)向车架主体(1)倾斜的倾斜槽(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装卸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2)包括四根并列设置的支撑杆(24),相邻所述支撑杆(24)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装卸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耳座(1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夏林强小雷高年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鹿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