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快速定位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14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向快速定位块,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一体设有上弧形板,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相交处的底面设有L形凸台,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靠近端头处均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上板上设有若干小型螺纹孔;所述下板包括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所述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之间一体设有下弧形板,所述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相交处的顶面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的固定式定位销进行定位,存在定位元件损耗大、定位误差较多、操作的效率低、反复转运或搬动工件困难等缺点,无法有效地进行工件定位的问题。

Bidirectional fast positioning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osition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two-way fast positioning block, including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the upper plate includes a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an upper arc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th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bottom the L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table, th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near the end of the first screw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upp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mall screw holes; the lower plate comprises third arm and fourth arm, under one arc-shaped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hird arms and fourth the arm, the third arm and the fourth arm intersect at th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platform with the boss.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solve the fixed pos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in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components exist shortcomings efficiency loss, more operation, the positioning error is low, repeated transport or moving workpiece is difficult, unable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workpiece positioning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快速定位块
本技术属于定位装置
,具体涉及双向快速定位块。
技术介绍
对重型工件进行精确加工时,重型工件的定位存在较大的难度;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定位方法是采用固定式定位销进行定位。因重型工件在移动或吊装到机械加工设备的工装上时,按传统的固定式定位销通过人工移动工件很难找正、对准定位基准点(孔),而仅仅通过机械来定位还存在由于工件经常移动撞击导致定位销及定位销套损坏的问题,这样就难以适用于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的定位,工件如果不能达到很好的定位效果就会导致工件由于定位误差或失误而出现加工误差导致工件报废、造成经济损失。现有的定位方法操作烦琐、工作量大,又无法满足定位的方便性、准确性、及时性等要求,具体情况是:使用传统的固定式定位销进行定位,存在定位元件损耗大、定位误差较多、操作的效率低、反复转运或搬动工件困难等缺点,无法有效地进行工件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双向快速定位块,用来解决传统的固定式定位销进行定位,存在定位元件损耗大、定位误差较多、操作的效率低、反复转运或搬动工件困难等缺点,无法有效地进行工件定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双向快速定位块,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端部垂直一体设置,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一体设有上弧形板,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相交处的底面设有L形凸台,所述凸台的两端面呈斜向设置,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靠近端头处均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上板上设有若干小型螺纹孔;所述下板包括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所述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的端部垂直一体设置,所述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之间一体设有下弧形板,所述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相交处的顶面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台,所述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靠近端头处均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对齐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之间穿设有六角头螺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使用时将上板和下板分开,将上板通过小型螺纹孔与被定位的重型工件螺纹连接固定,将下板搁置于机械加工设备的工装的指定位置,并进行卡紧,然后通过吊装设备将被定位的重型工件吊到机械加工设备的工装上方,慢慢放下,使凸台与凹台配合,可以平移调整被定位的重型工件的位置,凸台与凹台配合时当上板的凸台的侧面与下板的凹台的斜面相接触时,再将六角头螺栓通过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固定上板和下板,此时凸台与凹台配合完整,同时被定位的重型工件也与机械加工设备的工装定位对齐,该定位块成对使用,具有自动导正能力,可达到快速定位效果,定位元件无损耗、定位误差小、操作的效率高、不会反复转运或搬动工件,适合重型工件生产中快速准确的定位生产运用。进一步限定,所述小型螺纹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布呈正方形,所述其中一个小型螺纹孔位于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相交处、且另外两个小型螺纹孔分别设置于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且剩下的一个小型螺纹孔位于上弧形板的中部,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将上板准确的固定于被定位的重型工件上。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板和下板的转角处均倒角,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在安装上板和下板时不会造成棱角弄伤安装人员的情况。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上表面与六角头螺栓的螺帽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弹簧垫圈和平垫圈,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六角头螺栓在穿过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拧紧后六角头螺栓的螺帽不会对上板于第一螺纹通孔周围的表面造成损坏。进一步限定,所述下弧形板的宽度尺寸比上弧形板的宽度尺寸大,这样的结构设计,防止将上板和下板拆卸分开时上板和下板黏在一起,由于下弧形板的宽度尺寸比上弧形板的宽度尺寸大,此时只需对下弧形板宽出的部分用力,就可快速将上板和下板分离。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向快速定位块实施例中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双向快速定位块实施例中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双向快速定位块实施例中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双向快速定位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上板1、第一支臂11、第二支臂12、上弧形板13、凸台14、第一螺纹通孔15、六角头螺栓151、弹簧垫圈152、平垫圈153、小型螺纹孔16、下板2、第三支臂21、第四支臂22、下弧形板23、凹台24和第二螺纹通孔2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双向快速定位块,包括上板1和下板2,上板1包括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的端部垂直一体设置,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之间一体设有上弧形板13,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相交处的底面设有L形凸台14,凸台14的两端面呈斜向设置,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靠近端头处均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5,上板1上设有四个小型螺纹孔16;下板2包括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的端部垂直一体设置,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之间一体设有下弧形板23,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相交处的顶面设有与凸台14配合的凹台24,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靠近端头处均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15对齐的第二螺纹通孔25,第一螺纹通孔15和第二螺纹通孔25之间穿设有六角头螺栓151。优选地,小型螺纹孔16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布呈正方形,其中一个小型螺纹孔16位于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相交处、且另外两个小型螺纹孔16分别设置于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上、且剩下的一个小型螺纹孔16位于上弧形板13的中部,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将上板1准确的固定于被定位的重型工件上。实际上,也可将小型螺纹孔16的数量设计为其他数量,比如设计为三个、且分布呈正三角形等。优选地,上板1和下板2的转角处均倒角,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在安装上板1和下板2时不会造成棱角弄伤安装人员的情况。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来考虑避免棱角弄伤安装人员的其他结构。优选地,第一螺纹通孔15的上表面与六角头螺栓151的螺帽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弹簧垫圈152和平垫圈153,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六角头螺栓151在穿过第一螺纹通孔15和第二螺纹通孔25拧紧后六角头螺栓151的螺帽不会对上板1于第一螺纹通孔15周围的表面造成损坏。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来设定六角头螺栓151在穿过第一螺纹通孔15和第二螺纹通孔25拧紧后避免六角头螺栓151的螺帽对上板1于第一螺纹通孔15周围的表面损坏的其他结构。优选地,下弧形板23的宽度尺寸比上弧形板13的宽度尺寸大,这样的结构设计,防止将上板1和下板2拆卸分开时上板1和下板2黏在一起,由于下弧形板23的宽度尺寸比上弧形板13的宽度尺寸大,此时只需对其下弧形板23宽出的部分用力,就可快速将上板1和下板2分离。实际上,也可设计其他结构形式来实现上板1和下板2的快速分离,比如在下弧形板23的内侧面一体设置向内的凸块。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上板1和下板2分开,将上板1通过小型螺纹孔16与被定位的重型工件螺纹连接固定,将下板2搁置于机械加工设备的工装的指定位置,并进行卡紧,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向快速定位块

【技术保护点】
双向快速定位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和下板(2),所述上板(1)包括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所述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的端部垂直一体设置,所述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之间一体设有上弧形板(13),所述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相交处的底面设有L形凸台(14),所述凸台(14)的两端面呈斜向设置,所述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靠近端头处均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5),所述上板(1)上设有若干小型螺纹孔(16);所述下板(2)包括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所述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的端部垂直一体设置,所述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之间一体设有下弧形板(23),所述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相交处的顶面设有与凸台(14)配合的凹台(24),所述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靠近端头处均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15)对齐的第二螺纹通孔(25),所述第一螺纹通孔(15)和第二螺纹通孔(25)之间穿设有六角头螺栓(151)。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向快速定位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和下板(2),所述上板(1)包括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所述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的端部垂直一体设置,所述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之间一体设有上弧形板(13),所述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相交处的底面设有L形凸台(14),所述凸台(14)的两端面呈斜向设置,所述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靠近端头处均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5),所述上板(1)上设有若干小型螺纹孔(16);所述下板(2)包括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所述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的端部垂直一体设置,所述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之间一体设有下弧形板(23),所述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相交处的顶面设有与凸台(14)配合的凹台(24),所述第三支臂(21)和第四支臂(22)靠近端头处均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飞李晓鹏张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科盛能源机械制造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