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11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7:52
一种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其包括内部动力滚筒、导轨、底座、控制器、旋转架、快夹、夹紧机构、外部动力滚筒、托板、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可利用其上的旋转架将待组装的产品平面旋转180°,因此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因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利用动力滚筒传送产品可使传输过程既快又稳定,可大量减少工作时间,节省人力的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A rotating table for assembly of equipment

A rotating table for assembly of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internal power roller, a guide rail, a base, a controller, a rotating frame, a fast clamp, a clamping mechanism, an external power roller, a supporting plate and an electric motor. The assembly rotary table i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on the rotating frame to be assembled products of plane rotating 180 degrees, thus not only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personnel to operate, so it can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product can be transported quickly and stably by using a power roller, and the working time can be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while the manpower is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自动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
技术介绍
旋转工作台是铁路设备装配流水线上非常重要部件,用于铁路隔离开关的铁路设备装配流水线通常包括六道工序:取底座、在底座上装配部件、安装绝缘子、装配刀具、产品调试、成品装箱。但我国铁路设备装配行业一直处于散、乱、差的局面,主要原因是我国自动化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宣传、贯彻和推广工作力度小,因此铁路设备落后于生产,更落后于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与此同时很多工作台也都没有旋转功能,自动化,因此生产效率过低,人工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包括:内部动力滚筒、导轨、底座、控制器、旋转架、快夹、夹紧机构、外部动力滚筒、托板、电机;其中底座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上部中间部位留有空间,并且上端两侧部位并排安装有多个外部动力滚筒,并且外部动力滚筒的轴向与底座的前后方向一致;四条导轨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上端前后边缘两侧部位;旋转架为多边形框架,以能在水平面内任意转动的方式设在底座的中部空间内;托板为长条状板,水平设置在旋转架的内部中间部位,表面两侧安装有多个快夹,用于固定产品;旋转架内位于托板外侧的部位并排设有多个内部动力滚筒;夹紧机构设置在底座上端位于旋转架外侧的部位,用于夹紧旋转架、托板及产品,并且夹紧机构上带有感应器;电机设置在底座内下部,并通过传动机构与旋转架相连接;控制器安装在底座的前端面上,上部设有多个操作按键,并且同时与电机、内部动力滚筒、外部动力滚筒、夹紧机构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的内部动力滚筒和外部动力滚筒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层。所述的外部动力滚筒分为长滚筒和短滚筒,其中长滚筒设在底座顶部外侧部位,短滚筒设在底座顶部靠近旋转架的部位,以防止与旋转架产生干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可利用其上的旋转架将待组装的产品平面旋转180°,因此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因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利用动力滚筒传送产品可使传输过程既快又稳定,可大量减少工作时间,节省人力的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包括:内部动力滚筒3、导轨5、底座6、控制器7、旋转架8、快夹10、夹紧机构11、外部动力滚筒12、托板13、电机14;其中底座6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上部中间部位留有空间,并且上端两侧部位并排安装有多个外部动力滚筒12,并且外部动力滚筒12的轴向与底座6的前后方向一致;四条导轨5分别设置在底座6的上端前后边缘两侧部位;旋转架8为多边形框架,以能在水平面内任意转动的方式设在底座6的中部空间内;托板13为长条状板,水平设置在旋转架8的内部中间部位,表面两侧安装有多个快夹10,用于固定产品;旋转架8内位于托板13外侧的部位并排设有多个内部动力滚筒3;夹紧机构11设置在底座6上端位于旋转架8外侧的部位,用于夹紧旋转架8、托板13及产品,并且夹紧机构11上带有感应器;电机14设置在底座6内下部,并通过传动机构与旋转架8相连接;控制器7安装在底座6的前端面上,上部设有多个操作按键,并且同时与电机14、内部动力滚筒3、外部动力滚筒12、夹紧机构11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的内部动力滚筒3和外部动力滚筒12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层。所述的外部动力滚筒12分为长滚筒和短滚筒,其中长滚筒设在底座6顶部外侧部位,短滚筒设在底座6顶部靠近旋转架8的部位,以防止与旋转架8产生干涉。现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的工作原理阐述如下:首先按下控制器7上的相应操作按键而启动外部动力滚筒12和内部动力滚筒3,此时内部动力滚筒3处于与外部动力滚筒12相平行的状态,然后将铁路隔离开关上的底座2以机械或人工方式从底座6一侧放置在底座6上部的外部动力滚筒12上,然后由外部动力滚筒12在导轨5的约束下自动平稳地传送至旋转架8一侧的内部动力滚筒3上,之后传送至托板13的表面,由此触发夹紧机构11上的感应器,感应器将检测信号传送给控制器7,在控制器7的控制下,夹紧机构11自动将铁路隔离开关上的底座2、托板13以及旋转架8的两端夹紧,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下一步装配;站在底座6正面外侧的操作人员首先按下控制器7上的相应操作按键而暂停外部动力滚筒12和内部动力滚筒3的转动,然后利用快夹10将隔离开关上的底座2从两侧夹紧,防止底座2滑动而影响装配效率。之后操作位于本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外侧的平衡吊而将第一绝缘子1吊运至本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的上方并对正铁路隔离开关的底座2上的相应安装孔位,之后从本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上底座6中间空间的下方在底座2的底部安装好螺栓而将底座2和第一绝缘子1相对固定住;然后按下控制器7上的相应操作按键而启动电机14,利用电机14使旋转架8及其上的部件旋转180°,之后按照上述第一绝缘子1的安装方法将底座2和第二绝缘子9相对固定住,由此组装成工件;然后操作人员按下控制器7上的相应操作按键而释放开夹紧机构11,并随后再次启动内部动力滚筒3和外部动力滚筒12,此时工件将由外部动力滚筒12在导轨5的约束下自动平稳地从底座6的另一侧传送至下一工序,此过程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包括:内部动力滚筒(3)、导轨(5)、底座(6)、控制器(7)、旋转架(8)、快夹(10)、夹紧机构(11)、外部动力滚筒(12)、托板(13)、电机(14);其中底座(6)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上部中间部位留有空间,并且上端两侧部位并排安装有多个外部动力滚筒(12),并且外部动力滚筒(12)的轴向与底座(6)的前后方向一致;四条导轨(5)分别设置在底座(6)的上端前后边缘两侧部位;旋转架(8)为多边形框架,以能在水平面内任意转动的方式设在底座(6)的中部空间内;托板(13)为长条状板,水平设置在旋转架(8)的内部中间部位,表面两侧安装有多个快夹(10),用于固定产品;旋转架(8)内位于托板(13)外侧的部位并排设有多个内部动力滚筒(3);夹紧机构(11)设置在底座(6)上端位于旋转架(8)外侧的部位,用于夹紧旋转架(8)、托板(13)及产品,并且夹紧机构(11)上带有感应器;电机(14)设置在底座(6)内下部,并通过传动机构与旋转架(8)相连接;控制器(7)安装在底座(6)的前端面上,上部设有多个操作按键,并且同时与电机(14)、内部动力滚筒(3)、外部动力滚筒(12)、夹紧机构(11)的控制单元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装配旋转工作台包括:内部动力滚筒(3)、导轨(5)、底座(6)、控制器(7)、旋转架(8)、快夹(10)、夹紧机构(11)、外部动力滚筒(12)、托板(13)、电机(14);其中底座(6)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上部中间部位留有空间,并且上端两侧部位并排安装有多个外部动力滚筒(12),并且外部动力滚筒(12)的轴向与底座(6)的前后方向一致;四条导轨(5)分别设置在底座(6)的上端前后边缘两侧部位;旋转架(8)为多边形框架,以能在水平面内任意转动的方式设在底座(6)的中部空间内;托板(13)为长条状板,水平设置在旋转架(8)的内部中间部位,表面两侧安装有多个快夹(10),用于固定产品;旋转架(8)内位于托板(13)外侧的部位并排设有多个内部动力滚筒(3);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刘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