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8580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5:25
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分为预处理期和种植期,预处理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玉米芯、木屑、大豆秸秆、米糠、豆粕,进行干混;步骤二:干混过的料中添加石灰份,碳酸氢钙,微量填充剂;步骤三:添加自来水后进行湿混;步骤四:进行水含量检测;步骤五:进行闷堆;步骤六:进行机械装袋;步骤七:装好袋后采用高压灭菌。种植期包括以下步骤:S1:孢子萌发期:孢子萌发,温度22℃‑26℃,湿度60%‑70%,避光通风;S2:菌丝生长期:温度23‑25℃,湿度55%‑60%,日光散射,每日两次喷洒磁化水雾,磁化水含被稀释微量添加剂;S3:子实体生长期:温度13‑17℃,湿度85%‑91%,破坏培养基外套带,每隔一天喷磁化水雾,磁化水雾包括磷酸氢二钾和葡萄糖。S4:采集并保鲜冷藏。

Planting method of Pleurotus eryngii

A method of planting mushroom, divided into the pretreatment period and planting period, the pretreatment peri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one: sawdust, corncob, soybean straw, rice bran, soybean meal, dry mixing; step two: dry mix material adding lime, calcium, trace filling agent; step three add: tap water after wet mixing; step four: water content detection; step five: piling; step six: mechanical bagging; step seven: after using high pressure sterilization bag installed. Planting peri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spore germination period: spore germination, temperature of 22 DEG C 26 degrees, humidity 60% 70% light ventilation; S2: mycelial growth period: 23 temperature 25 C, 55% 60% humidity, sunlight scattering, two times a day with magnetized water mist, magnetized water containing micro dilution the amount of additives; S3: fruiting phase: 13 temperature 17 degrees, humidity 85% 91%, damaged medium coat with every other day, spray mist mist including potassium magnetization, magnetization of two hydrogen phosphate and glucose. S4: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cold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杏鲍菇种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东北地区是是我国大豆主要种植区,满足了全中国的大豆食用大部分需求,并且以黑龙江为例,近几年大豆播种面积约400万公顷,产量约700万t,大豆秸秆产量约800万t,豆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这种资源长期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约2/3的豆秸被焚烧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大豆秸秆由于质地硬和木质素含量较高,仅在春季饲草短缺、饲草价格昂贵的时候才用做牛、羊粗饲料。而对于在东北地区进行食用菌类的养殖人员来说,由于大豆秸秆中木质素含量较高,在作为培养基时食用菌类生长情况比较差,很多种类的使用菌类均无法利用东北的这一特色资源。针对目前的食用菌,按营养类型划分可分为腐生型、寄生型、共生型等。食用菌中多以腐生型的为主,数量最大,分布最广。在腐生型食用菌中我们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木生菌、草生菌、粪生菌、土生菌等。目前所知,已经进行人工大规模生产的食用菌绝大多数属于腐生菌。而杏鲍菇则属于其中的木生菌大类中,木生菌利用木材的纤维素、木质素为碳素营养,如香菇、虎皮香菇、杏鲍菇、茶薪菇等适合在阔叶树木材生长。如豹皮香菇、贝形侧耳等适合在针叶树木上生长。猴头菌、平菇、银丝草菇、灵芝等适合在圬木上生长;草生菌利用草料中的养分而生活。如草菇、野蘑菇、双孢蘑菇、白秆蘑菇、紫蘑菇、平菇、风尾菇等;粪生菌有草菇、蘑菇、高大环柄菇、鬼伞等。土生菌利用土壤中有机质为养分而生活,如口蘑、马勃、羊肚菌、紫丁香蘑、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等。而在大规模养殖过程中,很多木生菌需要使用木屑作为培养基的主要基料,但是这种方法会浪费大量的树木,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树木的价格通常会远高于秸秆的价值,尤其对于东北地区,每年有大量剩余的大豆秸秆,因此人们开发出了以大豆秸秆为主要基料的杏鲍菇培养基,但是在实际的品尝鉴定过后,发现使用大豆秸秆为主要基料种植出的杏鲍菇的鲜美程度远低于使用木屑作为培养基种植出的杏鲍菇,这是目前以大豆秸秆为主要基料的杏鲍菇遇到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提高了增加食物鲜美程度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从而达到了鲜美程度优于传统杏鲍菇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杏鲍菇的种植分为预处理期和种植期,预处理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计,玉米芯18-22份,木屑38-42份,大豆秸秆48-52份,米糠8-12份,豆粕14-16份的配比将玉米芯、木屑、大豆秸秆、米糠、豆粕,首先进行干混;步骤二:按照重量份数计,在干混过的料中添加石灰1.2-1.6份,碳酸氢钙1.2-1.6份,微量填充剂0.8-1.2份;步骤三:添加自来水后进行湿混,料水比为1∶1.4-1.6;步骤四:进行水含量检测,含水量应为60%~65%;步骤五:进行闷堆1~2h,让培养料充分吸水;步骤六:进行机械装袋,每袋大约装湿料600~1000g,步骤七:装好袋后采用高压灭菌,高压灭菌温度在123-126℃,灭菌时间为2h;种植期包括以下步骤:S1:孢子萌发期:将孢子投入袋装的培养基进行孢子萌发,此时调节温度22℃-26℃,湿度维持在60%-70%,避光通风;S2:菌丝生长期:调节种植室内温度23-25℃,湿度维持在55%-60%,进行日光散射,散射强度3000lx-10000lx,每日两次喷洒磁化水雾,磁化水中添加稀释过的微量添加剂;S3:子实体生长期:室内温度降至13-17℃,空气湿度升至85%-91%,并将培养基的外套带破坏,此时每隔一天喷洒磁化水雾,磁化水雾中包括有0.03%的磷酸氢二钾和0.2%的葡萄糖;S4:待杏鲍菇长满培养基的外套带后采集并保鲜冷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杏鲍菇本身是一种木腐食用菌类,添置了草类的培养基主要是对于在东北地区种植杏鲍菇的养殖人员提供了一个可以回收利用大豆秸秆,减低生产成本的方案,并且区别于传统的使用大豆秸秆作为原材料的种植杏鲍菇方法,本方法通过磁化水、微量添加剂的配合,各个时期环境因素的把控达到了提升杏鲍菇本身氨基酸占比,尤其是提高了可以增加食物鲜美程度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从而达到了鲜美程度优于传统杏鲍菇的技术效果。较佳的,木屑选用阔叶乔木作为原材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阔叶乔木是一种富含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原木类别,由于杏鲍菇中在木腐食用菌中也具有较好的木质素分解能力,因此选用阔叶乔木作为木屑的原材料可以让杏鲍菇很好的吸收木屑中的营养元素。较佳的,微量添加剂包括有液体微量填充剂和固体微量填充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微量添加剂的设计主要是对杏鲍菇需要摄取的营养元素的一个补充,可以提高杏鲍菇中氨基酸类物质的质量占比和总体杏鲍菇的重量。较佳的,液体微量填充剂和固体微量填充剂的比例为8: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体微量填充剂和固体微量填充剂的比例确定后,选用液体微量填充剂的原因则是方便多种营养元素的吸收,保证营养物质能够快速的进入到杏鲍菇中对杏鲍菇进行直接作用。较佳的,每克液体填充剂包括有30mg的硒元素和75mg的复合维生素B,其余为去离子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硒元素和复合维生素B均是杏鲍菇种植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硒进入杏鲍菇的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增强了植株体内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了杏鲍菇的抗逆性和抗衰老能力,保证了植株的正常生长。较佳的,固体微量填充剂为氯化钾和和硫酸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氯化钾和硫酸锌均是种植杏鲍菇的的必备元素,同时也是其他诸多基础培养基原料无法提供的微量元素,并且氯化钾和硫酸锌都能够促进杏鲍菇增重,促进杏鲍菇的快速生长。较佳的,氯化钾与硫酸锌的重量比为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钾离子和锌离子均是人类生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而对于杏鲍菇而言,少量的钾离子和锌离子能够促进子实体的增重,但是如果钾离子锌离子过多会对杏鲍菇的增重产生抑制作用,选取合适比例的钾离子和锌离子,可以让杏鲍菇增重变快,同时也可以让杏鲍菇的食用价值更高。较佳的,子实体生长期喷洒的水选用磁化水,磁化水选用磁场强度0.2T,磁化处理8min的磁化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磁化水的应用早已应用于农业生产,但是使用磁化水进行磁化后,应用于杏鲍菇的种植仍属首次,磁化水的种植效果很明显,较大幅度的提升了杏鲍菇的味道。较佳的,微量添加剂提前添加入需要磁化的水中,然后对添加过微量添加剂的水进行磁化,水和稀释过后的微量添加剂的重量比为10: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微量元素在水中被磁化后可以更好的被杏鲍菇的吸收利用,进一步的增加了杏鲍菇的子实体生长速度和其中粗蛋白含量,尤其是对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提升有显著的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磁化喷雾中添加微量添加剂的原因是杏鲍菇在不同的种植时期中,微量元素促进杏鲍菇生长的促进范围是不同的,因此在菌丝生长期和子实体生长期分别添加了多种添加物质,从而让不同时期的杏鲍菇均能够得到与本时期相匹配的营养物质。具体实施方式以上培养基原料均从市场购得。实施例一:预处理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玉米芯18Kg,木屑38Kg,大豆秸秆48Kg,米糠8Kg,豆粕14Kg的配比将玉米芯、木屑、大豆秸秆、米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杏鲍菇的种植分为预处理期和种植期,预处理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计,玉米芯18‑22份,木屑38‑42份,大豆秸秆48‑52份,米糠8‑12份,豆粕14‑16份的配比将玉米芯、木屑、大豆秸秆、米糠、豆粕,首先进行干混;步骤二:按照重量份数计,在干混过的料中添加石灰1.2‑1.6份,碳酸氢钙1.2‑1.6份,微量填充剂0.8‑1.2份;步骤三:添加自来水后进行湿混,料水比为1∶1.4‑1.6;步骤四:进行水含量检测,含水量应为60% ~ 65% ;步骤五:进行闷堆1 ~ 2h,让培养料充分吸水;步骤六:进行机械装袋,每袋大约装湿料600 ~ 1000g;步骤七:装好袋后采用高压灭菌,高压灭菌温度在123‑126℃ ,灭菌时间为2h;种植期包括以下步骤:S1:孢子萌发期:将孢子投入袋装的培养基进行孢子萌发,此时调节温度22℃‑26℃,湿度维持在60%‑70%,避光通风;S2:菌丝生长期:调节种植室内温度23‑25℃,湿度维持在55%‑60%,进行日光散射,散射强度3000lx‑10000lx,每日两次喷洒磁化水雾,磁化水中添加被稀释20倍的微量添加剂;S3:子实体生长期:室内温度降至13‑17℃,空气湿度升至85%‑91%,并将培养基的外套带破坏,此时每隔一天喷洒磁化水雾,磁化水雾中包括有0.03%的磷酸氢二钾和0.2%的葡萄糖;S4:待杏鲍菇长满培养基的外套带后采集并保鲜冷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杏鲍菇的种植分为预处理期和种植期,预处理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计,玉米芯18-22份,木屑38-42份,大豆秸秆48-52份,米糠8-12份,豆粕14-16份的配比将玉米芯、木屑、大豆秸秆、米糠、豆粕,首先进行干混;步骤二:按照重量份数计,在干混过的料中添加石灰1.2-1.6份,碳酸氢钙1.2-1.6份,微量填充剂0.8-1.2份;步骤三:添加自来水后进行湿混,料水比为1∶1.4-1.6;步骤四:进行水含量检测,含水量应为60%~65%;步骤五:进行闷堆1~2h,让培养料充分吸水;步骤六:进行机械装袋,每袋大约装湿料600~1000g;步骤七:装好袋后采用高压灭菌,高压灭菌温度在123-126℃,灭菌时间为2h;种植期包括以下步骤:S1:孢子萌发期:将孢子投入袋装的培养基进行孢子萌发,此时调节温度22℃-26℃,湿度维持在60%-70%,避光通风;S2:菌丝生长期:调节种植室内温度23-25℃,湿度维持在55%-60%,进行日光散射,散射强度3000lx-10000lx,每日两次喷洒磁化水雾,磁化水中添加被稀释20倍的微量添加剂;S3:子实体生长期:室内温度降至13-17℃,空气湿度升至85%-91%,并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自湘
申请(专利权)人:永富饶天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