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过压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489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路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至少一路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至少一路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光耦、二级管VD1和二极管VD2,所述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正输出路,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正极连接,所述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负输出路,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1的负极接所述光耦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D2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2的正极接所述光耦的负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路过压保护电路,通过最少的器件同时实现了正路、负路、合路的输出过压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路过压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路过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当开关电源的控制环路出现故障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输出高电压的现象。当输出电压超过后级用电设备的正常允许输入电压范围时,很可能导致后级用电设备的损坏,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我们需要在开关电源中设置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当电源环路失控时,不会出现输出电压的过高现象,从而避免后级用电设备的损坏。在实际的使用中,会有双路正负输出和其他多路输出的应用场合。在常规的多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设计中会只设计主路的输出过压保护电路或者各路设计独立的过压保护电路。只设计主路的过压保护,其它路的过压隐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设计隐患依旧存在。而各路设计独立的过压保护电路会造成电路的繁杂,更多的器件设计给电路的空间、成本、可靠性等都带来不利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多路过压保护电路,通过最少的器件同时实现了正路、负路、合路的输出过压保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路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至少一路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至少一路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光耦、二级管VD1和二极管VD2,所述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正输出路,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正极连接,所述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负输出路,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1的负极接所述光耦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D2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2的正极接所述光耦的负极。本技术提供的多路过压保护电路,只使用一个光电器件(光耦)就实现了正负路电压和合路电压的单独过压保护,电路简单、器件少,节省了电路空间、成本,提高了电路可靠性,用最少的器件实现了对所有输出端的过压保护,降低了安全隐患。优选地,所述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VZ2,所述稳压二级管VZ2的正极与所述光耦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二级管VZ2的负极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正输出路。优选地,所述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中串联有电阻。优选地,所述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VZ3,所述稳压二级管VZ3的负极与所述光耦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级管VZ3的正极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负输出路。优选地,所述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中串联有电阻。优选地,所述二极管VD1和所述二极管VD2为一个双向二极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过压保护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路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至少一路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至少一路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光耦、二级管VD1和二极管VD2,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正输出路,另一端与光耦的正极连接,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负输出路,另一端与光耦的负极连接,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二极管VD1的负极接光耦的正极,二极管VD2的负极接地,二极管VD2的正极接光耦的负极。工作原理为:当被保护电路的正输出路过压时,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导通,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光耦和二极管VD2形成通路,电流流过光耦的发光二极管致使其发光,此时光耦的信号输出端FB输出过压信号,根据过压信号调节开关电源即可;当被保护电路的负输出路过压时,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导通,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光耦和二极管VD1形成通路,电流流过光耦的发光二极管致使其发光,此时光耦的信号输出端FB输出过压信号,根据过压信号调节开关电源即可;当合路电压过压时,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导通、光耦、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导通形成通路,电流流过光耦的发光二极管致使其发光,此时光耦的信号输出端FB输出过压信号,根据过压信号调节开关电源即可。当增加正输出路时,只需在已有的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旁并联一路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即可;当增加负路输出时,只需在已有的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旁并联一路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即可。因此即使被保护电路有再多的输出路,都只需要一个光耦。本实施例只使用一个光电器件(光耦)就实现了正负路电压和合路电压的单独过压保护,电路简单、器件少,节省了电路空间、成本,提高了电路可靠性,用最少的器件实现了对所有输出端的过压保护,降低了安全隐患。其中,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和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只要输出端过压后能够起到导通电路作用的实现方式都应纳入本实施例保护范围。为了简化电路,降低成本,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优选采用稳压二极管VZ2实现,稳压二级管VZ2的正极与光耦的正极连接,稳压二级管VZ2的负极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正输出路。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优选采用稳压二极管VZ3实现,稳压二级管VZ3的负极与光耦的负极连接,稳压二级管VZ3的正极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负输出路。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稳压二极管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端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稳压特性。因此,一旦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稳压二极管临界反向击穿电压,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或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从而达到精确检测过压的目的。一路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或一路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中可以采用多个稳压稳压二极管,以满足对不同过压阈值的要求。为防止电流过大,损坏电路中的电子器件,每路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每一路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中都串联有电阻。为进一步减小电路的尺寸,选用一个双向二极管即可实现二极管VD1和二极管VD2的功能。如图2给出了一个优选实施例,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由电阻R51和稳压二极管VZ2组成,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由电阻R52和稳压二极管组成;VD8为双向二极管,实现二级管VD1和二极管VD2的功能;电阻R51连接开关电源的正输出路,稳压二极管VZ2的正极与光耦N3的正极连接;电阻R52连接开关电源的负输出路,稳压二极管VZ3的负极与光耦N3的负极连接,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二极管VD1的负极接光耦的正极,二极管VD2的负极接地,二极管VD2的正极接光耦的负极。如图2中,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开关电源的正输出路过压时,击穿VZ2,则R51、VZ2、N3、VD8下管形成通路,电流流过N3的发光二极管致使其发光,此时N3的FB端输出过压信号,根据过压信号调节开关电源即可;当开关电源的负输出路过压时,击穿VZ3,则R52、VZ3、N3、VD8上管形成通路,电流流过N3的发光二极管致使其发光,此时N3的FB端输出过压信号,根据过压信号调节开关电源即可;当合路电压过压时,R51、VZ2、N3初级、VZ3、R52形成通路,电流流过N3的发光二极管致使其发光,此时N3的FB端输出过压信号,根据过压信号调节开关电源即可。当然,还以可以在图2中的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和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旁分别并联多路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和多路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实现对具有更多输出路的开关电源的过压保护,工作原理相同,不再赘述。以上只是一个用于开关电源的实施例,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路过压保护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路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路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至少一路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光耦、二级管VD1和二极管VD2,所述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正输出路,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正极连接,所述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负输出路,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1的负极接所述光耦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D2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2的正极接所述光耦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路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至少一路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光耦、二级管VD1和二极管VD2,所述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正输出路,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正极连接,所述负输出过压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被保护电路的负输出路,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1的负极接所述光耦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D2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2的正极接所述光耦的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输出过压检测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VZ2,所述稳压二级管VZ2的正极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赵光辉崔高飞刘松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益弘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