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器防落叶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36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量器防落叶罩,包括一个与雨量器相连接的下部罩体,下部罩体的上口部通过连接环连接上部罩体,在连接环上安装有过水漏斗,上部罩体内设有若干阻叶架,若干阻叶架从上部罩体的底部汇集至上部罩体上方中点,在上部罩体上方还连接有承雨口。可以有效避免树叶等杂物覆盖在雨量器雨水收集口上方,避免因树叶、杂物覆盖雨水收集口,导致雨量器无法正常工作,提高了雨量测量精度,保证测得不同时段的降雨量。适应于目前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雨量站,解决因人员减少、雨量站增加带来的矛盾,雨量站看管人员,只需按照常规维护要求,定期检查雨量器防落叶罩,定期清理,就可保证雨量器或自动监测雨量器长期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量器防落叶罩
本技术涉及用于降雨量监测的雨量器的结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雨量器防落叶罩。
技术介绍
雨量器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并通过与之配套的雨量量筒,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环保、防汛排涝以及农、林等有关部门用来测量降水量。雨量器为传统产品,如图3所示,雨量器的上部直径为200mm,允许误差0~0.6mm,一般来说,雨量器的筒身使用不锈钢板锡焊成型。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雨量监测的要求不断提高,雨量站不断增加,新增雨量站大多使用雨量器或自动监测雨量器进行监测,且自动监测雨量器很多采用有人看管无人值守工作方式,自动监测雨量器的运行完全靠自动监测雨量器自动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雨量器或自动监测雨量器口落入树叶等杂物,会阻塞雨水流入雨量器的雨量桶或自动监测雨量器的翻斗,使雨量器或自动监测雨量器无法正常运行,无法准确获取雨量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量器防落叶罩。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雨量器防落叶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与雨量器相连接的下部罩体,下部罩体的上口部通过连接环连接上部罩体,在连接环上安装有过水漏斗,上部罩体内设有若干阻叶架,若干阻叶架从上部罩体的底部汇集至上部罩体上方中点,在上部罩体上方还连接有承雨口。本技术的其它特点是:所述的下部罩体的直径为21mm,高度为12mm。所述的上部罩体的直径为20mm,高度为10mm。所述的过水漏斗的底部直径为16mm,上部直径为20mm,底部直径至下部罩体的上口部的距离为2mm。所述若干阻叶架均匀分布。所述上部罩体、阻叶架、连接环、漏斗、下部罩体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所述承雨口采用铜质或铝制材料制作。所述承雨口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刃口锐角位40°~45°。所述承雨口的内径为20mm。所述连接环的内直径203mm,外直径210mm。采用本技术的雨量器防落叶罩,可以安置在雨量器上方,与雨量器雨水收集口紧密衔接;用于阻挡树叶、类似树叶的杂物覆盖在雨量器入口,确保降雨顺利传输到雨量器内部,保证雨量器正常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雨量器上安置雨量器防落叶罩,可以有效避免树叶等杂物覆盖在雨量器雨水收集口上方,避免因树叶、杂物覆盖雨水收集口,影响雨量计正常工作,提高雨量测量精度,保证测得不同时段的降雨量。防落叶罩装置零件大部分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表面光滑促使降雨迅速通过,不停留在防落叶罩装置表面。以适应目前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雨量站运行模式,解决了因人员减少、雨量站增加带来的矛盾,雨量站看管人员只需按照常规维护要求,定期检查雨量器防落叶罩,定期清理,就可保证雨量器、自动监测雨量器长期正常运行,减轻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看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雨量器防落叶罩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雨量器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a)的俯视图;图4是雨量器防落叶罩与雨量器安装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a)的俯视图;图5是承雨口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a)的俯视图;图6是上部罩体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a)的俯视图;图7是阻叶架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a)的俯视图;图8是连接环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9是过水漏斗环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a)的俯视图;图10是下部罩体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a)的俯视图;图11是具体实施例的雨量器防落叶罩剖视图;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承雨口,2、上部罩体,3、阻叶架,4、连接环,5、过水漏斗,6、下部罩体。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图2和图1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雨量器防落叶罩,包括一个与雨量器相连接的下部罩体6,下部罩体6的上口部通过连接环4连接上部罩体2,在连接环4上安装有过水漏斗5,上部罩体2内设有若干阻叶架3,若干阻叶架3从上部罩体2的底部汇集至上部罩体2上方中点,在上部罩体2上方还连接有承雨口1。图1中,承雨口1、上部罩体2、阻叶架3、连接环4、漏斗5、下部罩体6采用锡焊连接。上部罩体2、阻叶架3、连接环4、漏斗5、下部罩体6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承雨口1采用铜质或铝制,焊接面尽量减小,并保持光滑。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所制作的雨量器防落叶罩,下部罩体6套在雨量器(图3)的上部,当落叶等杂物降落至雨量器上方时,落叶被阻叶架3阻挡,防止落叶平铺在雨量器进水口上,落叶被阻挡在阻叶架3上方后,降雨可以经过被阻止的树叶等杂物继续下落,顺利流入雨量器,保证雨量器正常运行,测量降雨量数据。在图5中,承雨口1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刃口锐角40°~45°,为防止锈蚀和变形,承雨口1宜用铜质或铝合金制成,内壁光滑无砂眼,内直径200mm。在图6中,上部罩体2为不锈钢板锡焊制作的环形圆柱体,内直径200mm,钢板的厚度为3mm。在图7中,阻叶架3采用不锈钢丝制作,钢丝的直径为1~2mm。在图8中,连接环4的内直径为203mm,外直径为210mm,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在图9中,过水漏斗5采用不锈钢板锡焊制作成环形圆锥,环形圆锥的上部内直径200mm,下部内直径mm,采用厚度3mm的不锈钢板制作。在图10中,下部罩体6为不锈钢板锡焊制作的环形圆柱体,内直径为210mm,不锈钢板的厚度为3mm。本实施例制备的雨量器防落叶罩可以安置在雨量器上方,与雨量器的雨水收集口紧密衔接,以阻止树叶、类似树叶的杂物覆盖在雨量器入口,确保降雨顺利传输到雨量器内部,保证雨量器正常运行。由于雨量器防落叶罩大部分零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表面光滑,能促使降雨迅速通过,不停留在雨量器防落叶罩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雨量器防落叶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量器防落叶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与雨量器相连接的下部罩体(6),下部罩体(6)的上口部通过连接环(4)连接上部罩体(2),在连接环(4)上安装有过水漏斗(5),上部罩体(2)内设有若干阻叶架(3),若干阻叶架(3)从上部罩体(2)的底部汇集至上部罩体(2)上方中点,在上部罩体(2)上方还连接有承雨口(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量器防落叶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与雨量器相连接的下部罩体(6),下部罩体(6)的上口部通过连接环(4)连接上部罩体(2),在连接环(4)上安装有过水漏斗(5),上部罩体(2)内设有若干阻叶架(3),若干阻叶架(3)从上部罩体(2)的底部汇集至上部罩体(2)上方中点,在上部罩体(2)上方还连接有承雨口(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量器防落叶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罩体(6)的直径为21mm,高度为12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量器防落叶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罩体(2)的直径为20mm,高度为1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量器防落叶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漏斗(5)的底部直径为16mm,上部直径为20mm,底部直径至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