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835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含氟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环氧氯丙烷与二甲胺共聚,得到季铵盐型阳离子共聚物,再通过加入交联剂以提高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后加入全氟辛基磺酰氟反应得到成品含氟阳离子絮凝剂。从而改善已有絮凝剂的形成的絮体大,絮体松散、沉降速度慢,固液不易分离,滤饼含水率较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纸、染料和印染行业的废水的治理问题,日益成为废水处理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在造纸、染料和印染行业的废水处理中,化学絮凝方法是当前国内外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其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于絮凝剂的性能。目前无机盐类絮凝剂主要分为铝盐和铁盐,前者残留在水中的铝离子会导致二次污染,铁离子本身有颜色,并对设备有腐蚀作用;微生物絮凝剂还处于菌种筛选的实验室研究阶段,所用成本较高,一些工艺条件不太成熟,离工业化生产还有一定的距离;普通的高分子絮凝剂尽管投加量少,絮凝效果好,但形成的絮体大,絮体松散、沉降速度慢,固液不易分离,滤饼含水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表面张力低,絮凝效果好,沉降迅速,易于固液分理,对生产工艺要求不高,成本较低的含氟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其中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50~300∶70~350∶20~50∶10~20。本专利技术的交联剂为1,2-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或1,6-己二胺;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为全氟丁基磺酰氯、全氟己基磺酰氯、全氟辛基磺酰氯、全氟丁基磺酰氟、全氟己基磺酰氟或全氟辛基磺酰氟。本专利技术通过环氧氯丙烷与二甲胺共聚,得到季铵盐型阳离子共聚物,再通过加入交联剂以提高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后加入全氟辛基磺酰氟反应得到成品含氟阳离子絮凝剂。从而改善已有絮凝剂的形成的絮体大,絮体松散、沉降速度慢,固液不易分离,滤饼含水率较高等缺点。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1,2-乙二胺,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全氟丁基磺酰氯,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其中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50∶280∶20∶10。实施例2,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1,3-丙二胺,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全氟己基磺酰氯,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其中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交联剂的质量比为200∶160∶40∶13。实施例3,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1,4-丁二胺,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全氟辛基磺酰氯,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其中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交联剂的质量比为260∶100∶50∶16。实施例4,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1,5-戊二胺,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全氟丁基磺酰氟,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其中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80∶350∶30∶15。实施例5,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1,6-己二胺,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全氟己基磺酰氟,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其中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交联剂的质量比为230∶300∶25∶20。实施例6,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1,5-戊二胺,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全氟辛基磺酰氟,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其中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交联剂的质量比为230∶70∶45∶18。本专利技术的含氟阳离子絮凝剂具有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表面张力低,絮凝效果好,沉降迅速,易于固液分理,对生产工艺要求不高,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对造纸,印染等行业的废水处理效果良好。权利要求1.含氟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其中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50~300∶70~350∶20~50∶1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交联剂为1,2-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或1,6-己二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为全氟丁基磺酰氯、全氟己基磺酰氯、全氟辛基磺酰氯、全氟丁基磺酰氟、全氟己基磺酰氟或全氟辛基磺酰氟。全文摘要含氟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本专利技术通过环氧氯丙烷与二甲胺共聚,得到季铵盐型阳离子共聚物,再通过加入交联剂以提高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后加入全氟辛基磺酰氟反应得到成品含氟阳离子絮凝剂。从而改善已有絮凝剂的形成的絮体大,絮体松散、沉降速度慢,固液不易分离,滤饼含水率较高等缺点。文档编号C08G59/14GK101074129SQ20071001796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张光华, 来智超, 王义伟, 朱军峰, 吴桂霞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氟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25-35℃的恒温下向环氧氯丙烷中搅拌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二甲胺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交联剂,继续搅拌,并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恒温反应4h,再加入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再反应2h得到含氟阳离子絮凝剂,其中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全氟烷基磺酰卤化物∶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50~300∶70~350∶20~50∶10~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华来智超王义伟朱军峰吴桂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