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7957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包括两栅线、信号线和像素组件,所述信号线贯通于两栅线之间,其中,所述每组像素组件包括相互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两个显示驱动器和至少两个像素导电薄膜,所述显示驱动器分别嵌入栅线中,并与栅线电连接,当分设于不同侧的显示驱动器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窄视角模式;当其中一个显示驱动器单独接通或设于同侧的显示驱动器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宽视角模式。通过调整控制液晶偏转的电场来改变液晶显示器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或开关切换,改变显示器驱动器的电压,控制相应的像素导电薄膜的通断,以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达到切换控制宽视角和窄视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CD显示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显示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平板显示器已取代笨重的CRT显示器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器。上述平板显示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在当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OLED技术尚不成熟,目前主流平板显示仍是LCD,根据LCD显示类型分类,可分为:TN型、VA型、IPS型和FFS型,就视角而言VA、IPS和FFS型较优于TN型,窄视角的TN型显示屏主要用于NB等移动办公产品。在现有的显示器产品中,其视角固定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应用场所和观看喜好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切换视角的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通过调整控制液晶偏转的电场,来改变液晶显示器的视角的LCD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包括两栅线、信号线和像素组件,所述信号线贯通于两栅线之间,其中,所述每组像素组件包括相互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两个显示驱动器和至少两个像素导电薄膜,所述显示驱动器分别嵌入栅线中,并与栅线电连接,当分设于不同侧的显示驱动器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窄视角模式;当其中一个显示驱动器单独接通或设于同侧的显示驱动器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宽视角模式。优选地,所述显示驱动器和像素导电薄膜分别为偶数个。若显示驱动器的个数大于两个,所述不同侧的显示驱动器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同侧的显示驱动器通过相同的控制信号控制。优选地,所述显示驱动器和像素导电薄膜分别为两个,所述显示驱动器为上显示驱动器和下显示驱动器,当上显示驱动器和下显示驱动器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窄视角模式;当上显示驱动器或下显示驱动器单独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宽视角模式。所述上显示驱动器和下显示驱动器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对上显示驱动器和下显示驱动器的驱动状态进行分别控制,实现宽视角和窄视角显示模式的切换。优选地,所述两个像素导电薄膜相互交错。所述像素导电薄膜具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光栅,相邻光栅之间设有狭缝,两组像素导电薄膜的光栅相互穿插,其中一组像素导电薄膜的光栅插入另一组像素导电薄膜的狭缝中,实现两者的无间组合。通过将像素导电薄膜交错组合,可有效地利用像素区域的有限空间,同时,像素导电薄膜交错放置能使边缘电场更均匀分布,可提高像素的穿透率。所述显示驱动器包括有缘层、TFT漏极和像素过孔,其中,TFT漏极一端伸入有缘层中,另一端伸入像素导电薄膜中,所述像素过孔开设于TFT漏极的伸出端。像素导电薄膜通过像素过孔与TFT漏极电连接,当TFT漏极为高电位时,对像素导电薄膜进行充电。优选地,所述光栅与相邻栅线的夹角为95-110度,所述各组像素导电薄膜的光栅的个数为2-6个。夹角越大,则面板显示视角越大,但夹角越大,像素的面积越小,穿透率越低。通常选择为95-11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中,主要是通过调整控制液晶偏转的电场来改变液晶显示器的视角,通过在一个像素区内设置至少两个显示驱动器,分别与像素导电薄膜相匹配,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或开关切换,改变显示器驱动器的电压,来实现显示驱动器的通断控制,控制相应的像素导电薄膜的通断,以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由于不同电流方向会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进而影响LCD显示装置的视角宽度,达到切换控制宽视角和窄视角的目的,给予了观看者更多的观看体验。在现有的像素区内,巧妙地增加多个像素导电薄膜,其相互穿插设置,不增加收纳空间,有效地利用了像素区域的有限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的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的视角切换控制时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的像素导电薄膜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中单个像素导电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的平板显示器中视角过宽的问题,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包括两栅线1、信号线2和像素组件3,所述信号线2贯通于两栅线1之间,其中,所述每组像素组件3包括相互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两个显示驱动器30和至少两个像素导电薄膜32,所述显示驱动器30分别嵌入栅线1中,并与栅线1电连接,当分设于不同侧的显示驱动器30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窄视角模式;当其中一个显示驱动器30单独接通或设于同侧的显示驱动器30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宽视角模式。其中,两栅线1跨在像素组件3的上侧和下侧,以作为像素导电薄膜的正负电极,信号线2连接于两栅线1之间。两条栅线分别1分别用于驱动像素上下的两个显示驱动器30,窄视角时,两条栅线1短接,两个显示驱动器30导通;宽视角时,上栅线与下栅线断开,同时下栅线被短接到Vgh电位,信号线用来给像素充电。所述信号线2包括连接线20和TFT源极22,其中TFT源极22与连接线20相垂直,TFT源极22伸入栅线1之中,并引入显示驱动器30中,实现信号线20与显示驱动器30的导通。所述显示驱动器30包括有缘层301、TFT漏极302和像素过孔303,其中,TFT漏极302一端伸入有缘层301中,另一端伸入像素导电薄膜32中,所述像素过孔303开设于TFT漏极302的伸出端,嵌入像素导电薄膜32中,以对其充电施加电压,在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控制像素导电薄膜32中的液晶分子的走向和倾角。像素导电薄膜32通过像素过孔303与TFT漏极302电连接,当TFT漏极302为高电位时,对像素导电薄膜32进行充电。有缘层为半导体层(如a-Si,LTPS,IGZO等)。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显示驱动器30和像素导电薄膜32分别为偶数个。若显示驱动器30的个数大于两个,所述不同侧的显示驱动器30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同侧的显示驱动器30通过相同的控制信号控制。即当在上栅线和下栅线中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显示驱动器30,上栅线和下栅线所设置的显示驱动器30的个数相同,构成偶数个,分别与像素导电薄膜32对应匹配,通过同一个控制信号控制同侧的显示驱动器30启动,使得与之电连接的单侧像素导电薄膜32导通,LCD显示装置为宽视角模式;通过另一个控制信号来控制不同侧的显示驱动器30启动,使得与之电连接的两侧像素导电薄膜32分别同时导通,LCD显示装置为窄视角模式。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取决于液晶电场的结构,当两组像素电极栅结构全部被使用时,液晶电场类似于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此时的边缘场较弱,因此视角较窄,当只有一组像素电极栅结构被使用时,液晶电场的边缘场较强,因此视角较宽。通过改变液晶电场的结构和场强,达到变幻液晶显示器的宽视角和窄视角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所述显示驱动器30和像素导电薄膜32分别为两个,所述显示驱动器30为上显示驱动器30a和下显示驱动器30b,当上显示驱动器30a和下显示驱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包括两栅线、信号线和像素组件,所述信号线贯通于两栅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组件包括相互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两个显示驱动器和至少两个像素导电薄膜,所述显示驱动器分别嵌入栅线中,并与栅线电连接,所述两个像素导电薄膜相互交错;当分设于不同侧的显示驱动器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窄视角模式;当其中一个显示驱动器单独接通或设于同侧的显示驱动器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宽视角模式;所述显示驱动器包括有源层、TFT漏极和像素过孔,其中,TFT漏极一端伸入有源层中,另一端伸入像素导电薄膜中,所述像素过孔开设于TFT漏极的伸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包括两栅线、信号线和像素组件,所述信号线贯通于两栅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组件包括相互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两个显示驱动器和至少两个像素导电薄膜,所述显示驱动器分别嵌入栅线中,并与栅线电连接,所述两个像素导电薄膜相互交错;当分设于不同侧的显示驱动器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窄视角模式;当其中一个显示驱动器单独接通或设于同侧的显示驱动器同时接通时,LCD显示装置切换为宽视角模式;所述显示驱动器包括有源层、TFT漏极和像素过孔,其中,TFT漏极一端伸入有源层中,另一端伸入像素导电薄膜中,所述像素过孔开设于TFT漏极的伸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驱动器和像素导电薄膜分别为偶数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视角的LC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显示驱动器的个数大于两个,所述不同侧的显示驱动器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同侧的显示驱动器通过相同的控制信号控制。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