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梭阀,包括阀套和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套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锥台,所述阀套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台配合的第一锥形座,且所述第一锥台与所述第一锥形座之间为锥面接触,所述阀套上至少设有A口和B口,所述A口进油时,所述阀芯一端的第一锥台与所述第一锥形座成面接触,并形成锥面密封。此结构的梭阀,通过把阀芯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成锥台结构,使得阀芯与阀套之间的配合由现有结构的点配合、线配合变为锥面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梭阀的密封效果和密封性能,且密封稳定性更好,能实现工作无泄露,或泄露量极少,达到5滴/Min以内的要求。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梭阀的液压系统和机械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梭阀、液压系统及机械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梭阀、液压系统及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梭阀是执行器与阀体合二为一的产品,目前广泛使用的梭阀,由于阀体、活塞、阀芯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在外观上比较美观、高档,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密封件几乎不与介质接触,具有更耐腐蚀的特点,再加上内部只有一个部件(活塞)在运动,使得运动简单可靠,寿命长,维修也更加简单,而且可任意方向安装。然而,对于泄露量要求在5滴/Min以内,密封性能要求较为稳定的梭阀,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结构采用钢球密封结构,由于采用圆形钢球,导致每次钢球的密封点位置都会产生变化,在工作频繁或者高压领域,此结构的梭阀稳定性会非常差,经常会出现泄漏量大的问题,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稳定性更为可靠的梭阀,以及包括此梭阀的液压系统和机械设备,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更为可靠的梭阀,以及包括此梭阀的液压系统和机械设备。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梭阀,包括阀套和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套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锥台,所述阀套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台配合的第一锥形座,且所述第一锥台与所述第一锥形座之间为锥面接触,所述阀套上至少设有A口和B口,所述A口进油时,所述阀芯一端的第一锥台与所述第一锥形座成面接触,并形成锥面密封。此结构的梭阀,通过把阀芯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成锥台结构,使得阀芯与阀套之间的配合由现有结构的点配合、线配合变为锥面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梭阀的密封效果和密封性能,且密封稳定性更好,能实现工作无泄露,或泄露量极少,达到5滴/Min以内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梭阀还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固定设置于所述阀套的端部外侧,且所述外套的外围设有第一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梭阀还包括用于与所述阀芯配合的阀座,所述阀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套内,且所述第一锥形座设置于所述阀座的端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阀座背离所述外套的一端还设有第二锥形座,所述阀芯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锥台,所述第二锥台与所述第二锥形座成面接触,并形成锥面密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阀座的外围还设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阀套上还设有C口,所述A口设置于所述阀套背离所述外套的一端端部,所述B口和C口均设置于所述阀套的侧面,且所述B口设置于所述A口与C口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阀套外围还设有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内还设有第三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阀套靠近所述A口的一端外围还设有第三挡圈,所述第三挡圈上还设有第四密封圈。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液压系统,包括梭阀,所述梭阀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梭阀。最后,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机械设备,包括梭阀和/或液压系统,所述梭阀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梭阀,所述液压系统为如上所述的液压系统。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梭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梭阀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1外套2第一密封圈3阀座4第二密封圈5第一挡圈6第二挡圈7第三密封圈8阀芯9阀套10第三挡圈11第四密封圈12第一锥台13第二锥台14第一锥形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下,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梭阀,具体包括阀套9和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套9内的阀芯8,阀芯8的第一端,即图1中所示的上端设有第一锥台12,阀套9的内部同时设有与第一锥台12配合的第一锥形座14,当第一锥台12与第一锥形座14配合时,两者的配合处为锥面接触,同时,阀套9上至少还设有A口和B口,A口进油时,阀芯8上端的第一锥台12与第一锥形座14成锥面接触,并形成锥面密封。此结构的梭阀,通过把阀芯8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成锥台结构,使得阀芯8与阀套9之间的配合由现有结构的点配合、线配合变为锥面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梭阀的密封效果和密封性能,且密封稳定性更好,能实现工作无泄露,或泄露量极少,达到5滴/Min以内的要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梭阀还包括外套1,更为具体地,外套1固定设置于阀套9的上端端部外侧,其与阀套9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具体可以为卡接等,在此不作限定。此外,外套1的外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2,第一密封圈2具体可套设于外套1上。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梭阀还包括用于阀芯8配合的阀座3,阀座3固定设置于外套1内,并且,第一锥形座14设置于阀座3的下端端部,阀芯8上移时,第一锥台12与第一锥形座14形成配合,即实现锥面配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阀套9背离外套1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下端还设有第二锥形座,阀芯8的第二端,即图中所示的下端也设有第二锥台13,当阀芯8下移时,第二锥台13与第二锥形座之间形成面接触,并形成锥面密封。此设置方式,如第一锥台12与第一锥形座14之间的配合一样,使得阀芯8与阀套9之间的配合由现有结构的点配合、线配合变为锥面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梭阀的密封效果和密封性能,且密封稳定性更好,能实现工作无泄露,或泄露量极少,达到5滴/Min以内的要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阀座3的外围还设有第一挡圈5,第一挡圈5具体为向阀座3轴线方向凹陷的环形挡圈,第一挡圈5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4。此设置方式,在此设置第一挡圈5和第一密封圈2,主要用于防止油液从阀套9上的油口泄露出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除A口和B口外,阀套9上还设有C口,A口设置于阀套9背离外套1的一端端部,即图中所示的下端,B口和C口则设置于阀套9的侧面上,并且,B口设置于A口和C口之间。当A口进油时,阀芯8向上移动,同时堵住B口和C口,保证B口与C口之间的泄露量在5滴/Min以内。同样,当C口进油时,阀芯8向下移动,同时堵住A口和B口,保证A口与B口之间的泄露量在5滴/Min以内。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阀口的外围还设有第二挡圈6,第二挡圈6的结构与第一挡圈5的结构类似,即为向内凹陷的环形凹环,第二挡圈6内还设有第三密封圈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阀套9靠近A口的一端外围还设有第三挡圈10,同样,第三挡圈10与第一挡圈5和第二挡圈6的结构类似,第三挡圈10内还设有第四密封圈11。对于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4、第三密封圈7和第四密封圈11,材质均优选为橡胶或尼龙,形状优选为O形密封圈。梭阀的工作原理如下:外套1与O第一密封圈2用于防止出现外漏现象,阀座3通过阀套9固定在外套1内,为防止B口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梭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9)和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套(9)内的阀芯(8),所述阀芯(8)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锥台(12),所述阀套(9)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台(12)配合的第一锥形座(14),且所述第一锥台(12)与所述第一锥形座(14)之间为锥面接触,所述阀套(9)上至少设有A口和B口,所述A口进油时,所述阀芯(8)一端的第一锥台(12)与所述第一锥形座(14)成面接触,并形成锥面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梭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9)和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套(9)内的阀芯(8),所述阀芯(8)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锥台(12),所述阀套(9)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台(12)配合的第一锥形座(14),且所述第一锥台(12)与所述第一锥形座(14)之间为锥面接触,所述阀套(9)上至少设有A口和B口,所述A口进油时,所述阀芯(8)一端的第一锥台(12)与所述第一锥形座(14)成面接触,并形成锥面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梭阀还包括外套(1),所述外套(1)固定设置于所述阀套(9)的端部外侧,且所述外套(1)的外围设有第一密封圈(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梭阀还包括用于与所述阀芯(8)配合的阀座(3),所述阀座(3)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套(1)内,且所述第一锥形座(14)设置于所述阀座(3)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背离所述外套(1)的一端还设有第二锥形座,所述阀芯(8)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锥台(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桔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凯恩利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