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控制系统和交通工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7263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42
一种光线控制系统和交通工具。该光线控制系统包括光线调节单元和控制单元,该交通工具包括光线控制系统,该光线控制系统可以调节光线出射角度或强度。

Light control systems and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 light control system and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The light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a light adjustment unit and a control unit including a light control system that regulates light discharge angle 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线控制系统和交通工具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光线控制系统和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交通工具在驾驶中,会经常使用安全驾驶部件,例如,汽车在驾驶中会经常用到车灯、后视镜等部件,但上述部件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例如,尽管后视镜可以帮助汽车驾驶人员观察车体周边的部分区域(后视镜的视觉区)的环境。但是,如果视线受到遮挡,则后视镜无法协助汽车驾驶人员观察车体周边所有位置处的环境,也即是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存在着视觉盲区,并且上述视觉盲区是引发车祸的主要因素之一。又例如,在车体后方车辆的车灯发出强光情况下(例如,后方车辆开启远光灯),车体内部的后视镜会将部分强光反射到车内驾驶人员的眼睛中,上述强光不仅会影响驾驶人员心情,还会使得驾驶人员的眼睛需要适应强光环境和弱光环境的不断切换,进而使得驾驶人员的眼睛容易疲劳,由此提高了事故发生的几率。再例如,两辆车辆在夜间会车时,为了减少己方车灯对对方驾驶人员的干扰,已方驾驶人员需要在两辆会车车辆的车距较近时及时将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在对方车辆通过时,还需要及时地将近光灯切换回远光灯,以更好的观察远方的道路。然而,频繁地切换远关灯和近光灯会分散驾驶人员的注意力,由此降低了驾驶的安全性。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驾驶安全性的光线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线控制系统,所述光线控制系统包括调光系统,所述调光系统包括第一光电传感模块、光线调节单元和控制单元。第一光电传感模块设置于后车窗上并配置为探测入射到所述第一光电传感模块的可见光的光强;所述光线调节单元为透明显示面板,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至少设置于所述后车窗的部分区域,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模块探测到的可见光的光强大于光强阈值时,降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透过率;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模块探测到的可见光的光强控制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透过率。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线控制系统,该光线控制系统包括车灯系统,所述车灯系统包括车灯、所述光线调节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车灯设置在所述车体前侧,并包括左侧区域、中间区域和右侧区域;所述光线调节单元为变向单元和/或光强调节单元,所述变向单元至少配置为使得所述车灯的所述左侧区域或所述右侧区域的发射光线分别射向所述车体的左前方或右前方,所述光强调节单元配置为调节所述车灯出射光线的强度;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变向单元和/或所述光强调节单元来控制所述车灯的发射光线的出射方向和/或强度。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光线控制系统,该光线控制系统包括车灯系统,所述车灯系统包括车灯、所述光线调节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车灯包括前侧车灯,所述前侧车灯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侧中间区域,并包括所述左侧区域、所述中间区域和所述右侧区域;所述光线调节单元为变向单元,所述变向单元包括透镜,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的出光侧,配置为对所述中间区域的发射光线进行准直,以使所述中间区域的发射光线射向所述车体的正前方;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变向单元和/或所述车灯来控制所述车灯的发射光线的出射方向和/或亮度。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线控制系统,所述光线控制系统包括显示系统,其中,所述显示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光线调节单元和控制单元。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三图像采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第三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配置为采集车体的左后侧、正后侧和右后侧的图像;图像显示装置设置在车内后视镜位置处,包括第一图像显示区域、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和第三图像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图像显示区域、所述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三图像显示区域分别配置为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第三图像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所述车体的所述左后侧、所述正后侧和所述右后侧的图像;光线调节单元为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中,并配置为至少部分反射入射到所述至少部分区域上的可见光;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收到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启动信号后使得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处于工作状态。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包括上述任一种光线控制系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公开的限制。图1(a)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系统的侧视图;图1(b)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光系统的侧视图;图2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灯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图3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车灯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图4(a)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再一种车灯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图4(b)是一种液晶透镜阵列的示例性截面图;图4(c)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再一种车灯系统的另一种示例性结构图;图5(a)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再一种车灯系统的车灯通信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图5(b)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车灯通信系统的示例性应用场景;图6是本公开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图7(a)是配备本公开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系统的车辆的示例性正视图;图7(b)是图7(a)所示的车辆的示例性左视图;图8(a)是本公开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系统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平面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9(a)是本公开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系统的一种反射结构的示例性平面图;图9(b)是图9(a)所示的反射结构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10(a)是本公开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系统的另一种反射结构的示例性平面图;图10(b)是图10(a)所示的反射结构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图11(a)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再一种车灯系统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图;图11(b)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再一种车灯系统的另一种示例性结构图;图11(c)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再一种车灯系统的再一种示例性结构图;以及图11(d)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再一种车灯系统的再一种示例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考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以下描述中详述的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更加全面地说明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和它们的多种特征及有利细节。应注意的是,图中示出的特征不是必须按照比例绘制。本公开省略了已知材料、组件和工艺技术的描述,从而不使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模糊。所给出的示例仅旨在有利于理解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实施,以及进一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示例实施例。因而,这些示例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的限制。除非另外特别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线控制系统和交通工具,该光线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交通工具的驾驶中,并可以提高交通工具驾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线控制系统和交通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光线控制系统包括光线调节单元和控制单元,且配置为调节光线出射角度或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光线控制系统包括光线调节单元和控制单元,且配置为调节光线出射角度或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光线控制系统包括调光系统,其中,所述调光系统包括:第一光电传感模块,设置于后车窗上,并配置为探测入射到所述第一光电传感模块的可见光的光强;所述光线调节单元,其中,所述光线调节单元为透明显示面板,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至少设置于所述后车窗的部分区域,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模块探测到的可见光的光强大于光强阈值时,降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透过率;所述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模块探测到的可见光的光强控制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透过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还配置为显示图像、文字和符号信息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第二光电传感模块,设置于所述后车窗的靠近车体内部的一侧,配置为探测通过所述后车窗的可见光的光强;所述第一光电传感模块设置于所述后车窗的远离所述车体内部的一侧;所述透明显示面板根据所述第一光电传感模块所探测到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光电传感模块所探测到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的透过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光线控制系统包括车灯系统,所述车灯系统包括:车灯,设置在所述车体前侧,包括左侧区域、中间区域和右侧区域;所述光线调节单元,其中,所述光线调节单元为变向单元和/或光强调节单元,所述变向单元至少配置为使得所述车灯的所述左侧区域或所述右侧区域的发射光线分别射向所述车体的左前方或右前方,所述光强调节单元配置为调节所述车灯出射光线的强度;所述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变向单元和/或所述光强调节单元来控制所述车灯的发射光线的出射方向和/或强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变向单元还配置为使得所述车灯的发射光线向所述车体的前侧下方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灯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车体前侧,配置为采集所述车体前方的、与所述车体运动方向相反的其它车辆的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车体前方的、与所述车体运动方向相反的其它车辆与所述车体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变向单元和/或所述光强调节单元,以调节所述车灯的出光方向和/或出光强度。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灯包括:第一车灯,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左前侧,包括所述左侧区域和第一中间区域,第二车灯,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右前侧,包括所述右侧区域和第二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包括所述第一中间区域和所述第二中间区域;所述变向单元包括:第一变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车灯的出光侧,至少配置为改变所述第一车灯的所述左侧区域的发射光线的出射方向,以使得所述左侧区域的发射光线射向所述车体的左前方;第二变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车灯的出光侧,至少配置为改变所述第二车灯的所述右侧区域的发射光线的出射方向,以使得所述右侧区域的发射光线射向所述车体的右前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变向单元还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车灯的所述第一中间区域的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炎顺刘晓东同关山李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