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12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尘杯组件包括:杯壳、旋风锥和分隔件,旋风锥为锥筒形且设在杯壳内,分隔件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旋风锥的外周面与杯壳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杯壳与旋风分离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分隔件上下两侧的旋风腔和集尘腔,其中,旋风腔位于集尘腔的上方且为环绕旋风锥的环形空间,旋风腔通过分隔件上的排尘口与集尘腔连通以使在旋风腔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排尘口排到集尘腔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尘杯组件,尘气分离效果好、效率高,且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精准度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
技术介绍
风道结构是关系到吸尘器的尘气分离效果、真空度、以及吸入功率等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相关技术中的手持吸尘器,通常采用直通风道结构,尘气分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的旋风分离效果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尘杯组件的手持吸尘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尘杯组件,包括:杯壳;旋风锥,所述旋风锥为锥筒形且设在所述杯壳内;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所述旋风锥的外周面与所述杯壳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所述杯壳与所述旋风分离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所述分隔件上下两侧的旋风腔和集尘腔,其中,所述旋风腔位于所述集尘腔的上方且为环绕所述旋风锥的环形空间,所述旋风腔通过所述分隔件上的排尘口与所述集尘腔连通以使在所述旋风腔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所述排尘口排到所述集尘腔内。根据本技术的尘杯组件,尘气分离效果好、效率高,且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精准度高、可靠性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风锥的用于限定出所述旋风腔的周壁面上具有连通在所述旋风锥内部与所述旋风腔之间的第一通孔,以使在所述旋风腔内分离出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旋风锥内再次旋风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壁面包括连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旋风腔内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远离所述排尘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且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风锥的用于限定出所述集尘腔的底端壁面上具有连通在所述旋风锥内部与所述集尘腔之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使在所述旋风锥内再次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排到所述集尘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上进一步具有向所述旋风腔供入气体的进气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尘杯组件进一步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旋风腔内且夹设在所述旋风腔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拦截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尘口之间以使由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旋风腔内的气流沿着远离所述分流件的方向朝向所述排尘口环形绕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件包括:导流筋,所述导流筋夹设在所述旋风腔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由所述旋风腔的上端面起向下延伸且宽度逐渐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的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表面构造为朝向远离所述集尘腔方向、和靠近所述排尘口方向凹入的第一导流曲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筋的靠近所述排尘口的一侧表面构造为朝向远离所述集尘腔方向、和靠近所述进气口方向凹入的第二导流曲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筋与所述旋风锥为一体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上具有穿孔,所述分流件进一步包括:隔断筋,所述隔断筋的一部分夹设在所述旋风腔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上端与所述导流筋的下端对抵、所述隔断筋的其余部分向下穿过所述穿孔以将所述穿孔分隔成位于所述隔断筋两侧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尘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筋与所述杯壳为一体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尘杯组件进一步包括卡位筋和限位筋,所述卡位筋和所述隔断筋均设在所述杯壳上且在所述旋风腔的周向上间隔开,所述限位筋和所述分隔件均设在所述旋风锥上且所述限位筋位于所述穿孔内,所述限位筋与所述穿孔的一个周向侧壁分别卡抵在所述隔断筋和所述卡位筋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筋上的靠近所述进气口处设有与所述隔断筋滑移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筋从上到下朝向远离所述卡位筋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导向块设在所述限位筋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导向块的靠近所述隔断筋的一侧表面构造为从上到下朝向远离所述隔断筋的方向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上的靠近所述进气口处设有与所述卡位筋滑移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位筋从上到下朝向远离所述隔断筋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导向块设在所述分隔件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导向块的靠近所述卡位筋的一侧表面构造为从上到下朝向远离所述卡位筋的方向倾斜延伸的导向斜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尘杯组件进一步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设在所述集尘腔内且一端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旋风腔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杯壳外部连通以将所述杯壳外的气流引入所述旋风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且所述引流管的所述上端的部分端面止抵在所述旋风锥的用于限定出所述集尘腔的底端壁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杯壳为一体件。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手持吸尘器,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尘杯组件。根据本技术的手持吸尘器,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尘杯组件,从而提高了手持吸尘器的整体性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尘杯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尘杯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尘杯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线框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尘杯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线框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杯壳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杯壳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7是图1中所示的旋风锥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8是图7中所示的旋风锥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9是图7中所示的旋风锥组件的再一个角度的立体图。附图标记:尘杯组件100:杯壳组件1;分流件101;杯壳11;外腔110;旋风腔1101;集尘腔1102;引流管12;引流通道120;上端面1201;隔断筋121;卡位筋122;进气管13;旋风锥组件2;旋风锥21;内腔210;周壁面211;第一通孔2111;底端壁面212;第二通孔2121;分隔件22;穿孔220;排尘口2201;进气口2202;第一切壁221;第二切壁222;限位筋23;第一导向块24;第二导向块25;导流筋26;第一导流曲面261;第二导流曲面2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参照图1-图9,简要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尘杯组件100。首先,简要描述尘杯组件100的构成。如图1所示,尘杯组件100包括:杯壳组件1和旋风锥组件2。结合图6,杯壳组件1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杯壳11、引流管12、隔断筋121和卡位筋122。结合图9,旋风锥组件2包括一体注塑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壳;旋风锥,所述旋风锥为锥筒形且设在所述杯壳内;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所述旋风锥的外周面与所述杯壳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所述杯壳与所述旋风分离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所述分隔件上下两侧的旋风腔和集尘腔,其中,所述旋风腔位于所述集尘腔的上方且为环绕所述旋风锥的环形空间,所述旋风腔通过所述分隔件上的排尘口与所述集尘腔连通以使在所述旋风腔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所述排尘口排到所述集尘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壳;旋风锥,所述旋风锥为锥筒形且设在所述杯壳内;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为环形板且套设在所述旋风锥的外周面与所述杯壳的内表面之间以将所述杯壳与所述旋风分离件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位于所述分隔件上下两侧的旋风腔和集尘腔,其中,所述旋风腔位于所述集尘腔的上方且为环绕所述旋风锥的环形空间,所述旋风腔通过所述分隔件上的排尘口与所述集尘腔连通以使在所述旋风腔内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所述排尘口排到所述集尘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锥的用于限定出所述旋风腔的周壁面上具有连通在所述旋风锥内部与所述旋风腔之间的第一通孔,以使在所述旋风腔内分离出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旋风锥内再次旋风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面包括连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旋风腔内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远离所述排尘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且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锥的用于限定出所述集尘腔的底端壁面上具有连通在所述旋风锥内部与所述集尘腔之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使在所述旋风锥内再次旋风分离出的尘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排到所述集尘腔内。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上进一步具有向所述旋风腔供入气体的进气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组件进一步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旋风腔内且夹设在所述旋风腔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拦截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尘口之间以使由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旋风腔内的气流沿着远离所述分流件的方向朝向所述排尘口环形绕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包括:导流筋,所述导流筋夹设在所述旋风腔的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且由所述旋风腔的上端面起向下延伸且宽度逐渐减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表面构造为朝向远离所述集尘腔方向、和靠近所述排尘口方向凹入的第一导流曲面。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的靠近所述排尘口的一侧表面构造为朝向远离所述集尘腔方向、和靠近所述进气口方向凹入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友戴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