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解决现有太阳能集热槽收集的热能利用形式单一的问题。本装置包括水箱,水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盘管,第一换热盘管一端通过介质管道依次连接集热槽、介质循环泵、膨胀箱后回连至第一换热盘管另一端形成介质循环回路;所述水箱通过供暖管道连接室内的采暖终端装置、采暖终端装置通过供暖循环泵回连至水箱形成供暖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太阳能集热的介质循环回路和水箱供暖的供暖循环回路相互热交换,实现太阳能解热后室内供暖;室内供暖采用并联开放式,可以通过管路并联多个供暖终端装置,使供暖系统适应性广,满足多种供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涉及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太阳能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它是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按要求串并联形成阵列实现电能输出。传统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采用平板式布置,由于太阳能单位面积上能量密度低,用于供暖热利用效率低,耗材浪费较大,成本回收时限长。而对于太阳能集热技术,在太阳能热水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本原理都采用了真空管加热的方式,这种方式散热小、热效率较高、不需要复杂的运行控制。但真空管加热方式,冬季过冷时候需要将管内介质排空,使用麻烦。中国专利局2016年8月10日公告的CN205448362U号专利,名称为一种轻型槽式集热器,该装置的支架上至少设有一个集热槽,集热槽底部为聚焦成线的槽式聚光板,槽式聚光板的聚焦线上设有中空的集热管,集热槽两端设有端板,集热槽通过两端板安装于支架上,集热管两端穿透两端板与外部管道连接,所述集热槽的顶部扣设有玻璃盖板,玻璃盖板、槽式聚光板、端板构成将集热管容置在内的封闭腔体,该装置还利用光感装置,能让集热槽随太阳角度转动。该装置通过集热槽的反射作用来集中利用太阳能,集热管内的介质保持流通,具有效率高、耐低温等特点。但是该专利只记载了太阳能集热结构,对太阳能集热后的利用并没有提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太阳能集热槽热量收集后的热能利用形式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提供多种形式的供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水箱,水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盘管,第一换热盘管一端通过介质管道依次连接膨胀箱、介质循环泵、集热槽后回连至第一换热盘管另一端形成介质循环回路;所述水箱一侧设置供暖管道,供暖管道连接供暖循环泵、供暖循环泵连接室内的采暖终端装置、采暖终端装置回连至水箱形成供暖循环回路。集热槽收集太阳能转换为介质循环回路中介质的热能,通过换热盘管与水箱内的水进行热交换,水箱内的水通过供暖循环回路给采暖终端装置供暖,采用开放式的结构,采暖终端装置可以并联多个,且可以选用多种形式,实现室内多处供暖。介质温度和供暖温度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若水箱内填装液态蓄热介质,液态蓄热介质可以直接进入供暖循环管路循环;若水箱内为相变蓄热介质,相变蓄热介质不进入供暖循环管路循环,则供暖管道在水箱内采用第二换热盘管,与相变蓄热介质换热后供暖。作为优选,所述水箱内设有电加热器。当太阳能供热不足时,可以采用电加热器辅助加热水箱,形成供暖。作为优选,所述电加热器为谷电加热器。利用谷电加热节约成本。作为优选,所述集热槽设置多个,各集热槽相互串联,或者集热槽分组串联成若干集热槽组后、各集热槽组之间相互并联。作为优选,所述集热槽包括弧形的聚光板,聚光板聚焦线设置集热管,集热管两端与介质管道相连接入介质循环回路。作为优选,所述集热槽还设有控制集热槽转动的光感应器。集热槽可以追踪阳光角度。作为优选,所述水箱内装设相变蓄热介质,所述供暖管道在水箱内部为第二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一端依次连接供暖循环泵、采暖终端装置后回连至第二换热盘管的另一端。相变蓄热介质不可进入供暖管道循环,因此采用第二换热盘管换热的方式,实现供暖循环。作为优选,所述采暖终端装置相互并联设置多个。作为优选,采暖终端装置为地暖、立式取暖器或热风风扇。作为优选,所述集热槽回连至第一换热盘管的介质管道上还串联有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后侧设置一进两出的三通阀,三通阀的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水箱相连,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端通过旁路直连膨胀箱。当旁路导通时,板式换热器直接对外换热进行快速取热,介质管道的循环不经过水箱蓄热。本技术利用太阳能集热的介质循环回路和水箱供暖的供暖循环回路相互热交换,实现太阳能解热后室内供暖;室内供暖采用并联开放式,可以通过管路并联多个供暖终端装置,使供暖系统适应性广,满足多种供暖需求;介质循环回路上设置可直接快速取热的旁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第一换热盘管,3、介质管道,4、集热槽,5、介质循环泵,6、膨胀箱,7、电加热器,8、供暖管道,9、采暖终端装置,10、供暖循环泵,11、板式换热器,12、三通阀,13、第二换热盘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如图1所示。本系统包括水箱1,水箱内装填液态蓄热介质,可以采用水作为液态蓄热介质。水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盘管2,第一换热盘管一端通过介质管道3依次连接膨胀箱6、介质循环泵5、集热槽4、板式换热器11、三通阀12后回连至第一换热盘管2另一端,形成介质循环回路。三通阀为一进两出的结构,三通阀的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水箱相连,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端通过旁路直连膨胀箱,当板式换热器取热时,可以将介质循环回路进行短接,使介质循环回路中的介质不经过第一换热盘管往水箱蓄热,而是直接通过旁路进行小循环,实现板式换热器快速取热。水箱1通过供暖管道8连接供暖循环泵10,供暖循环泵10连接室内的采暖终端装置9、采暖终端装置回连至水箱形成供暖循环回路。水箱内还设置有电加热器7,在太阳能供暖不足时利用电加热补充。集热槽4设置多个,各集热槽分组串联成若干集热槽组后、各集热槽组之间相互并联。集热槽4包括弧形的聚光板,聚光板聚焦线设置集热管,集热管两端与介质管道相连接入介质循环回路。所述集热槽4还设有控制集热槽转动的光感应器,可以控制集热槽追踪太阳角度。采暖终端装置9为相互并联设置多个,并可随着需求增减,采暖终端装置9可以为各式取暖器,热水器等。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集热槽收集太阳热能,加热介质循环回路中的介质,在水箱内通过换热盘管与水换热进行蓄热。水箱内的电加热器在太阳能供热不足时提高供暖效果。水箱内的热水可以同时供室内多个取暖终端装置采暖,取暖终端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实施例2: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如图2所示。本装置的水箱1内装设相变蓄热介质,所述供暖管道在水箱内部为第二换热盘管13,第二换热盘管内的介质与水箱内的相变蓄热介质换热后,进入供暖循环回路进行供暖,水箱内的相变蓄热介质不进入循环。第二换热盘管一端依次连接供暖循环泵、采暖终端装置后回连至第二换热盘管的另一端,形成供暖循环回路。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水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盘管,第一换热盘管一端通过介质管道依次连接膨胀箱、介质循环泵、集热槽后回连至第一换热盘管另一端形成介质循环回路;所述水箱一侧设置供暖管道,供暖管道连接供暖循环泵、供暖循环泵连接室内的采暖终端装置、采暖终端装置回连至水箱形成供暖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水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盘管,第一换热盘管一端通过介质管道依次连接膨胀箱、介质循环泵、集热槽后回连至第一换热盘管另一端形成介质循环回路;所述水箱一侧设置供暖管道,供暖管道连接供暖循环泵、供暖循环泵连接室内的采暖终端装置、采暖终端装置回连至水箱形成供暖循环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有电加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为谷电加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槽设置多个,各集热槽相互串联,或者集热槽分组串联成若干集热槽组后、各集热槽组之间相互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聚光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槽包括弧形的聚光板,聚光板聚焦线设置集热管,集热管两端与介质管道相连接入介质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向明,姚利森,温能胜,廖朗生,苏立情,邓晗,付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工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