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影测风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199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风影测风塔,所述测风塔包括竖直设置于地面上的塔筒,塔筒的至少一个高度面为测风平面,测风平面上设于相对塔筒轴线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测风仪,各测风仪均包括一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与塔筒相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绕支撑杆轴线旋转的三脚架,三脚架上设有相对支撑杆轴线对称排布的至少三个测风碗。通过在塔筒的同一高度平面中设置至少两个测风仪,以对塔筒四周的多个方向上风力和风向进行检测,以增加数据收集的多样性,提高检测准确度,降低塔筒风影对测风仪检测数据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风影测风塔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风影测风塔。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风能资源的普遍关注和风力发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各国政府、企业或是风电开发商开始投资兴建测风塔,为将来风电场的投资建设获取第一手风能资料。测风塔架设在风电场场址内,多为绗架式结构和圆筒式结构,采用钢绞线斜拉加固方式,高度一般为10-150米。在塔体不同高度处安装有风速计、风向标以及温度、气压等测风仪。可全天候不间断地对场址风力情况进行观测,测量数据被记录并存储于安装在塔体上的数据记录仪中。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影测风塔,以达到避免塔筒风影对风力检测造成影响的目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风影测风塔,包括竖直设置于地面上的塔筒,塔筒的至少一个高度面为测风平面,测风平面上设于相对塔筒轴线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测风仪,各测风仪均包括一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与塔筒相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绕支撑杆轴线旋转的三脚架,三脚架上设有相对支撑杆轴线对称排布的至少三个测风碗。进一步,测风仪的支撑杆相对塔筒轴线向外倾斜设置,支撑杆竖直延伸设置,支撑杆轴线自下向上逐渐向远离塔筒侧方向倾斜,且支撑杆的轴线与塔筒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中。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弯折的安装段,安装段上套装有同轴设置的三脚架,所述三脚架包括套装于安装段上的同心轴套,轴套外周连接有至少三根水平径向延伸的连接杆,各连接杆相对轴套的中心对称排布设置,连接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测风碗。进一步,所述测风碗由开口相背设置的两个碗状结构构成,两碗装结构的底部中心相连接,两碗装结构相对连接处对称同形设置,连接杆的端部与两个碗装结构的连接处相连接,且碗装结构的轴线水平、并与连接杆轴线相垂直设置。进一步,所述安装段为竖直延伸的的轴段,安装段的轴线与测风塔塔筒之间的距离L>(连接杆长度L1+测风碗半径r)*2。进一步,所述塔筒的多个高度面分别为一个测风平面,每个测风平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相对塔筒轴线对称设置的测风仪。进一步,相邻测风平面上分别设置N个测风仪和N+1个测风仪,所述的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进一步,塔筒上的至少一个高度处设有水平设置的测风平台,所述测风平台上安装有至少一套测风仪,所述的测风平台与塔筒经可旋转的相铰链连接,测风平台上还固定安装有沿径向竖直设置的挡风板,挡风板的水平延伸轴线与测风仪和塔筒轴线之间连接线相垂直设置,令挡风板在风力作用下带动测风平台绕塔身旋转至测风仪相对塔筒处于风向相垂直方向。进一步,测风塔包括竖直设置于地面上的塔筒,塔筒上的至少一个高度处设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杆,安装杆可绕塔筒轴线旋转的安装于塔筒上,安装杆的第一端设有测风仪、第二端设有对重块,所述的安装杆上设有竖直设置的挡风板,令挡风板在风力作用下带动安装杆绕塔身旋转至测风仪相对塔筒处于风向上游方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塔筒的同一高度平面中设置至少两个测风仪,以对塔筒四周的多个方向上风力和风向进行检测,以增加数据收集的多样性,提高检测准确度,降低塔筒风影对测风仪检测数据的影响。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至图5为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测风塔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风塔的测风平台俯视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风塔的测风平台安装断面图;图8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风塔的测风仪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风塔的测风仪俯视图;图10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风塔的安装杆俯视图;图11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风塔的安装杆安装断面图;图12和图13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测风塔的供电设备示意框图;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风塔的太阳能板安装断面图;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风塔的信号传输系统示意框图;图16至图19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风塔的安装杆不同旋转过程的示意图;图20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风塔的安装杆在外力作用下旋转过程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说明:1—塔筒,2—测风仪,3—测风平台,4—安装杆,5—太阳能板,6—风机,7—上法兰,8—下法兰,9—外法兰,10—内法兰,11—卡凸,12—凹槽,13—挡风板,14—对重块,15—支撑杆,16—测风碗,17—连接杆,18—轴套,19—安装段,20—供电模块,21—蓄电池,22—对重块,23—旋转轴,24—发电机,25—第一供电电路,26—第二供电电路,27—供电电源,28—换向开关,29—第一控制开关,30—第二控制开关,31—固定杆,32—第一安装面,33—第二安装面,34—第一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端,35—第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端,36—第三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端,37—第四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端,38—数据采集单元,39—总数据采集单元,40—数据服务器,41—存储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介绍了一种抗风影测风塔,包括竖直设置于地面上的塔筒1,塔筒1上的至少一个高度处设有水平设置的测风平台3,所述测风平台3上安装有至少一套测风仪2,所述的测风平台3与塔筒1经可旋转的相铰链连接,测风平台3上还固定安装有沿径向竖直设置的挡风板13,挡风板13的水平延伸轴线与测风仪2和塔筒1轴线之间连接线相垂直设置,令挡风板13在风力作用下带动测风平台3绕塔身旋转至测风仪2相对塔筒1处于风向相垂直方向。通过将测风仪设置于随风旋转的测风平台上,使得测风平台上的测风仪始终处于测风仪与塔筒轴线相连接面与风向相垂直,以避免塔筒对测风仪检测时的塔筒效应,提高测风仪检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测风平台3为水平设置的圆盘状结构,测风平台3的中心与塔筒1同轴设置,测风平台3的外周处设有相对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测风仪2。测风平台3的中部设有穿过塔筒1的穿孔,测风塔的塔筒1对应高度处设有向外凸出的支撑结构,测风平台3与支撑结构相铰接,令测风平台3在风力作用下可绕塔筒1轴线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测风平台3上设有相对测风平台3中心对称设置的两道挡风板13,所述的挡风板13为竖直设置的片状结构,挡风板13沿圆形测风平台3径向、自测风平台3与塔筒1连接处延伸至测风平台3外周,两道挡风板13的水平延伸线与两个测风仪2之间连接线相垂直。优选的,所述测风仪2设置于测风平台3的上表面、挡风板13设置于测风平台3的下表面,以降低挡风板13对测风仪2检测风向和风力的影响,提高测风仪2检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测风平台3底部设有上法兰7,测风塔的塔筒1上设有下法兰8,所述上法兰7上设有一圈向下凸出的卡凸11,下法兰8上设有一圈向上设置开口的凹槽12;所述卡凸11卡接入凹槽12中,所述卡凸11和卡槽12均与塔筒1同轴设置,令测风平台3在卡凸11和卡槽12的配合下绕塔筒1轴线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凸11包括竖直延伸部和水平延伸部,所述竖直延伸部为自上法兰7底面竖直向下延伸的、与塔筒1同轴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水平延伸部为与竖直延伸部底部相连接的、与塔筒1同轴设置的环状结构,环状水平延伸部的内周和/或外周凸出竖直延伸部的对应侧壁设置,以构成横截面为“倒置T”或“L”形的卡凸。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风影测风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风影测风塔,包括竖直设置于地面上的塔筒,其特征在于:塔筒的至少一个高度面为测风平面,测风平面上设于相对塔筒轴线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测风仪,各测风仪均包括一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与塔筒相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绕支撑杆轴线旋转的三脚架,三脚架上设有相对支撑杆轴线对称排布的至少三个测风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影测风塔,包括竖直设置于地面上的塔筒,其特征在于:塔筒的至少一个高度面为测风平面,测风平面上设于相对塔筒轴线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测风仪,各测风仪均包括一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与塔筒相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绕支撑杆轴线旋转的三脚架,三脚架上设有相对支撑杆轴线对称排布的至少三个测风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影测风塔,其特征在于:测风仪的支撑杆相对塔筒轴线向外倾斜设置,支撑杆竖直延伸设置,支撑杆轴线自下向上逐渐向远离塔筒侧方向倾斜,且支撑杆的轴线与塔筒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风影测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弯折的安装段,安装段上套装有同轴设置的三脚架,所述三脚架包括套装于安装段上的同心轴套,轴套外周连接有至少三根水平径向延伸的连接杆,各连接杆相对轴套的中心对称排布设置,连接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测风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风影测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风碗由开口相背设置的两个碗状结构构成,两碗装结构的底部中心相连接,两碗装结构相对连接处对称同形设置,连接杆的端部与两个碗装结构的连接处相连接,且碗装结构的轴线水平、并与连接杆轴线相垂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风影测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段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辰源王吉远张超龙泉刘丽丽石一迪李新宇王朝欧阳磊弥崧张耀文刘澈赵树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华亿能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