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涂料及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在正置式屋面进行局部防水维修时的处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渗漏修补结构。一种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渗漏修补结构,包括修补凹槽,所述修补凹槽设置在保温层内,且底部连通位于所述保温层下的屋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修补凹槽设计,解决了屋面在渗漏的情况下,渗漏水在保温层会出现“串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渗漏修补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水涂料及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在正置式屋面进行局部防水维修时的处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渗漏修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屋面采用正置式的结构层次较为普遍,即防水层在保温层上方。屋面在渗漏的情况下,渗漏水在保温层会出现“串水”。渗漏点不好寻找,往往遇到这种情况,为了确保解决渗漏问题,防水维修方法多采用整体的防水维修处理,因工程造价较高,许多业主便选择不去进行维修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采用修补凹槽设计,解决了屋面在渗漏的情况下,渗漏水在保温层会出现“串水”的问题。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渗漏修补结构,包括修补凹槽,所述修补凹槽设置在保温层内,且底部连通位于所述保温层下的屋面板;所述修补凹槽的槽壁上由外至内依次覆设有第一找平层、粘合层、第一防水层和保温填充物,其中,所述第一找平层将所述修补凹槽的槽壁完全覆盖,所述粘合层将所述第一找平层和所述修补凹槽的底部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防水层将所述粘合层完全覆盖,所述保温填充物上覆盖有第二找平层,所述第二找平层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第二找平层上贴附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将所述第二找平层和第一防水层完全覆盖。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层为两层,相互交错叠设于所述第二找平层上。进一步地,所述修补凹槽的截面为梯形。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层为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层为SBS改性沥青无胎自粘卷材。进一步地,所述修补凹槽的底部宽度为500mm。进一步地,所述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2mm。进一步地,所述SBS改性沥青无胎自粘卷材的厚度为3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采用修补凹槽设计,解决了屋面在渗漏的情况下,渗漏水在保温层会出现“串水”的问题;具体地说,通过所述修补凹槽设置在保温层内,且底部连通位于所述保温层下的屋面板,将原有的已经出现“串水”的保温层完全清理后,增加修补凹槽进行修补漏水的工作,有益于防止继续“串水”,避免了屋面的整体维修,节省了成本和工作时间;同时,利用粘合层的设计,有益于增加第一防水层与第一找平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保温填充物的设置,有益于在保温填充物上方的第二防水层损坏或破裂时,流串到保温填充物内的水可以进一步地被第一防水层所隔离,防止因传统的防水层设置于保温层上方的设计,使保温层出现串水问题后,直接导致屋面漏水的现象。2.本技术采用所述第二防水层为两层,相互交错叠设于所述第二找平层上的设计,有益于防止屋面积水由第二防水层与屋面板之间的缝隙渗漏,通过交错叠设的方法,进而将所述第二防水层与屋面板之间的缝隙进行覆盖。3.本技术采用修补凹槽的截面为梯形的设计,有益于利用通过梯形的斜面设计,辅助粘合层和第一防水层的铺设,如果修补凹槽的边缘为垂直设计的,则第一防水层的铺设将会产生褶皱,影响后期的防水效果,同时也影响修补凹槽整体的稳定性。4.本技术采用所述粘合层为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层的设置,有益于通过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层的特性,将第一找平层中存在的缝隙或孔洞进行找平,同时可以利用其非固态的状态作为粘合剂;由于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层本身可以作为防水层使用,所以在本技术中作为一个粘合剂的同时,还可以起到进一步的防水作用,增加了修补凹槽整体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面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屋面结构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屋面板1、水泥砂浆找平层2、保温层3和防水保护层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渗漏修补结构,包括修补凹槽5,所述修补凹槽设置在保温层内,且底部连通位于所述保温层下的屋面板;所述修补凹槽的槽壁上由外至内依次覆设有第一找平层6、粘合层7、第一防水层8和保温填充物9,其中,所述第一找平层将所述修补凹槽的槽壁完全覆盖,所述粘合层将所述第一找平层和所述修补凹槽的底部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防水层将所述粘合层完全覆盖,所述保温填充物上覆盖有第二找平层10,所述第二找平层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第二找平层上贴附有第二防水层11,所述第二防水层将所述第二找平层和第一防水层完全覆盖。本技术采用修补凹槽设计,解决了屋面在渗漏的情况下,渗漏水在保温层会出现“串水”的问题;具体地说,通过所述修补凹槽设置在保温层内,且底部连通位于所述保温层下的屋面板,将原有的已经出现“串水”的保温层完全清理后,增加修补凹槽进行修补漏水的工作,有益于防止继续“串水”,避免了屋面的整体维修,节省了成本和工作时间;同时,利用粘合层的设计,有益于增加第一防水层与第一找平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保温填充物的设置,有益于在保温填充物上方的第二防水层损坏或破裂时,流串到保温填充物内的水可以进一步地被第一防水层所隔离,防止因传统的防水层设置于保温层上方的设计,使保温层出现串水问题后,直接导致屋面漏水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找平层12,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与保温填充物之间,用于为所述保温填充物提供一个比较平整的铺设平面,同时由于第一防水层采用SBS改性沥青无胎自粘卷材的原因,所述SBS改性沥青无胎自粘卷材的外表面为光滑表面,不具备粘合力,通过第三找平层的设置,可以增加SBS改性沥青无胎自粘卷材与保温填充物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层为两层,相互交错叠设于所述第二找平层上。本技术采用所述第二防水层为两层,相互交错叠设于所述第二找平层上的设计,有益于防止屋面积水由第二防水层与屋面板之间的缝隙渗漏,通过交错叠设的方法,进而将所述第二防水层与屋面板之间的缝隙进行覆盖。本实施例中,所述修补凹槽的截面为梯形。本技术采用修补凹槽的截面为梯形的设计,有益于利用通过梯形的斜面设计,辅助粘合层和第一防水层的铺设,如果修补凹槽的边缘为垂直设计的,则第一防水层的铺设将会产生褶皱,影响后期的防水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渗漏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修补凹槽,所述修补凹槽设置在保温层内,且底部连通位于所述保温层下的屋面板;所述修补凹槽的槽壁上由外至内依次覆设有第一找平层、粘合层、第一防水层和保温填充物,其中,所述第一找平层将所述修补凹槽的槽壁完全覆盖,所述粘合层将所述第一找平层和所述修补凹槽的底部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防水层将所述粘合层完全覆盖,所述保温填充物上覆盖有第二找平层,所述第二找平层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第二找平层上贴附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将所述第二找平层和第一防水层完全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渗漏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修补凹槽,所述修补凹槽设置在保温层内,且底部连通位于所述保温层下的屋面板;所述修补凹槽的槽壁上由外至内依次覆设有第一找平层、粘合层、第一防水层和保温填充物,其中,所述第一找平层将所述修补凹槽的槽壁完全覆盖,所述粘合层将所述第一找平层和所述修补凹槽的底部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防水层将所述粘合层完全覆盖,所述保温填充物上覆盖有第二找平层,所述第二找平层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第二找平层上贴附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将所述第二找平层和第一防水层完全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渗漏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为两层,相互交错叠设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繁亮,沈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