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187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般建筑物构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体系。包括钢筋桁架模板,钢筋桁架模板使用钢管立杆和钢管水平杆支撑,钢筋桁架模板和钢管水平杆之间铺设有一组互相平行的主龙骨,主龙骨左右两侧设有与之垂直的方木,钢筋桁架模板通过拉杆与方木连接固定;所述钢筋桁架模板包括钢筋桁架部分和镀锌钢板,钢筋桁架部分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支座竖向钢筋、支座水平钢筋和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楼板中的受力钢筋基本在工厂中焊接成桁架,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钢筋在工厂中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焊接成一体的立体板材,工厂化加工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体系
本技术属于一般建筑物构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体系。
技术介绍
当前,采用钢结构形式的建筑物数量越来越多。传统钢结构建筑物中主要楼板模板有两种形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压型钢板模板(非组合型)。钢管脚手架模板需要大量钢管及模板材,耗用工日数大;压型钢板模板(非组合型)对模板用钢材厚度有要求,一般为0.8mm、1.0mm、1.2mm,如0.8mm厚楼板上覆80mm厚混凝土,容许的跨度是2.3m,大于此跨度需要在中间加设施工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传统模板钢管支撑多、工效低、以及压型钢板模板耗用钢材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体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体系,包括钢筋桁架模板,钢筋桁架模板使用钢管立杆和钢管水平杆支撑,钢筋桁架模板和钢管水平杆之间铺设有一组互相平行的主龙骨,主龙骨左右两侧设有与之垂直的方木,钢筋桁架模板通过拉杆与方木连接固定;所述钢筋桁架模板包括钢筋桁架部分和镀锌钢板,钢筋桁架部分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支座竖向钢筋、支座水平钢筋和腹杆,支座竖向钢筋和支座水平钢筋垂直连接形成支座,支座竖向钢筋顶端连接有上弦钢筋,支座水平钢筋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下弦钢筋,腹杆与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连接,上述钢筋连接组合形成钢筋桁架部分,钢筋桁架部分与镀锌钢板焊接连接形成钢筋桁架模板。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桁架模板边部上边侧设有上部锚固钢筋,下边侧设有下部锚固钢筋。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桁架模板中间部上边侧设有上部连接钢筋,下边侧设有下部连接钢筋。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和方木之间通过U型卡件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异的技术效果:第一、楼板中的受力钢筋基本在工厂中焊接成桁架,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减少50%~70%,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钢筋在工厂中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焊接成一体的立体板材,工厂化加工效益明显。第二、完成后结构观感质量较好,减少顶棚抹灰的工序,节约了人工和材料;钢筋间距排列均匀,上下层钢筋位置固定,上层钢筋不会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被踩下,上下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易于保证,降低了成品保护费用,提高了工程质量。第三、大大减少了木材的用量及其他周转材的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将模板系统和钢筋有机结合,力学性能优越,使用阶段楼板下部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减小,开裂延迟,改善了楼板的使用性能。第四、采用钢筋桁架模板可减小楼板结构层厚度,降低结构自重,结构更加经济合理;桁架受力模式合理,模板采用稳定的三角形钢筋桁架,受力模式符合力学原理,选材上大量采用经济实用的钢筋,综合造价优势明显,经济便捷,安全可靠。第五、大幅度减少了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附加钢筋铺设方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了施工机械化程度,现场操作简单,作业安全度高;钢筋桁架模板具有更优越的耐火与防腐蚀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筋桁架模板左视图和主视图;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钢筋桁架模板,101.镀锌钢板,102.上弦钢筋,103.下弦钢筋,104.支座竖向钢筋,105.支座水平钢筋,106.腹杆,2.钢管立杆,3.钢管水平杆,4.主龙骨,5.方木,6.拉杆,7.上部锚固钢筋,8.下部锚固钢筋,9.上部连接钢筋,10.下部连接钢筋,11.U型卡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如图1所示,一种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体系,包括钢筋桁架模板1,钢筋桁架模板1使用钢管立杆2和钢管水平杆3支撑,钢筋桁架模板1和钢管水平杆3之间铺设一组互相平行的主龙骨4,主龙骨4左右两侧设有与之垂直的方木5,钢筋桁架模板1通过拉杆6与方木5连接固定。所述钢筋桁架模板1包括钢筋桁架部分和镀锌钢板101,钢筋桁架部分包括上弦钢筋102、下弦钢筋103、支座竖向钢筋104、支座水平钢筋105和腹杆106,支座竖向钢筋104和支座水平钢筋105垂直连接形成支座,支座竖向钢筋104顶端连接有上弦钢筋102,支座水平钢筋105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下弦钢筋103,腹杆106与上弦钢筋102和下弦钢筋103连接,上述钢筋连接组合形成钢筋桁架部分,钢筋桁架部分与镀锌钢板101焊接连接形成钢筋桁架模板1。所述钢筋桁架模板1边部上边侧设有上部锚固钢筋7,下边侧设有下部锚固钢筋8;钢筋桁架模板1中间部上边侧设有上部连接钢筋9,下边侧设有下部连接钢筋10。所述拉杆6和方木5之间通过U型卡件11固定。本技术通过将钢结构楼板中的受力筋在工厂预制加工成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101焊接成一体,形成无支撑组合模板。在施工现场,将钢筋桁架模板1直接拼装铺设在钢梁上,通过模板钢筋与钢梁点焊固定,然后进行栓钉焊接、附加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浇注完成的楼板混凝土与钢筋桁架模板1形成一个整体,作为底模的镀锌钢板101不再拆除。钢筋桁架既作为施工阶段的受力构件,又是使用阶段的受力钢筋。某自动络筒机生产研发中心2#长方,平面72×108m,双层框排架;一层为18m六连跨、二层为36m三连跨,柱顶檐口标高为15.3m;占地面积7776m2,建筑面积16002.74m2;一层钢柱采用箱型柱,二层采用H型钢柱,H型钢实腹梁及主次梁连接采用10.9S高强度螺栓加焊接连接,柱楼面主梁及次梁也采用焊接实腹H型钢梁,次构件为标准型钢,檩条、墙梁均为冷弯薄壁型钢,普通紧固件连接,二层楼板采用了本工法所述钢结构楼板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本工程一层施工完后,二层楼板采用钢结构楼板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楼板面积为7680m2,工期为15天。二层楼板施工后,混凝土外观质量好,工期缩短8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并不限于实例所述形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做出的进一步拓展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体系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桁架模板(1),钢筋桁架模板(1)使用钢管立杆(2)和钢管水平杆(3)支撑,钢筋桁架模板(1)和钢管水平杆(3)之间铺设一组互相平行的主龙骨(4),主龙骨(4)左右两侧设有与之垂直的方木(5),钢筋桁架模板(1)通过拉杆(6)与方木(5)连接固定;所述钢筋桁架模板(1)包括钢筋桁架部分和镀锌钢板(101),钢筋桁架部分包括上弦钢筋(102)、下弦钢筋(103)、支座竖向钢筋(104)、支座水平钢筋(105)和腹杆(106),支座竖向钢筋(104)和支座水平钢筋(105)垂直连接形成支座,支座竖向钢筋(104)顶端连接有上弦钢筋(102),支座水平钢筋(105)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下弦钢筋(103),腹杆(106)与上弦钢筋(102)和下弦钢筋(103)连接,上述钢筋连接组合形成钢筋桁架部分,钢筋桁架部分与镀锌钢板(101)焊接连接形成钢筋桁架模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式无支撑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桁架模板(1),钢筋桁架模板(1)使用钢管立杆(2)和钢管水平杆(3)支撑,钢筋桁架模板(1)和钢管水平杆(3)之间铺设一组互相平行的主龙骨(4),主龙骨(4)左右两侧设有与之垂直的方木(5),钢筋桁架模板(1)通过拉杆(6)与方木(5)连接固定;所述钢筋桁架模板(1)包括钢筋桁架部分和镀锌钢板(101),钢筋桁架部分包括上弦钢筋(102)、下弦钢筋(103)、支座竖向钢筋(104)、支座水平钢筋(105)和腹杆(106),支座竖向钢筋(104)和支座水平钢筋(105)垂直连接形成支座,支座竖向钢筋(104)顶端连接有上弦钢筋(102),支座水平钢筋(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