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的珠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844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侧架,所述侧架之间设置有一座架,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所述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枢轴,所述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能够围绕枢轴相对转动,且所述后脚管与手把管之间枢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手把管与座架之间枢接有第二连杆,所述后脚管与座架之间枢接有第三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相互枢接,这样使得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之间通过转动可以相互折叠,同时再通过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互转动使得座架也可以折叠,这样就极大地减小了婴儿车折叠后的体积,便于用户在出行时的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家庭都为出生不久的宝宝购买了婴儿车,在家或者外出时,婴儿可以坐在婴儿车的摇篮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但是现在婴儿车上基本上都是不可折叠的,这就给用户出行的时候带来了极大地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侧架,所述侧架之间设置有一座架,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所述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枢轴,所述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能够围绕枢轴相对转动,且所述后脚管与手把管之间枢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手把管与座架之间枢接有第二连杆,所述后脚管与座架之间枢接有第三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相互枢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座架上设置有一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上可伸缩设置有一脚靠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面板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前扶手,所述前扶手的外形呈T形。优选地,所述安装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凹槽,且所述前扶手包括有一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纵伸部,所述纵伸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纵伸部上活动设置有一按键,且所述按键上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凸起相卡扣的卡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面板上还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且所述脚靠管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脚靠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且所述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脚靠管的端部外壁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连接有一螺丝,所述螺丝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在本技术中,所述侧架之间还设置有一刹车组件。进一步,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所述刹车组件包括一设置于两后脚管之间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枢接有一转筒,所述转筒上开设有凹位,所述凹位内设置有凸起斜面,所述转筒上还设置有一顶杆,且所述顶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凹位内,且在所述转筒转动时,所述顶杆的一端能与所述凸起斜面相抵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抵接有一能够伸入刹车齿轮的伸缩组件。再进一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开设有一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一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槽体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刹车杆,所述刹车杆的一端卡接在所述槽体内,所述刹车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槽体外,所述刹车杆的外表面还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与所述槽体的外端壁相抵接。优选地,所述转筒上还设置有一能够驱动其转动的踏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侧架之间设置有一座架,所述侧架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所述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枢轴,所述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能够围绕枢轴相对转动,且所述后脚管与手把管之间枢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手把管与座架之间枢接有第二连杆,所述后脚管与座架之间枢接有第三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相互枢接,这样使得前脚管、后脚管及手把管之间通过转动可以相互折叠,同时再通过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互转动使得座架也可以折叠,这样就极大地减小了婴儿车折叠后的体积,便于用户在出行时的携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婴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婴儿车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婴儿车收车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婴儿车的分解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婴儿车的分解示意图二;图7是本技术婴儿车的分解示意图三;图8是本技术婴儿车的分解示意图四;图9是图6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7在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0,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侧架1,所述侧架1之间设置有一座架2,所述侧架1包括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所述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枢轴,所述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能够围绕枢轴相对转动,且在后脚管101与手把管102之间枢接有第一连杆112,在手把管102与座架2之间枢接有第二连杆113,在后脚管101与座架2之间枢接有第三连杆114,且所述第二连杆113与所述第三连杆114相互枢接,这样使得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之间通过转动可以相互折叠,同时再通过第二连杆113和第三连杆114的相互转动使得座架也可以折叠,这样就极大地减小了婴儿车折叠后的体积,便于用户在出行时的携带。进一步,如图所示,在座架2上设置有一安装面板4,在安装面板4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前扶手5,且优选前扶手5的外形呈T形,当然本实用并不限制前扶手5的外形一定呈T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外形的前扶手5,在这里,前扶手5设置为T形,这样使得婴儿的双手可以放置在前扶手5的横轴部上或者抓扶前扶手5的横轴部,不但结构简单且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在安装面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凹槽9,且所述前扶手5上包括有一与所述凹槽9相匹配的纵伸部10,把纵伸部10设置于所述凹槽9内,在纵伸部10上活动设置有一按键7,且在所述按键7上设置有一凸起8,在凹槽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凸起8相卡扣的卡槽11,因为当婴儿被放进婴儿车前,有前扶手5使得婴儿放进婴儿车不太容易,这时按下按键7,使得按键7上的凸起8离开卡槽11从而解除锁定,即可取下前扶手5,当婴儿被放进婴儿车后,再把前扶手5插进凹槽9内,该凸起8与卡槽11再次卡扣实现锁定。参照图1~图10,再在安装面板4上可伸缩设置有一脚靠管6,在安装面板4的下部还设置有第一管道12和第二管道13,且所述脚靠管6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脚靠管6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2和第二管道13内,在第一管道12和/或第二管道13上开设有限位槽14,在脚靠管6的端部外壁上开设有螺孔3,该螺孔3内连接有一螺丝,所述螺丝延伸至所述限位槽14内,这样限制了脚靠管6的活动范围,使得脚靠管6只能在限位槽14的长度范围内活动,不会发生脱离第一管道12和第二管道13的情况,且在婴儿车收车后,该脚靠管6还可以作为拉手,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拖行。参照图7~图10,该侧架1包括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在侧架1之间还设置有一刹车组件,且刹车组件包括一设置于两后脚管101之间的支撑管103,在支撑管103上枢接有一转筒104,在转筒104上开设有凹位105,在凹位105内设置有凸起斜面106,再在转筒104上还设置有一顶杆107,且顶杆107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凹位105内,且在所述转筒104转动时,所述顶杆107的一端能与所述凸起斜面106相抵接,所述顶杆107的另一端抵接有一能够伸入刹车齿轮的伸缩组件,在这里,进一步,该伸缩组件包括一伸缩杆108,在伸缩杆108上开设有一槽体109,在槽体109内设置有一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槽体109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刹车杆110,该刹车杆110的一端卡接在所述槽体109内,所述刹车杆11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侧架(1),所述侧架(1)之间设置有一座架(2),所述侧架(1)包括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枢轴,所述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能够围绕枢轴相对转动,且所述后脚管(101)与手把管(102)之间枢接有第一连杆(112),所述手把管(102)与座架(2)之间枢接有第二连杆(113),所述后脚管(101)与座架(2)之间枢接有第三连杆(114),且所述第二连杆(113)与所述第三连杆(114)相互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侧架(1),所述侧架(1)之间设置有一座架(2),所述侧架(1)包括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的接合处设置有一枢轴,所述前脚管(100)、后脚管(101)及手把管(102)能够围绕枢轴相对转动,且所述后脚管(101)与手把管(102)之间枢接有第一连杆(112),所述手把管(102)与座架(2)之间枢接有第二连杆(113),所述后脚管(101)与座架(2)之间枢接有第三连杆(114),且所述第二连杆(113)与所述第三连杆(114)相互枢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2)上设置有一安装面板(4),所述安装面板(4)上可伸缩设置有一脚靠管(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4)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前扶手(5),且所述前扶手(5)的外形呈T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凹槽(9),且所述前扶手(5)包括有一与所述凹槽(9)相匹配的纵伸部(10),所述纵伸部(10)设置于所述凹槽(9)内,所述纵伸部(10)上活动设置有一按键(7),且所述按键(7)上设置有一凸起(8),所述凹槽(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凸起(8)相卡扣的卡槽(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4)上还设置有第一管道(12)和第二管道(13),且所述脚靠管(6)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脚靠管(6)的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的珠
申请(专利权)人:欧的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