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803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3:24
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由座椅主体(1)与椅脚总成(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主体(1)为塑料件,内设有两个对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所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底部设有螺母连接孔(6),椅脚总成(2)通过螺栓(4)固定在内置加强铝骨架(3)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造型美观,无金属骨架外露;外观简约大方,安装方便简单,通过内置加强铝骨架注塑工艺,大大加强了座椅主体的强度,减少基材的用量,使座椅更加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
本技术涉及车用座椅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公交车上安装的座椅主要以中空的塑料件座椅主体与靠背外接钢骨架拼接而成;座椅背后金属骨架外露,不够美观;由于金属骨架外露,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金属骨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钢骨架重量相对比较重,公交车内的安装有大量的座椅,这样相加后钢骨架重量占比较大,不利于公交车的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通过座椅主体内预埋的内置加强铝骨架与椅脚总成固定连接,造型美观,无金属骨架外露,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由座椅主体与椅脚总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主体为塑料件,内设有两个对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所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底部设有螺母连接孔,椅脚总成通过螺栓固定在内置加强铝骨架底部。所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由梁与底座组成,梁与底座垂直连接,梁上设有多个功能孔,底座上至少设有两个螺母连接孔。所述的功能孔为六角形。所述的椅脚总成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本技术,造型美观,无金属骨架外露;外观简约大方,安装方便简单,通过内置加强铝骨架注塑工艺,大大加强了座椅主体的强度,减少基材的用量,使座椅更加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内置加强铝骨架的结构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中:1为座椅主体、2为椅脚总成、3为内置加强铝骨架、4为螺栓、5功能孔、6螺母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图2知,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由座椅主体1与椅脚总成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主体1为塑料件,内设有两个对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所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底部设有螺母连接孔6,椅脚总成2通过螺栓4固定在内置加强铝骨架3底部,完成与座椅主体1连接;所述的椅脚总成2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的椅脚总成2离地高度为300~400mm。由图3、图4知,所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由梁31与底座32组成,梁31与底座32垂直连接,梁31上设有多个功能孔5,底座32上设有螺母连接孔6,所述的功能孔5为六角形,六角形功能孔5可以使座椅主体1与内置加强铝骨架3配合增加牢固。座椅主体1生产时,将两个对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限位放置在注塑模具型腔中,通过高压注塑成型,在成型过程中注塑材料通过内置加强铝骨架3梁31上设有的多个功能孔5,使得成型后的座椅主体1与内置加强铝骨架3配合牢固,六角形功能孔5可以使座椅主体1与内置加强铝骨架3配合增加牢固;通过座椅主体1内预埋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与椅脚总成2固定连接,造型美观,无金属骨架外露,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本技术,外观简约大方,安装方便简单,通过内置加强铝骨架3,大大加强了座椅主体1的强度,减少基材的用量,使座椅更加轻量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由座椅主体(1)与椅脚总成(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主体(1)为塑料件,内设有两个对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所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底部设有螺母连接孔(6),椅脚总成(2)通过螺栓(4)固定在内置加强铝骨架(3)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由座椅主体(1)与椅脚总成(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主体(1)为塑料件,内设有两个对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所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3)底部设有螺母连接孔(6),椅脚总成(2)通过螺栓(4)固定在内置加强铝骨架(3)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结构轻量化公交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置加强铝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兴洪伟孙英俊尹潭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车船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