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1523 阅读:5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该装置主要包括工作台,导向机构,夹持机构,注射机构和水箱;夹持机构与注射机构均安装在水箱上,且注射机构与夹持机构平行设置,导向机构用于将鱼苗从工作台导入夹持机构,由夹持机构夹持鱼苗,注射机构相应完成注射动作,工作台上可同时连接两个或多个导向机构,供大小不同的鱼苗注射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鱼苗实现自动导向、夹持和疫苗注射,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注射成功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能有效提高鱼苗自动化接种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草鱼、鲢鱼等类似体型的鱼苗的疫苗自动注射。

Fish vaccine automatic injection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injection machine for fish vaccines. The device mainly comprises a worktable, a guide mechanism, a clamping mechanism, and water injection mechanism; clamping mechanism and injection mechanism are arranged in the water tank, and the inj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guide mechanism used to fry from the work table into a clamping mechanism, a clamping mechanism to clamp fry injection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to complete injection action, the workbench can connect two or more guiding mechanism, for different sizes of fry for injec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high injection success rate, high reliability, etc.,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utomatic inoculation efficiency of fry. The vaccine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injection of grass carp, and other similar sized silver carp f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养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
技术介绍
随着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对水产养殖、鱼类防病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对鱼类进行注射接种是鱼类防病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对鱼类注射接种主要是靠人工进行的,费时费力,接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疫苗注射用的自动注射机,通过对鱼苗的自动夹持和自动注射实现鱼苗的自动接种,有效提高鱼苗接种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导向机构、夹持机构、注射机构、水箱及控制模块;夹持机构与注射机构均安装在水箱上,且注射机构与夹持机构平行设置,导向机构一端安装在工作台上,另一端和夹持机构的入口端相连接,工作台工作面高于夹持机构入口端;夹持机构上开有狭缝;注射机构包括注射器针头,对准夹持机构上的狭缝。所述的工作台包括集鱼槽和支架,集鱼槽安装在支架上,集鱼槽呈盒状,在一侧边缘上开有缺口,缺口处与导向机构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导向机构为一开口逐渐变小的凹形槽,包括两片侧板、底板和两片拨鱼板;侧板和底板之间有一定倾角,两片侧板对称布置于底板两侧,可以使鱼苗由平躺状态变为直立状态,且背部在上,腹部在下;拨鱼板和侧板之间有一定倾角,两片拨鱼板平行布置于导向机构末端,可以实现鱼苗的侧翻,使鱼苗腹部对准注射机构进入夹持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外壳、支架、下夹板部分、上夹板部分和光电传感器;其中:1)外壳:外壳通过支架安装在水箱上;外壳由左右挡板及固定于两挡板间的弧形板构成,外壳弧形板上开有供注射装置注射用的狭缝、供鱼苗放行的槽,外壳挡板上开有供鱼苗进入的小口,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挡板外该小口处,可检测是否有鱼苗进入夹持机构;下夹板部分及上夹板部分设于外壳两挡板之间;2)下夹板部分:包括旋转气缸、下轴、滚动轴承、下夹板和第一泡沫板;旋转气缸固定在外壳一侧挡板上,与下轴的一端相连;下轴的另一端与滚动轴承相连,滚动轴承固定在外壳另一挡板上;泡沫板粘附在下夹板上,下夹板焊接在下轴上;旋转气缸可以控制下夹板运动,配合上夹板实现对鱼苗的夹持和放行,第一泡沫板起缓冲作用,可降低对鱼苗的损伤;3)上夹板部分:包括上轴、套筒、扭转弹簧、上夹板和第二泡沫板;套筒套于上轴上,上夹板和套筒焊接在一起,上轴固定在外壳上;扭转弹簧套在上轴上,一端与该轴固定,另一端固定在上夹板上;第二泡沫板粘附在上夹板上;扭转弹簧配合外壳上的限位销,可以实现上夹板在一定角度内转动,配合下夹板实现夹持功能。所述的注射机构包括支撑板、导轨、导轨滑块、丝杆、底板和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并且可以在一定角度内旋转,即注射角度可调;底板通过导轨滑块、丝杆和导轨安装在支撑板上,底板可通过丝杠在水平方向上调节;整个注射机构通过支撑板安装在水箱上;注射装置包括托板、气缸、注射器托、圆形气缸、注射器手柄、注射器针筒、注射器针头、注射器支撑板和针头导向支撑架;注射器针筒和注射器托配合安装,注射器托安装在气缸上,气缸控制注射动作;圆形气缸和注射器手柄相连,共同安装在注射器托上,圆形气缸控制输液动作;注射器支撑板和针头导向支撑架固定在托板上,两者共同起支撑注射器的作用,同时针头导向支撑架和注射器针头配合安装,起针头导向作用。此外,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包括两套或多套尺寸各不相同的导向机构+夹持机构+注射机构,设置在同一工作台及水箱上,供大小不同的鱼苗注射用。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对鱼苗的自动夹持和自动注射实现鱼苗的自动接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注射成功率高、可靠性强,有效提高鱼苗自动化接种效率。本专利技术可实现草鱼、鲢鱼等类似体型的鱼苗的疫苗自动注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等轴侧图。图2是工作台等轴侧图。图3是导向机构等轴测图。图4是夹持机构等轴测图。图5是夹持机构外壳等轴测图。图6是夹持机构下夹板部分等轴测图。图7是夹持机构上夹板部分等轴测图。图8是注射机构等轴测图。图9是注射机构中注射装置等轴测图。图中:1、工作台,2、导向机构,3、夹持机构,4、注射机构,5、水箱,6、集鱼槽,7、支架,8、缺口,9、侧板,10、底板,11、拨鱼板,12、外壳,13、支架,14、下夹板部分,15、上夹板部分,16、光电传感器,17、注射狭缝,18、放行槽,19、鱼苗入口,20、旋转气缸,21、下轴,22、滚动轴承,23、下夹板,24、第一泡沫板,25、上轴,26、套筒,27、扭转弹簧,28、上夹板,29、第二泡沫板,30、支撑板,31、导轨,32、导轨滑块,33、丝杠,34、底板,35、注射装置,36、托板,37、气缸,38、注射器托,39、圆形气缸,40、注射手柄,41、注射针筒,42、注射器针头,43、注射器支撑板,44、针头导向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1,导向机构2,夹持机构3,注射机构4,水箱5及控制模块;夹持机构3与注射机构4均安装在水箱5上,且注射机构4与夹持机构3平行设置,导向机构2一端安装在工作台1上,另一端和夹持机构3入口端相连接;工作台工作面高于夹持机构入口端;夹持机构3上开有狭缝17;注射机构4包括注射器针头42,对准夹持机构4上的狭缝17。如图2所示,所述的工作台包括集鱼槽6和支架7,集鱼槽6安装在支架上7,集鱼槽上开有缺口8,缺口处与导向机构2的一端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的导向机构2为一开口逐渐变小的凹形槽,包括两侧板9、底板10和两拨鱼板11;侧板9和底板10之间有一定倾角,两侧对称布置,可以使鱼苗由平躺状态变为直立状态,且背部在上、腹部在下;拨鱼板11和侧板9之间有一定倾角,两侧平行布置,可以实现鱼苗的侧翻,使鱼苗腹部对准注射机构进入夹持机构。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夹持机构3包括外壳12、支架13、下夹板部分14、上夹板部分15和光电传感器16;其中:1)外壳:外壳12通过支架13安装在水箱5上;外壳12由左右挡板及固定于两挡板间的弧形板构成,外壳弧形板上开有供注射装置注射用的狭缝17、供鱼苗放行的槽18,外壳挡板上开有供鱼苗进入的小口19,光电传感器16设置于挡板外该小口处,可检测是否有鱼苗进入夹持机构3;下夹板部分14及上夹板部分15设于外壳两挡板之间;2)下夹板部分:包括旋转气缸20、下轴21、滚动轴承22、下夹板23和第一泡沫板24;旋转气缸20固定在外壳一侧挡板上,与下轴21的一端相连;下轴21的另一端与滚动轴承22相连,滚动轴承22固定在外壳12另一挡板上;第一泡沫板24粘附在下夹板上23,下夹板23焊接在下轴21上;旋转气缸20可以控制下夹板23运动,配合上夹板部分15实现对鱼苗的夹持和放行,泡沫板起缓冲作用,可降低对鱼苗的损伤;3)上夹板部分:包括上轴25、套筒26、扭转弹簧27、上夹板28和第二泡沫板29;套筒26套于上轴25上,上夹板28和套筒26焊接在一起,上轴25固定在外壳12上;扭转弹簧27套在上轴25上,一端与该轴固定,另一端固定在上夹板28上;第二泡沫板29粘附在上夹板28上;扭转弹簧27配合外壳12上的限位销,可以实现上夹板在一定角度内转动,配合下夹板部分14实现夹持功能。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的注射机构4包括支撑板30、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

【技术保护点】
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导向机构(2),夹持机构(3),注射机构(4),水箱(5)及控制模块;夹持机构(3)与注射机构(4)均安装在水箱(5)上,且注射机构(4)与夹持机构(3)平行设置,导向机构(2)一端安装在工作台(1)上,另一端和夹持机构(3)的入口端相连接,工作台工作面高于夹持机构入口端;夹持机构(3)上开有狭缝(17);注射机构(4)包括注射器针头(42),对准夹持机构(4)上的狭缝(17)。

【技术特征摘要】
1.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导向机构(2),夹持机构(3),注射机构(4),水箱(5)及控制模块;夹持机构(3)与注射机构(4)均安装在水箱(5)上,且注射机构(4)与夹持机构(3)平行设置,导向机构(2)一端安装在工作台(1)上,另一端和夹持机构(3)的入口端相连接,工作台工作面高于夹持机构入口端;夹持机构(3)上开有狭缝(17);注射机构(4)包括注射器针头(42),对准夹持机构(4)上的狭缝(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包括集鱼槽(6)和支架(7),集鱼槽(6)安装在支架(7)上,集鱼槽(6)呈盒状,在一侧边缘开有缺口(8),缺口处与导向机构(2)的一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机构(2)包括底板(10)、两片侧板(9)和两片拨鱼板(11);两片侧板9对称布置于底板10两侧,形成一个开口逐渐变小的凹形槽,两片拨鱼板(11)平行设置于凹形槽小口端,且拨鱼板(11)和侧板(9)之间形成倾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3)包括外壳(12),支架(13),下夹板部分(14),上夹板部分(15)和光电传感器(16);其中:外壳(12)通过支架(13)安装在水箱(5)上;外壳(12)由左右挡板及固定于两挡板间的弧形板构成,外壳弧形板上开有供注射装置注射用的狭缝(17)、供鱼苗放行的槽(18),外壳挡板上开有供鱼苗进入的小口(19),光电传感器(16)设置于挡板外该小口处,下夹板部分(14)及上夹板部分(15)设于外壳两挡板之间;所述的下夹板部分(14)包括旋转气缸(20),下轴(21),滚动轴承(22),下夹板(23)和第一泡沫板(24);旋转气缸(20)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李冬冬应仕浩朱松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