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5147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灌溉系统,包括横向灌溉渠,以及若干纵向分布的灌溉装置,灌溉渠从上到下依次由砂层、砂砾层、渗漏层与防漏层构成,渗漏层内设有横向分布的积水装置,灌溉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输水通道,输水通道处于防漏层的底部、并与积水装置连接,输水通道上设有若干喷水部,喷水部包括抽水泵、喷头,抽水泵与输水通道连接、并与喷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园林灌溉系统利用雨水灌溉时,程序繁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园林灌溉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园林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园林灌溉系统要注重配合植物的需水要求,考虑节水、节能,方便实用,同时要给园林景观增光添彩,给园林水景增色,增加具有动感的景观效果。利用人工的方法或机械的方法以不同的灌水形式,补充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传统园林灌溉系统通过建造园林集雨器、雨水收集池、滤沉淀池、储水池与高位供水池等,将雨水收集池、储水池、高位供水池和灌溉机构通过管道依序互相连接,达到雨水收集、净化、灌溉的目的。但这种设计需要先将收集起来的雨水进行沉淀,再通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水抽到高水位供水池上,并通过灌溉装置将过滤后的雨水对植被进行灌溉。以上技术方案收集、净化雨水,并用净化的雨水对植被进行灌溉的过程十分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灌溉系统,解决了传统园林灌溉系统利用雨水灌溉时,程序繁杂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园林灌溉系统,包括横向灌溉渠,以及若干纵向分布的灌溉装置,灌溉渠从上到下依次由砂层、砂砾层、渗漏层与防漏层构成,渗漏层内设有横向分布的积水装置,灌溉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输水通道,输水通道处于防漏层的底部、并与积水装置连接,输水通道上设有若干喷水部,喷水部包括抽水泵、喷头,抽水泵与输水通道连接、并与喷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溉渠横向设置,并通过砂层、砂砾层与渗漏层的层层过滤,起到将雨水过滤、并蓄积到积水装置内的作用,灌溉装置纵向设置,并将输水管道与积水腔连接,积水腔内经过过滤后的雨水流到输水管道内。再通过抽水泵将输水管道内的积水抽出,并输到喷头内,最后由喷头将积水喷出,起到灌溉的植物的作用,灌溉渠与灌溉装置的纵横交错分布,使整个园林都能得到充分的灌溉。以上技术方案无需建造过多的积水池过滤池等,解决了传统园林灌溉系统利用雨水灌溉时,程序繁杂的问题。优选的,所述积水装置包括积水腔、连接管,防漏层的底侧设有通道口,连接管穿设于通道口内,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积水腔、输水通道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积水空腔具有将层层渗透的雨水聚集起来的作用,在通道口内设置连接管,积水空腔内的积水通过连接管流到底部的输水管道内,便于喷水部将积水抽出。优选的,所述积水腔包括防护层、蓄水层,防护层由砂砾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具有支撑蓄水层的作用,防止蓄水层出现挤压变形。同时,保护层由砂砾构成,具有良好的渗透功能,使蓄水层最大程度的蓄积积水。优选的,输水通道上包括若干纵向分布的出水孔、以及竖直设置的抽水管,抽水管与出水孔连接,喷水部处于地面上,抽水泵与抽水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水管的底端连接出水孔,抽水管的上端连接抽水泵,使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将输水通道内的积水抽出,输水通道与灌溉渠交错设置,同时每一根输水通道上均设有若干出水孔,出水孔纵向分布于输水管道上,并且每一个出水孔均对应一个抽水泵,从而到达使整个园林均能得到灌溉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喷头的底部设有支撑架、喷水管,喷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抽水泵、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水管使输水管内的积水输入到喷头上,并由喷头将积水喷出,喷水管竖直设置使喷头具有一定的高度,使喷头喷水面积更广。支持架具有支撑喷头与喷水管的作用,便于固定喷头。优选的,所述喷水部包括固定箱,固定箱由防水材料构成,抽水泵处于固定箱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抽水泵放置在固定箱内,固定箱具有防水、防日晒的作用,防止抽水泵受热、受潮,影响抽水泵正常工作。优选的,所述输水通道的外侧设有加固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层具有保护输水管道免受挤压而产生变形、断裂的作用。同时,当输水通道出现漏水时,加固层还可以起到进一步防止积水渗漏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解决了传统园林灌溉系统利用雨水灌溉时,程序繁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用来体现灌溉渠与灌溉装置的连接结构;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用来体现灌溉渠的内部结构;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连接管与积水装置的连接结构;图5是固定箱的剖视图,用来体现固定箱的内部结构。图中:1、灌溉渠;11、砂层;12、砂砾层;13、渗漏层;14、防漏层;15、积水装置;151、积水腔;152、连接管;153、通道口;154、防护层;155、蓄水层;2、灌溉装置;21、输水通道;211、出水孔;212、抽水管;213、加固层;22、喷水部;221、抽水泵;222、喷头;223、支撑架;224、喷水管;225、固定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横向灌溉渠1,以及若干纵向分布的灌溉装置2。如图3所示,灌溉渠1从上到下依次由沙层11、砂砾层12、渗漏层13与防漏层14构成,渗漏层13内设置横向分布的积水装置15。如图2所示,灌溉装置2具有纵向设置的输水通道21,输水通道21的外侧设有加固层213。输水管道处于防漏层14的底部,并与灌溉渠1相呈现一定角度,本实施例优选灌溉渠1与输水管道相垂直。如图3、4所示,积水装置15由积水腔151、连接管152构成,积水腔151由防护层154、蓄水层155构成,防护层154由砂砾构成。在防漏层14的底侧设置通道口153,连接管152的上端与积水腔151相连,连接管152的底端穿过通道口153,并与输水通道21相连。如图1、2所示,输水通道21上设置若干出水孔211,出水孔211沿输水通道21均匀分布,每一个出水孔211上均设置竖直放置的抽水管212,抽水管212与出水孔211连接,喷水部22处于地面上,喷水部22与抽水管212连接。如图1、5所示,喷水部22由抽水泵221、输水管与固定箱225构成,固定箱225由防水材料构成,抽水泵221固定于固定箱225内,抽水泵221分别与抽水管212、喷水管224连接。喷水管224上设置支撑架223,在喷水管224的上部设置喷头222,喷水管224竖直放置。使用过程:下雨时,园林内的雨水流到灌溉渠1内,雨水通过砂层11、砂砾层12渗透到渗漏层13内,渗漏层13内的积水腔151将将过滤后的雨水蓄积在蓄水层155内,蓄水层155通过连接管152与输水通道21相连接,过滤后的雨水通过连接管152流入到输水通道21内,使输水通道21内充满积水。需要灌溉园林植被时,打开抽水泵221,抽水泵221通过抽水管212将输水通道21内的积水源源不断的抽出,同时积水腔151内的积水不断通过连接管152补充到输水管道内,抽水泵221将积水抽出后,通过喷水管224输送到喷头222上,并由喷头222将积水喷出,从而达到灌溉园林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园林灌溉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园林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灌溉渠(1)、以及若干纵向分布的灌溉装置(2),灌溉渠(1)从上到下依次由砂层(11)、砂砾层(12)、渗漏层(13)与防漏层(14)构成,渗漏层(13)内设有横向分布的积水装置(15),灌溉装置(2)包括纵向设置的输水通道(21),输水通道(21)处于防漏层(14)的底部、并与积水装置(15)连接,输水通道(21)上设有若干喷水部(22),喷水部(22)包括抽水泵(221)、喷头(222),抽水泵(221)与输水通道(21)连接、并与喷头(22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灌溉渠(1)、以及若干纵向分布的灌溉装置(2),灌溉渠(1)从上到下依次由砂层(11)、砂砾层(12)、渗漏层(13)与防漏层(14)构成,渗漏层(13)内设有横向分布的积水装置(15),灌溉装置(2)包括纵向设置的输水通道(21),输水通道(21)处于防漏层(14)的底部、并与积水装置(15)连接,输水通道(21)上设有若干喷水部(22),喷水部(22)包括抽水泵(221)、喷头(222),抽水泵(221)与输水通道(21)连接、并与喷头(22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装置(15)包括积水腔(151)、连接管(152),防漏层(14)的底侧设有通道口(153),连接管(152)穿设于通道口(153)内,连接管(152)的两端分别与积水腔(151)、输水通道(2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明胡惠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