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差分电路,包括多个电极,具有至少一中间电极,其中至少一中间电极中一中间电极直接相邻于所述多个电极中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多个放大器,耦接于所述多个电极;以及至少一缓冲器,耦接于所述中间电极与所述多个放大器中至少一放大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差分电路
本申请涉及一种差分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消除共模噪声的差分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近年来各种电子产品的操作接口逐渐人性化。举例而言,透过触控面板,使用者可直接以手指或触控笔在屏幕上操作、输入讯息/文字/图样,省去使用键盘或按键等输入设备的麻烦。实际上,触控屏通常由一感应面板及设置于感应面板后方的显示器组成。电子装置根据用户在感应面板上所触碰的位置,以及当时显示器所呈现的画面,来判断该次触碰的意涵,并执行相对应的操作结果。详细来说,触控屏上的接收电极会受到共模噪声的影响,其中共模噪声对触控屏中所有接收电极造成大致相同的影响。在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很小的情况下,触控信号会淹没在共模噪声当中,而无法确的判断触控发生的位置。因此,如何有效地消除触控屏接收电极的共模噪声,就成为业界所努力的目标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例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消除共模噪声的差分电路,以改善习知技术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差分电路,包括多个电极,具有至少一中间电极,其中至少一中间电极中一中间电极直接相邻于所述多个电极中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多个放大器,耦接于所述多个电极;以及至少一缓冲器,耦接于所述中间电极与所述多个放大器中至少一放大器之间。例如,所述中间电极耦接于所述多个放大器中一第一放大器以及一第二放大器。例如,所述第一放大器包含一第一输入端及一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包含一第三输入端及一第四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四输入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极,所述中间电极耦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三输入端。例如,所述至少一缓冲器中一缓冲器耦接于所述中间电极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例如,所述至少一缓冲器中一缓冲器耦接于所述中间电极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所述第三输入端之间。例如,所述差分电路另包含多个跨导单元,耦接于所述多个放大器的多个输入端与所述多个电极之间。例如,所述多个跨导单元的一跨导单元为一电阻。例如,所述差分电路另包含多个阻抗单元,耦接于所述多个放大器的多个输入端与多个输出端之间。例如,所述多个阻抗单元的一阻抗单元包含一电阻或一电容。例如,所述多个放大器的一放大器为一全差分运算放大器。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为一差分电路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差分电路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差分电路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差分电路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放大器与多个阻抗单元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请参考图1,图1为一差分电路10的示意图。差分电路10可应用于一触控屏,其包含电极RX_0~RX_N以及放大器Amp_1~Amp_N。放大器Amp_1~Amp_N可为全差分运算放大器(FullDifferentialOperationAmplifier),电极RX_0~RX_N可连接到触控屏上的触摸感应接收电极,触控屏中的触控判断模块(未绘示于图1)可根据电极RX_0~RX_N的电压或电流判断对应于电极RX_0~RX_N的电容大小,以进一步判断触控发生的坐标位置。一般来说,电极RX_0~RX_N皆会受到一共模噪声(Common-ModeNoise)的影响,而降低判断触控位置的精准度,其中,共模噪声可为来自一显示屏(未绘示于图1)的噪声。为了消除共模噪声对电极RX_0~RX_N的电容判读的影响,(耦接于电极RX_0~RX_N的)放大器Amp_1~Amp_N可用来取得电极RX_0~RX_N之间的差分信号Vo_1~Vo_N。详细来说,放大器Amp_n的一负输入端(标示有「-」号)耦接于电极RX_n-1,放大器Amp_n的一正输入端(标示有「+」号)耦接于电极RX_n,而Vo_n代表电极RX_n-1与电极RX_n之间的差分信号,其中n为1至N的正整数。于差分电路10中,电极RX_0、RX_N为(电极RX_0~RX_N的)边界电极,而电极RX_1~RX_N-1为(电极RX_0与电极RX_N之间的)中间电极;电极RX_0、RX_N为边界电极是指电极RX_0及电极RX_N仅与单一电极直接相邻,而电极RX_1~RX_N-1为中间电极是指电极RX_1~RX_N-1中任一电极皆与二电极直接相邻。其中,电极RX_0~RX_N中一电极RX_a与一电极RX_b直接相邻是指电极RX_a与电极RX_b相邻且电极RX_a与电极RX_b之间不存在任何电极,以差分电路10为例,电极RX_0与电极RX_1相邻,而电极RX_0与电极RX_1之间不存在任何电极,即电极RX_0与电极RX_1直接相邻;电极RX_N与电极RX_N-1相邻,而电极RX_N仅与电极RX_N-1之间不存在任何电极,即电极RX_N与电极RX_N-1直接相邻。需注意的是,电极RX_0仅与电极RX_1直接相邻,而电极RX_N与电极RX_N-1直接相邻,因此,电极RX_0、RX_N为边界电极。另一方面,电极RX_1~RX_N-1中的任一电极RX_m同时与电极RX_m-1以及电极RX_m+1直接相邻(m为1至N-1的正整数),即电极RX_m直接相邻于电极RX_m-1以及电极RX_m+1,因此,电极RX_1~RX_N-1为中间电极。然而,中间电极RX_1~RX_N-1中每一中间电极因同时耦接于二个放大器,而产生电流分流效应,而导致判读触控位置的精准度下降。详细来说,以中间电极RX_m例(m为1至N-1的正整数),中间电极RX_m同时耦接于放大器Amp_m的正输入端以及放大器Amp_m+1的负输入端,在此情形下,流经中间电极RX_m的电流会分流成一电流I+以及一电流I-,其中电流I+自中间电极RX_m流至于放大器Amp_m的正输入端,而电流I-自中间电极RX_m流至于放大器Amp_m+1的负输入端。然而,电流分流效应会改变放大器Amp_m(或放大器Amp_m+1)的操作点(OperatingPoint),而使得于放大器Amp_m的正输入端(或放大器Amp_m+1的负输入端)的电压与于中间电极RX_m的电压不同,导致差分信号Vo_m无法精确地代表电极RX_m-1与电极RX_m之间的电压差(或导致差分信号Vo_m+1亦无法精确地代表电极RX_m与电极RX_m+1之间的电压差),而降低判断触控位置的精准度。因此,本申请的差分电路利用缓冲器来阻挡/阻却中间电极的电流分流至其中之一放大器,来解决因流经中间电极的电流分流至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而导致判断触控位置精准度下降的问题。换句话说,本申请可于中间电极RX_m与放大器Amp_m(或放大器Amp_m+1)之间加入具有高输入阻抗的一缓冲器,以阻挡/阻却中间电极RX_m的电流分流至放大器Amp_m(或放大器Amp_m+1),进而提升判断触控位置的精准度。举例来说,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分电路,所述差分电路包括:多个电极,具有至少一中间电极,所述中间电极直接相邻于所述多个电极中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多个放大器,耦接于所述多个电极;以及至少一缓冲器,耦接于所述中间电极与所述多个放大器中至少一放大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差分电路,所述差分电路包括:多个电极,具有至少一中间电极,所述中间电极直接相邻于所述多个电极中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多个放大器,耦接于所述多个电极;以及至少一缓冲器,耦接于所述中间电极与所述多个放大器中至少一放大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电路,其中,所述中间电极耦接于所述多个放大器中一第一放大器以及一第二放大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分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放大器包括一第一输入端及一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包括一第三输入端及一第四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四输入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极,所述中间电极耦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三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分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自立,杨富强,文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