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18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器。该电磁驱动器包括: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线圈和固定部,线圈与固定部连接;振子组件,振子组件包括框架、配重部和永磁体,配重部和永磁体被设置在框架内,线圈位于永磁体的磁场中;以及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框架连接,振子组件悬置在固定部上,弹性元件被构造为用于为振子组件提供弹性回复力。该电磁驱动器的弹性元件与振子组件的框架连接。这样,弹性元件与振子组件的连接位置不受质量块的设置位置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驱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驱动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掌上游戏机或者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进入人们的生活。在这些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一般会用微型振动马达来做系统反馈。例如,手机的来电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发展趋势,其内部的各种元器件(包括微型振动马达)也需适应这种趋势。在现有技术中,Z向振动马达一般都包括收容于壳体内的振子组件、弹片和定子组件。一般情况下振子组件包括质量块、磁铁,定子组件包括线圈、FPCB。振子系统通过弹片悬置在壳体内。弹片与质量块焊接连接。弹片的位置受质量块位置的影响,故电磁驱动器的内部布置空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驱动器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驱动器。该电磁驱动器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和固定部,所述线圈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包括框架、配重部和永磁体,所述配重部和所述永磁体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线圈位于所述永磁体的磁场中;以及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振子组件悬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弹性元件被构造为用于为所述振子组件提供弹性回复力。可选地,所述线圈的轴向垂直于振动方向,所述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可选地,所述配重部和所述永磁体均为2个,所述框架包括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所述第一中框和所述第二中框相互连接,以在中部形成避让空间,所述第一中框和所述第二中框均与所述避让空间贯通,所述线圈插入所述避让空间中;2个所述永磁体中的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中框中,另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中框中;2个所述配重部中的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中框中,另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中框中。可选地,在所述第一中框和所述第二中框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弹性元件的避让槽。可选地,所述永磁体位于所述配重部和所述线圈之间。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片。可选地,所述弹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片被均匀地布置在所述框架的沿振动方向的上方和下方。可选地,所述弹片与所述固定部是一体成型的。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合在一起,以在它们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线圈、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弹片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线圈被设置在所述底壁上,多个所述弹片被分别设置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上。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包括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的一部分,所述上壳包括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的另一部分,所述侧壁的位于所述上壳的部分与位于所述下壳的部分具有相同的结构和/或互补,以使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扣合在一起。可选地,所述框架由导磁材料制作而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弹片与质量块焊接连接。弹片的位置受质量块位置的影响,故电磁驱动器的内部布置空间受到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振子组件包括框架。配重部和永磁体被设置在框架中,以形成一体结构。弹性元件与振子组件的框架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弹性元件与振子组件的连接位置不受质量块的设置位置的限制,从而降低了电磁驱动器的装配难度。此外,通过框架的设置,振子组件形成一体结构。这样振子组件的整体性良好,能够承受更大的驱动力,这使得电磁驱动器能够提供更好的振感体验。此外,通过框架的设置,振子组件形成一体结构。相对于将永磁体和配重部粘接的方式,该结构在电磁驱动器跌落或者受到碰撞时,振子组件不易发生解体,使得电磁驱动器的可靠性和寿命提高。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由于通过框架与弹片连接,故弹片能够设置在框架的沿振动方向的上、下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减小偏振的发生。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磁驱动器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磁驱动器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两个中框、永磁体和线圈的装配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磁驱动器的原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上壳或者下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上壳;12:第一中框;13:第二中框;14:凸板;15:永磁体;16:配重部;17:线圈;18:铁芯;19:FPCB;20:弹片;22:焊接部;23:避让槽;24:连接板;25:凹槽;26:下壳;27:底壁;28:顶壁。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磁驱动器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磁驱动器的剖视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驱动器。如图1和2所示,例如,电磁驱动器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VR产品、AR产品、对讲机、游戏机等电子设备中。该电磁驱动器包括:定子组件、振子组件和弹性元件。定子组件包括线圈17和固定部。线圈17与固定部连接。例如,采用粘结剂将线圈17粘接到固定部。线圈17与外部电路电连接。例如,通过FPCB19与外部电路电连接,这使得振动信号的传输更准确。也可以是,线圈17的引线直接与外部电路电连接。优选的是,在线圈17内还设置有铁芯18。如图4所示,线圈17围绕铁芯18设置,铁芯18由导磁材料制作而成。铁芯18能够闭合永磁体15的磁感线,防止磁场外溢,从而提高永磁体15的磁感强度。固定部用于对振子组件形成支撑,并且用于将电磁驱动器的振动传递到外部设备。例如,固定部为片状、具有底部的支架结构或者壳体等。为了方便说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固定部为壳体。振子组件包括框架、配重部16和永磁体15。配重部16和永磁体15被设置在框架内,以形成一体结构。框架用于容纳配重部16和永磁体15,以形成一体结构,并且用于与弹性元件连接。具体地,线圈17位于永磁体15的磁场中。永磁体15用于提供磁场。可选的是,永磁体15为铁氧体磁铁或者钕铁硼磁铁。通电的线圈17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永磁体15会受到来自线圈17的安培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安培力即振子组件振动的驱动力。配重部16用于增大振子组件振动的惯性。例如,配重部16由钨钢制作而成。配重部16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驱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17)和固定部,所述线圈(17)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包括框架、配重部(16)和永磁体(15),所述配重部(16)和所述永磁体(15)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线圈(17)位于所述永磁体(15)的磁场中;以及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振子组件悬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弹性元件被构造为用于为所述振子组件提供弹性回复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17)和固定部,所述线圈(17)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包括框架、配重部(16)和永磁体(15),所述配重部(16)和所述永磁体(15)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线圈(17)位于所述永磁体(15)的磁场中;以及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振子组件悬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弹性元件被构造为用于为所述振子组件提供弹性回复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7)的轴向垂直于振动方向,所述永磁体(15)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16)和所述永磁体(15)均为2个,所述框架包括第一中框(12)和第二中框(13),所述第一中框(12)和所述第二中框(13)相互连接,以在中部形成避让空间,所述第一中框(12)和所述第二中框(13)均与所述避让空间贯通,所述线圈(17)插入所述避让空间中;2个所述永磁体(15)中的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中框(12)中,另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中框(13)中;2个所述配重部(16)中的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中框(12)中,另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中框(13)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中框(12)和所述第二中框(13)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弹性元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跃光吕长荣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