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836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0:12
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每一个分液毛细管预设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进出口压差;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这样,就可以根据预设的初始流量获得的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进出口压差,对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从而获得仿真结果,提高了换热器流量仿真的精准度,为换热器的研发提供了准确的仿真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仿真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真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空调领域。具体的,仿真技术对空调的换热器的设计开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换热器的仿真设计是通过对换热器流量进行仿真后获得的仿真结果,对换热器的开发设计进行指导,从而设计出性能更优的换热器。现有技术下,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基于预设的流量以及换热器中设置的分液毛细管的横截面积的商,计算分液毛细管的估算长度,并根据分液毛细管的估算长度以及实际长度的比值,对上述预设的流量进行不断地调整,直到上述比值为1,从而获得仿真结果。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仅仅考虑了换热器中设置的分液毛细管的横截面积和实际长度,并没有考虑其它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换热器的设计开发。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装置,用于在进行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时,能够准确地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进行调整,提高仿真的精准度,为换热器的研发提供准确的仿真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包括: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每一个分液毛细管预设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进出口压差;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较佳的,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具体包括:获取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中包含的入口直径和管直径;分别针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执行以下操作:计算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入口直径与相应的管直径的比值,获得直径比值;判断直径比值是否符合预设范围,若是,则计算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摩擦压降与加速压降的加和,作为梯度压降,否则,确定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摩擦压降为梯度压降;基于获得的梯度压降,确定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较佳的,基于获得的梯度压降,确定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进一步包括:获取一个分液毛细管的配置参数中包含的横截面积,入口密度;基于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初始流量,横截面积,入口密度以及梯度压降,确定摩擦参数,其中,摩擦参数与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初始流量呈正相关,并分别与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横截面积,入口密度,以及梯度压降呈负相关。基于摩擦参数,确定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较佳的,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具体包括: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选择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作为调整压差;基于调整压差,分别采用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调整流量;分别将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调整为对应的调整流量。较佳的,在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后,进一步包括: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每一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除了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之外的其它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再次进行调整。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每一个分液毛细管预设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进出口压差;调整单元,用于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较佳的,在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时,确定单元用于:获取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中包含的入口直径和管直径;分别针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执行以下操作:计算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入口直径与相应的管直径的比值,获得直径比值;判断直径比值是否符合预设范围,若是,则计算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摩擦压降与加速压降的加和,作为梯度压降,否则,确定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摩擦压降为梯度压降;基于获得的梯度压降,确定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较佳的,在基于获得的梯度压降,确定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时,确定单元还用于:获取一个分液毛细管的配置参数中包含的横截面积,入口密度;基于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初始流量,横截面积,入口密度以及梯度压降,确定摩擦参数,其中,摩擦参数与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初始流量呈正相关,并分别与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横截面积,入口密度,以及梯度压降呈负相关。基于摩擦参数,确定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较佳的,在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时,调整单元具体用于: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选择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作为调整压差;基于调整压差,分别采用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调整流量;分别将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调整为对应的调整流量。较佳的,在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后,调整单元还用于: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每一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除了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之外的其它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再次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每一个分液毛细管预设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进出口压差;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这样,就可以根据预设的初始流量获得的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进出口压差,对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从而获得仿真结果,提高了换热器流量仿真的精准度,为换热器的研发提供了准确的仿真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换热器流量的仿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所述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所述每一个分液毛细管预设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进出口压差;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所述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所述每一个分液毛细管预设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进出口压差;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所述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具体包括:获取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中包含的入口直径和管直径;分别针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执行以下操作:计算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入口直径与相应的管直径的比值,获得直径比值;判断所述直径比值是否符合预设范围,若是,则计算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摩擦压降与加速压降的加和,作为梯度压降,否则,确定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摩擦压降为梯度压降;基于获得的梯度压降,确定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获得的梯度压降,确定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的配置参数中包含的横截面积,入口密度;基于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初始流量,横截面积,入口密度以及梯度压降,确定摩擦参数,其中,所述摩擦参数与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初始流量呈正相关,并分别与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横截面积,入口密度,以及梯度压降呈负相关;基于所述摩擦参数,确定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具体包括: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选择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作为调整压差;基于所述调整压差,分别采用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调整流量;分别将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调整为对应的调整流量。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后,进一步包括: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所述每一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除了所述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之外的其它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再次进行调整。6.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忠梅林伟雪周伟峰余锐生苏起钦玉格匡细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