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杨柳树叶的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2810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提供了一种含有杨柳叶的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将新鲜杨树、柳树的叶子进行捣碎、榨汁、浸提制作液态的新型生物药菌肥。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独创的多次发酵技术,并采用最新的生物肥料配方,真正实现杨柳树叶药、菌、肥、微生物特效和营养特效的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杨柳树叶的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含有杨柳树叶的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农药和化肥是日常农业生产中两种最常用的化学产品,其大量使用,不仅污染土壤、水体,同时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一些有机肥料也因含有高浓度的农药,其残留物对人体仍有巨大伤害,为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一些地区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但目前市售生物农药主要为从植物中利用溶剂法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其成分较为单一,且生产设备相对复杂,并且部分溶剂对人体健康有害,使用中易产生抗药性,影响杀虫效果。杨树、柳树在中国北方常用来营造头木林,是我国古人最早认识并大量栽植的树种之一。杨柳树叶子中,特别是嫩叶和嫩枝中含有大量的乙酰水杨酸,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阿司匹林的来源。阿司匹林是医疗上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但它在农业上具有多种用途,它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提高种子发芽率,预防农作物病害,减少作物落花落果,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等。生物药菌肥是将具有特殊药用功能的成分与微生物、营养元素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合,并通过一定的工艺技术将肥料、微生物、药用功能成分稳定于特定的复合体系中而形成的新型生物药菌肥。申请号为:201210463557.X和201210486876.2的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魔芋和水稻的专用药肥,作为药肥并不适用于水果、蔬菜能农作物;申请号为201110458631.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生物药肥,但其在原料中使用氢氧化钾和稀土元素,制备工艺需要使用离子交换塔,原料未能全部使用有机物且制备工艺繁琐,不宜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含有杨柳树叶的生物肥料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将新鲜杨树、柳树的叶子进行捣碎、榨汁、浸提制作液态的新型生物药菌肥。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独创的多次发酵技术,并采用最新的生物肥料配方,真正实现杨柳树叶药、菌、肥、微生物特效和营养特效的统一。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含有含杨柳叶新型生物药菌肥,是一种新型的液态生物药菌肥料,因此以新鲜杨柳树叶为原料制备新型生物药菌肥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使杨柳树叶资源走上绿色循环发展之路,而且为杨树柳树资源的开发利用注入新的活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有杨柳树叶的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一次发酵、二次发酵等步骤,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新鲜的杨树、柳树嫩枝和嫩叶;2)将步骤1)得到的材料进行打浆粉碎;3)一次发酵:将步骤2)得到的原料用3层纱布进行包装,制作成为杨柳叶包,并将其加入到发酵罐中,发酵罐中按照质量百分比有如下原料:杨柳叶:50-70%;糖蜜:5-10%;尿素:0.5-2%;益生菌菌种:3-7%;水:余量;4)按照步骤3)的比例,将各个组分添加完毕开始通风搅拌均匀,通风的要求为能使发酵罐中的液体翻腾即可,通风时间为20-30min;5)通风完成后,将发酵罐密封,35-40℃条件下,厌氧发酵4-5天;6)厌氧发酵完成后,打开发酵罐,通风40-60min,之后在常温下进行好氧发酵,时间15-20天;7)随时监测原料汁pH值变化,待pH降到4以下时,结束好氧发酵;8)将步骤7)的原料发酵液进行过滤过80目筛,得到清液,即得到杨柳叶菌肥母液;9)将步骤8)得到的杨柳叶菌肥母液转移到桶内,避光室温保存备用;10)二次发酵按照重量份,各组分组成如下:杨柳叶菌肥母液:70-90份;糖蜜:5-8份;尿素:3-8份;麦麸水:1-2份;复合氨基酸:0.5-1份;复合微量元素:0.2-0.5份;磷酸二氢钾:1-2份;磷酸二氢钙:4-7份;硫酸镁:1-2份;甘露醇:0.5-2份;11)将以上物料按照比例加入到发酵罐中,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12)将物料加热升温,到物料温度达到40-45℃,通入空气,充分搅拌30min;13)搅拌完成后,按照物料总体积的5-10%,加入益生菌菌种,完成接种,打开空气搅拌,时间30-60min;14)步骤13)完成后,将发酵罐密封,温度控制在40-45℃,厌氧发酵24-36h;15)完成步骤14)后,打开发酵罐,通风搅拌30min,温度控制在25-30℃,好氧发酵4-5天,直到发酵液表层出现一层白色的菌膜;16)出现白色菌膜之后,将发酵液从发酵罐中倒出到存储桶中,避光室温保存,不用把桶的盖子密封严紧,留有一定空隙,进行后熟发酵过程;17)检测pH变化,待pH降至4以下,后熟发酵完成,含有杨柳树叶的生物肥料制作完成。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为鲜杨柳树叶,主要以没有腐烂,没有霉变为标准即可;在粉碎的时候鲜杨柳树叶可能会损失一部分的液体,但出现这部分随时液体时,可以将其收集起来,随发酵包一块置于发酵过程中,提高原来利用率;上述所采用的所有的益生菌均为润康源EM原液购自中日合资临沂益康有机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步骤7)中如果好氧发酵到20天,pH值仍然未达到4以下,仍然结束好氧发酵过程,以确保发酵效果;经过一次发酵后,杨柳树叶中的乙酰水杨酸、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及多种元素都以与有机酸融合的方式进入到母液中,从而进入二次发酵;而在二次发酵中,除上述成分被提取出来,杨柳树叶中的有机质、多种有效的药用成分,如黄酮类、氨基酸类物质,还有大量的有机物也会被提取出来,进入液体生物肥料中。所述步骤10)中的麦麸水为:按照5倍麦麸体积的温水浸泡麦麸5-6小时,取上清液即可;之所以采用麦麸水,是因为麦麸中含有微生物启动生长繁殖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因子等,而经过上述温水浸泡后的麦麸水中已经将这部分物质完全溶出,可以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微生物的繁殖的作用,因此专利技术人优选采用上述重量份的麦麸水添加进去。所述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都是采购自市场的成品,如:复合氨基酸供应商为成都氨基酸螯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18种复合氨基酸复合粉剂产品,含量为≥98%;复合微量元素供应商为美国北美化工集团提供的复合微量元素,含量为≥99%;磷酸二氢钾的供应商为广州市润展化工有限公司,含量≥98%;磷酸二氢钙的供应商为郑州东达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含量≥98%;硫酸镁的供应商为平顶山市冠博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含量≥98%;甘露醇的供应商为寿光市华天糖醇有限公司,含量≥98%。上述产品均为市购可得;由于杨柳树叶含有杨柳树叶中含有一种有效的药用成分-柳酸,这是阿司匹林的主要活性物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后:发酵过程是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繁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会利用基质中的C和N作为营养物质,合成多种有机酸、氨基酸和多肽类物质,这样就实现了杨柳树叶中氮源和碳源的二次利用,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杨柳树中的乙酰水杨酸会被完全分解出来,并处于有机酸性的环境中,保持其活性;同时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乙酰水杨酸的来源为纯植物来源,不是化学合成的物质,因此,在施用之后很容易被作物吸收大大提高利用效率,而乙酰水杨酸的药效则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肥料的营养作用和防病效果得到了兼容。专利技术人对整个原料配比进行了调整,从而使整个肥料系统中的营养成分能够统一;同时添加山梨醇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液态肥料体系中中微量元素的螯合,促进中微量元素的吸收量和在植物组织中的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杨柳树叶的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新鲜的杨树、柳树嫩枝和嫩叶;2)将步骤1)得到的材料进行打浆粉碎;3)一次发酵:将步骤2)得到的原料用3层纱布进行包装,制作成为杨柳叶包,并将其加入到发酵罐中,发酵罐中按照质量百分比有如下原料:杨柳叶:50‑70%;糖蜜:5‑10%;尿素:0.5‑2%;益生菌菌种:3‑7%;水:余量;4)按照步骤3)的比例,将各个组分添加完毕开始通风搅拌均匀,通风的要求为能使发酵罐中的液体翻腾即可,通风时间为20‑30min;5)通风完成后,将发酵罐密封,35‑40℃条件下,厌氧发酵4‑5天;6)厌氧发酵完成后,打开发酵罐,通风40‑60min,之后在常温下进行好氧发酵,时间15‑20天;7)随时监测原料汁pH值变化,待pH降到4以下时,结束好氧发酵;8)将步骤7)的原料发酵液进行过滤过80目筛,得到清液,即得到杨柳叶菌肥母液;9)将步骤8)得到的杨柳叶菌肥母液转移到桶内,避光室温保存备用;10)二次发酵按照重量份,各组分组成如下:杨柳叶菌肥母液:70‑90份;糖蜜:5‑8份;尿素:3‑8份;麦麸水:1‑2份;复合氨基酸:0.5‑1份;复合微量元素:0.2‑0.5份;磷酸二氢钾:1‑2份;磷酸二氢钙:4‑7份;硫酸镁:1‑2份;甘露醇:0.5‑2份;11)将以上物料按照比例加入到发酵罐中,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12)将物料加热升温,到物料温度达到40‑45℃,通入空气,充分搅拌30min;13)搅拌完成后,按照物料总体积的5‑10%,加入益生菌菌种,完成接种,打开空气搅拌,时间30‑60min;14)步骤13)完成后,将发酵罐密封,温度控制在40‑45℃,厌氧发酵24‑36h;15)完成步骤14)后,打开发酵罐,通风搅拌30min,温度控制在25‑30℃,好氧发酵4‑5天,直到发酵液表层出现一层白色的菌膜;16)出现白色菌膜之后,将发酵液从发酵罐中倒出到存储桶中,避光室温保存,不用把桶的盖子密封严紧,留有一定空隙,进行后熟发酵过程;17)检测pH变化,待pH降至4以下,后熟发酵完成,含有杨柳树叶的生物肥料制作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杨柳树叶的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新鲜的杨树、柳树嫩枝和嫩叶;2)将步骤1)得到的材料进行打浆粉碎;3)一次发酵:将步骤2)得到的原料用3层纱布进行包装,制作成为杨柳叶包,并将其加入到发酵罐中,发酵罐中按照质量百分比有如下原料:杨柳叶:50-70%;糖蜜:5-10%;尿素:0.5-2%;益生菌菌种:3-7%;水:余量;4)按照步骤3)的比例,将各个组分添加完毕开始通风搅拌均匀,通风的要求为能使发酵罐中的液体翻腾即可,通风时间为20-30min;5)通风完成后,将发酵罐密封,35-40℃条件下,厌氧发酵4-5天;6)厌氧发酵完成后,打开发酵罐,通风40-60min,之后在常温下进行好氧发酵,时间15-20天;7)随时监测原料汁pH值变化,待pH降到4以下时,结束好氧发酵;8)将步骤7)的原料发酵液进行过滤过80目筛,得到清液,即得到杨柳叶菌肥母液;9)将步骤8)得到的杨柳叶菌肥母液转移到桶内,避光室温保存备用;10)二次发酵按照重量份,各组分组成如下:杨柳叶菌肥母液:70-90份;糖蜜:5-8份;尿素:3-8份;麦麸水:1-2份;复合氨基酸:0.5-1份;复合微量元素:0.2-0.5份;磷酸二氢钾:1-2份;磷酸二氢钙:4-7份;硫酸镁:1-2份;甘露醇:0.5-2份;11)将以上物料按照比例加入到发酵罐中,充分溶解,并搅拌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会连薛鹏飞陈晋銮苏亚平杨瑞芳车树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