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270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装置,包括基台以及固定在基台左侧顶部的卷绳架,基台左侧内部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第一长腔,第一长腔右侧的基台内设有上下对应且左右延长设置的导行槽,每个导行槽左侧尾部与第一长腔右侧之间均设有板件,每个板件内均设有贯连孔,每个贯连孔内均配合设有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一螺型杆,第一螺型杆左侧延长尾部伸至第一长腔内且与第一长腔左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第一螺型杆右侧延长尾部伸至导行槽内且与导行槽右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收井绳效率,使卷出来的井绳整齐。

Water conservanc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ydraulic device, including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is fixed on the top left of the rope frame, the first base station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avity length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left abutment, the right of the first long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guide grooves corresponding to left and right extension set, each guide groove between the left and the tail of the first long cavity right are equipped with plates, each plate is provided with connecting holes, each hole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crew rod 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set to extend, the first screw bar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Obe Nobukotoko first long cavity and matched with the first long cavity left inner wall of the rotary joints, the first screw rod the right to extend the Obe Nobukotoko guide groov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rotating guide slot right fit connec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to roll out of the rope, rope nea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人们会开凿水井来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或者生活。为安全方便地打水,水井边上会设置辘轳,但是辘轳需要人手摇收起井绳,自动化程度低,目前一些自动化的提水机器虽然不用人手动收井绳,但是当收绳装置本体与水井存在水平距离时,井绳容易下垂,井绳收起会遇到阻力,且这些提水机无法调节横距,收绳装置与水井的水平距离过大会导致井绳收起不规整,给使用者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利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利装置,包括基台以及固定在所述基台左侧顶部的卷绳架,所述基台左侧内部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第一长腔,所述第一长腔右侧的所述基台内设有上下对应且左右延长设置的导行槽,每个所述导行槽左侧尾部与所述第一长腔右侧之间均设有板件,每个所述板件内均设有贯连孔,每个所述贯连孔内均配合设有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一螺型杆,所述第一螺型杆左侧延长尾部伸至所述第一长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长腔左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型杆右侧延长尾部伸至所述导行槽内且与所述导行槽右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长腔内的每个所述第一螺型杆上均固定设有蜗轮,每个所述蜗轮顶部均配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固定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转杆,所述第一长腔左侧内壁设有贯连槽,所述贯连槽左侧设有向前延长设置滑行腔,所述第一长腔前侧的所述基台内设有第二长腔,所述第二长腔内设有转换连接装置,所述第二长腔前侧的所述基台内设有左侧与所述滑行腔前侧相贯连设置的贯连腔,所述滑行腔内的所述导行块,所述导行块内设有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型杆,所述贯连槽内设有左侧尾部与所述导行块后侧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滑行块,所述贯连腔内设有左侧尾部与所述导行块前侧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长腔与所述贯连腔之间的所述基台内设有连接推进装置,所述基台底部四周分别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内底部设置有配重块。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卷绳架内设有卷绳轴,所述卷绳轴前后两侧尾部均设有与所述卷绳架前后两侧回转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杆,前侧所述第一转杆贯连所述卷绳架前侧面外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一转换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转杆前侧尾部与所述第一长腔前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转杆后侧尾部与所述第一长腔后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型杆左侧尾部与第一马达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外表面设置于所述滑行腔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型杆右侧尾部与所述滑行腔右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面内设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右侧配合连接有第一锥状轮,所述第一锥状轮右侧相对的所述转杆外表面固定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状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状轮,所述第二滑行块后侧面内设有斜边滑行槽。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转换连接装置由前后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二长腔内底壁的支架以及回转配合连接在两组所述支架之间的转筒,两组所述支架之间的所述转筒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二转换轮,所述第二转换轮与所述第一转换轮之间设有转换带,所述转筒内设有卡锁槽。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推进装置由第一滑行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侧内壁的第一导行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行槽内且滑行配合连接的第三滑行块组成,两侧所述第一导行槽内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滑行块左右两侧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导行块,所述第一导行块后侧的所述第一导行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三滑行块后侧内壁内固定设有第三马达,所述第三马达后侧配合连接有伸至所述第二长腔内的卡锁轴,所述第三滑行块前侧设有伸至所述贯连腔内且与所述斜边滑行槽滑行配合的斜边凸出部。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导行槽内的所述第一螺型杆上均设有螺型纹配合连接的导行块,所述导行块顶部设有滑行架,所述滑行架顶部设有前后对应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相对侧均设有第二滑行槽,每个所述第二滑行槽内均设有滑行基块,每个所述滑行基块底侧的所述第二滑行槽内设有第二弹性件,两组所述滑行基块之间回转配合连接有第一导绳轴,所述第一导绳轴顶部配合连接有前后两侧尾部与前后所述支架内壁回转配合连接的第二导绳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螺型杆左侧延长尾部伸至第一长腔内且与第一长腔左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第一螺型杆右侧延长尾部伸至导行槽内且与导行槽右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第一长腔内的每个第一螺型杆上均固定设蜗轮,每个蜗轮顶部均配合连接蜗杆,蜗杆上固定设前后延长设置的转杆,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前后第一螺型杆的同时转换工作,提高滑行架滑行稳定性。2.通过第二长腔内设转换连接装置,第二长腔前侧的基台内设左侧与滑行腔前侧相贯连设置的贯连腔,滑行腔内的导行块,导行块内设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型杆,贯连槽内设左侧尾部与导行块后侧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滑行块,贯连腔内设左侧尾部与导行块前侧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行块,第二长腔与贯连腔之间的基台内设连接推进装置,从而实现收井绳的自动连接以及推进配合工作,提高本装置的收井绳稳定性以及实现自动控制收卷,提高工作效率。3.通过第一滑行块右侧面内设第二马达,第二马达右侧配合连接第一锥状轮,第一锥状轮右侧相对的转杆外表面固定设用以与第一锥状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状轮,第二滑行块后侧面内设斜边滑行槽,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导行块的左右滑行工作,实现根据井绳收卷的直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井绳的支撑距离,如果井绳支撑距离过长容易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垂,如果井绳支撑距离过短容易在卷绳轴的拉扯下造成井绳磨损。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自动控制调节井绳的支撑距离,能实现自动推进收井绳工作,提高收井绳效率,通过第一导绳轴与第二导绳轴的弹性压紧配合,从而使卷出来的井绳整齐,提高收井绳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利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基台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导绳轴和第二导绳轴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卡锁轴与卡锁槽完全配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长腔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利装置,包括基台4以及固定在所述基台4左侧顶部的卷绳架5,所述基台4左侧内部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第一长腔42,所述第一长腔42右侧的所述基台4内设有上下对应且左右延长设置的导行槽43,每个所述导行槽43左侧尾部与所述第一长腔42右侧之间均设有板件432,每个所述板件432内均设有贯连孔4321,每个所述贯连孔4321内均配合设有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一螺型杆431,所述第一螺型杆431左侧延长尾部伸至所述第一长腔42内且与所述第一长腔42左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型杆431右侧延长尾部伸至所述导行槽43内且与所述导行槽43右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长腔42内的每个所述第一螺型杆431上均固定设有蜗轮433,每个所述蜗轮433顶部均配合连接有蜗杆422,所述蜗杆422上固定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转杆421,所述第一长腔42左侧内壁设有贯连槽441,所述贯连槽441左侧设有向前延长设置滑行腔44,所述第一长腔42前侧的所述基台4内设有第二长腔45,所述第二长腔45内设有转换连接装置,所述第二长腔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利装置,包括基台以及固定在基台左侧顶部的卷绳架,其特征在于:基台左侧内部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第一长腔,第一长腔右侧的基台内设有上下对应且左右延长设置的导行槽,每个导行槽左侧尾部与第一长腔右侧之间均设有板件,每个板件内均设有贯连孔,每个贯连孔内均配合设有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一螺型杆,第一螺型杆左侧延长尾部伸至第一长腔内且与第一长腔左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第一螺型杆右侧延长尾部伸至导行槽内且与导行槽右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第一长腔内的每个第一螺型杆上均固定设有蜗轮,每个蜗轮顶部均配合连接有蜗杆,蜗杆上固定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转杆,第一长腔左侧内壁设有贯连槽,贯连槽左侧设有向前延长设置滑行腔,第一长腔前侧的基台内设有第二长腔,第二长腔内设有转换连接装置,第二长腔前侧的基台内设有左侧与滑行腔前侧相贯连设置的贯连腔,滑行腔内的导行块,导行块内设有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型杆,贯连槽内设有左侧尾部与导行块后侧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滑行块,贯连腔内设有左侧尾部与导行块前侧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行块,第二长腔与贯连腔之间的基台内设有连接推进装置,基台底部四周分别设置有支脚,支脚内底部设置有配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装置,包括基台以及固定在基台左侧顶部的卷绳架,其特征在于:基台左侧内部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第一长腔,第一长腔右侧的基台内设有上下对应且左右延长设置的导行槽,每个导行槽左侧尾部与第一长腔右侧之间均设有板件,每个板件内均设有贯连孔,每个贯连孔内均配合设有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一螺型杆,第一螺型杆左侧延长尾部伸至第一长腔内且与第一长腔左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第一螺型杆右侧延长尾部伸至导行槽内且与导行槽右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第一长腔内的每个第一螺型杆上均固定设有蜗轮,每个蜗轮顶部均配合连接有蜗杆,蜗杆上固定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转杆,第一长腔左侧内壁设有贯连槽,贯连槽左侧设有向前延长设置滑行腔,第一长腔前侧的基台内设有第二长腔,第二长腔内设有转换连接装置,第二长腔前侧的基台内设有左侧与滑行腔前侧相贯连设置的贯连腔,滑行腔内的导行块,导行块内设有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型杆,贯连槽内设有左侧尾部与导行块后侧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滑行块,贯连腔内设有左侧尾部与导行块前侧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行块,第二长腔与贯连腔之间的基台内设有连接推进装置,基台底部四周分别设置有支脚,支脚内底部设置有配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绳架内设有卷绳轴,所述卷绳轴前后两侧尾部均设有与所述卷绳架前后两侧回转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杆,前侧所述第一转杆贯连所述卷绳架前侧面外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一转换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前侧尾部与所述第一长腔前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转杆后侧尾部与所述第一长腔后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型杆左侧尾部与第一马达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外表面设置于所述滑行腔左侧内壁内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何海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