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设备及其底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398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注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炉座,所述炉座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浇注口,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塞杆,所述塞杆的底端与所述浇注口对位适配,且所述塞杆的直径大于所述浇注口的直径,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塞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该底注炉能够有效提高小流量浇注的作业效果,保证其浇注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底注炉的浇注设备。

Pouring equipment and bottom pouring furnace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ottom pouring furnace, comprising a furnace body, the furnace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the furnace seat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rough a casting opening, the inside of the furna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iston rod, the piston rod at the bottom of the alignment and pouring port adapter, and the piston rod diameter great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sprue, the furna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rod can drive the driving device moves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bottom pouring furna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ect of small flow casting and ensure the pouring quality.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pouring device applying the bottom injection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注设备及其底注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浇注设备配套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底注炉。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底注炉的浇注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非晶带材以及轧钢等涉及熔融态金属浇注的产业领域内,一般都是较大型的浇注设备为主流设备,但对于一些浇注量较小的生产操作则没有针对性较强的浇注设备支持。目前的浇注方式通常由两种,一种是炉体上部浇注口浇注,该方式无法精确控制浇注流量,且操作过程中极易将炉顶部的氧化物直接倒入下游设备中,无法满足高精度和高纯度加工生产需求;另一种是目前冶金行业内应用较为普遍的大包浇注,该种浇注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大量的浇注作业,但其无法满足小流量、长时间浇注作业过程中对浇注质量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小流量浇注的作业效果,保证其浇注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注炉,该底注炉能够有效提高小流量浇注的作业效果,保证其浇注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底注炉的浇注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注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炉座,所述炉座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浇注口,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塞杆,所述塞杆的底端与所述浇注口对位适配,且所述塞杆的直径大于所述浇注口的直径,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塞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炉体上设置有感应加热装置。优选地,所述浇注口的顶部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塞杆的底端适配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贯穿有导流孔。优选地,所述炉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上座砖和下座砖,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上座砖上。优选地,所述导流孔自上而下直径逐渐缩小。优选地,所述导流孔的直径小于25毫米。优选地,所述炉体的内壁上包覆有炉衬,所述炉衬为耐火材料制件。优选地,所述炉衬为熔融石英制件、氧化铝制件、铝碳质制件中的任一种。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蜗轮蜗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马达传动机构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浇注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底注炉,所述底注炉具体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注炉。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底注炉,设备运行过程中,在非浇注状态下,塞杆底部与浇注口相抵,此时可将熔融态金属通入炉体内,通入一定量的熔融态金属且底注炉位于浇注工位处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塞杆上升一段距离,以使塞杆与浇注口脱离接触,从而使炉体内的熔融态金属经由浇注口流出以便实施相应的浇注作业;浇注过程中,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塞杆上升或下降适当距离,以便调整浇注口处的物料有效通过空间,从而控制浇注口处的熔融态金属流量,进而达到控制浇注流量和浇注效果的目的;浇注作业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塞杆下降并复位,以便使塞杆底部与浇注口相抵,从而将浇注口封堵。所述底注炉的整个作业过程简便高效,将浇注口设置于设备底部能够有效优化浇注效果,同时通过调整塞杆底端与浇注口间的配合开度,能够实时控制浇注口处的物料流量,以使整个浇注操作的作业效果和作业质量相应提高。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炉体上设置有感应加热装置。浇注过程中,该感应加热装置能够实时感应并监测炉体内熔融态金属的温度,若炉体内熔融态金属的温度无法满足浇注需要,则感应加热装置会及时启动并对炉体内熔融态金属实施加热,以保证后续浇注作业的工艺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底注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底注炉,该底注炉能够有效提高小流量浇注的作业效果,保证其浇注质量;同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底注炉的浇注设备。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底注炉与冷却辊配合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底注炉,包括炉体11,炉体11的底部设置有炉座,炉座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浇注口12,炉体11的内部设置有塞杆13,塞杆13的底端与浇注口12对位适配,且塞杆13的直径大于浇注口12的直径,炉体11上设置有可驱动塞杆13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131。设备运行过程中,在非浇注状态下,塞杆13底部与浇注口12相抵,此时可将熔融态金属通入炉体11内,通入一定量的熔融态金属且底注炉位于浇注工位处后,通过驱动装置131带动塞杆13上升一段距离,以使塞杆13与浇注口12脱离接触,从而使炉体11内的熔融态金属经由浇注口12流出以便实施相应的浇注作业;浇注过程中,可以通过驱动装置131带动塞杆13上升或下降适当距离,以便调整浇注口12处的物料有效通过空间,从而控制浇注口12处的熔融态金属流量,进而达到控制浇注流量和浇注效果的目的;浇注作业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131带动塞杆13下降并复位,以便使塞杆13底部与浇注口12相抵,从而将浇注口12封堵。所述底注炉的整个作业过程简便高效,将浇注口12设置于设备底部能够有效优化浇注效果,同时通过调整塞杆13底端与浇注口12间的配合开度,能够实时控制浇注口12处的物料流量,以使整个浇注操作的作业效果和作业质量相应提高。进一步地,炉体11上设置有感应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浇注过程中,该感应加热装置能够实时感应并监测炉体11内熔融态金属的温度,若炉体11内熔融态金属的温度无法满足浇注需要,则感应加热装置会及时启动并对炉体内熔融态金属实施加热,以保证后续浇注作业的工艺质量。应当说明的是,具体到实际应用中,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以及驱动装置131还可以通过一套集成控制系统进行集成控制,以便根据实际工况调整感应加热装置工作状态和塞杆13的工作位置,从而通过协同配合使所述底注炉的浇注效果进一步提高。具体地,浇注口12的顶部内侧设置有与塞杆13的底端适配的导流件121,导流件12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贯穿有导流孔(图中未示出)。该导流件121能够与塞杆13接触配合,避免塞杆13频繁升降移动以及接触和脱离作业而对浇注口12主体结构产生损伤,同时该导流件121能够对浇注口处的熔融态金属进行适度导流,以便控制下游浇注作业时的工艺效果。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导流孔与浇注口12为同轴适配关系,该导流孔的具体位置可参考浇注口12。更具体地,炉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上座砖122和下座砖123,导流件121位于上座砖122上。实际应用中,当发生导流件121及上座砖122等单体组件局部损伤时,仅需将受损的导流件121或上座砖122单独实施更换即可,从而大大降低了所述底注炉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并有效延长了设备整体使用寿命。此外,导流孔自上而下直径逐渐缩小。该种变径结构有助于提高导流孔出料端的物料流速和集中度,避免流速过慢或物料分散给最终的浇注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导流孔进料端的孔径较大有助于物料高效汇流至导流孔处,提高设备作业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浇注工艺效果,实际应用中上述导流孔的出料端处优选为一段直径恒定的定径段,以使出料端的物料流量更加平稳可控。进一步地,导流孔的直径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浇注设备及其底注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注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炉座,所述炉座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浇注口,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塞杆,所述塞杆的底端与所述浇注口对位适配,且所述塞杆的直径大于所述浇注口的直径,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塞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注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炉座,所述炉座上沿竖直方向贯穿有浇注口,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塞杆,所述塞杆的底端与所述浇注口对位适配,且所述塞杆的直径大于所述浇注口的直径,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塞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设置有感应加热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口的顶部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塞杆的底端适配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贯穿有导流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上座砖和下座砖,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上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雨庞靖刘树海李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