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氧化物去除装置及其去除气流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228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氮氧化物去除装置及其去除气流中氮氧化物的方法,所述装置由筒体和气体放电电极组成,所述筒体由上部分直筒体和下部分倒锥体构成,所述的直筒体内部设置有气体放电电极,所述的气体放电电极与高压电源连接,筒体接地或接电源零线;所述的筒体上部设置有与气体管道连接的气体进口、所述的气体进口还与固体吸收剂的进口相接,所述的直筒体的下部设有净化后气体出口,所述的直筒体内部电极下端设置有集气罩,所述的集气罩通过管路与净化后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筒体下部分倒锥体的底端设置有反应后固体吸收剂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运行操作便利。

A nitrogen oxide remov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nitrogen oxides in an air strea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NOx removal device and removal of nitrogen oxides in the air, the device consists of a gas cylinder and a discharge electrode, wherein the cylinder body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raight cylinder cone, cylinder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gas discharge, gas discharge the electro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ground or power cylinder gas zero line; the upper part of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gas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s inlet, the import and import solid absorb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traight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purified gas export, straight the cylinder body of the bottom electrode is arranged in the gas collecting hood, gas gathering and the cover connected by a pipeline and a purified gas outlet, the lower part of the cylinder con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reaction after the solid absorbent outlet, the invention is running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氧化物去除装置及其去除气流中氮氧化物的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燃烧后的废气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从气流中去除氮氧化物的装置及处理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属于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
(二)
技术介绍
人类活动产生的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NO和NO2,其中由燃料燃烧产生的占90%以上,其次是硝酸生产、化工制药、金属表面和半导体处理等工业过程。NOx对人有致毒作用,大量的氮氧化物排放还是引起大气光化学雾和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酸雨中氮氧化物的贡献在不断增加,一些地方的酸雨污染性质已开始由硫酸型向硝酸根离子不断增加的复合型转化(国家环保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近年来,国家新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对氮氧化物特别是火电等燃烧过程排放的氮氧化物作出了更加严格的控制和减排规定。一般地,火力发电厂等以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约为几百到几千mg/m3,其中90%以上是一氧化氮。目前选择性催化转化法(SCR)是治理烟气NOx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催化剂对运行条件要求严格,需要氨作为还原剂,气流中含有硫化物、氯化物和粉尘等对催化剂的寿命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以煤为燃料的火电厂的运行费用很高;湿法是采用各种液体对NOx进行吸收,是低温排放源处理的主要方法,主要有氧化吸收法和还原吸收法两种,其中氧化法是采用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等作为氧化吸收剂进行吸收处理;还原法是采用亚硫酸钠、硫化钠和尿素等作为还原剂进行吸收处理。但对含一氧化氮较多的氮氧化物,由于一氧化氮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吸收效率较低,且药剂较贵,运行使用费用高。因此,研究开发提高新型烟气氮氧化物的净化技术,是该技术工业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脉冲电晕放电或无声放电(又称介质阻挡放电)等气体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废气治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晕放电产生大量高能电子、原子和自由基。这些高能电子、原子和自由基与有害分子反应并使其氧化或离解,最终转化为无害物。(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气流中去除氮氧化物的反应装置及处理工艺,使气流中含有的氮氧化物被气体放电氧化,然后被加入的固体吸收剂吸收,气固分离后,达到气体净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氮氧化物去除装置,所述装置由筒体和气体放电电极组成,所述筒体的上部分为直筒体,下部分为倒锥体,所述筒体的上部分直筒体内部设置有气体放电电极,所述气体放电电极与高压电源连接,筒体接地或接电源零线;所述的直筒体上部设置有与气体管道连接的气体进口、所述的气体进口与固体吸收剂的进口相接,所述筒体的上部分直筒体的下部设有净化后气体出口,所述直筒体内部放电电极下端以下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通过管路与净化后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筒体倒锥体的底端设置有反应后固体吸收剂出口。进一步,所述集气罩开口朝下,集气罩顶部距离放电电极下端一般50mm及以上,罩口大小设计时一般应使罩口气体流速小于2.0m/s,以便气流不影响筒体内反应后气体和固体吸收剂分离。进一步,所述的筒体直径150mm,筒体高1300mm,其中上部分直筒体高800mm,倒锥体高500mm。进一步,所述气体放电电极包含单根或多根电极,所述多根电极为直线型电极线或环型电极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氮氧化物去除装置去除气流中氮氧化物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气体放电电极与高压电源连通,再将含氮氧化物的气体从气体进口输入,并将固体吸收剂通过计量进量器加入固体吸收剂的进口,气体在筒体内停留时间为3-30s,从净化后气体出口收集处理后的气体,从固体吸收剂排出口收集固体吸收剂;所述固体吸收剂与被吸收的氮氧化物的化学计量比(摩尔比)为10-30:1。进一步,所述固体吸收剂为钙、钡、镁或锌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优选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进一步,所述固体吸收剂粒径为20μm-1000μm,优选20-400μm。进一步,所述含氮氧化物的气体中一氧化氮浓度50-800mg/m3(优选65-550mg/m3),氧气浓度6-12%(体积,下同),水分浓度8-10%(体积,下同),其余为氮气,优选为一氧化氮浓度550mg/m3,氧气浓度8%(体积,下同),水分浓度10%(体积,下同),其余为氮气。所述含氮氧化物气体的流量为1~20m3/h。进一步,向所述含氮氧化物的气体中添加浓度0.1%-10%氩气(体积,下同)。所述的高压电源的供电方式包括脉冲供电和交流供电,其中脉冲供电的电压为±2kV~±200kV(优选40kV),脉冲重复频率为2Hz-2kHz(优选50-500Hz),交流供电的电压为2kV-200kV(优选40kV),频率为10Hz-10kHz(优选50-500Hz)。进一步,所述含氮氧化物的气体温度为10~16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氮氧化物去除装置的筒体结构的上部分为直筒体,下部分为倒锥体,所述筒体一般为圆筒形,也可以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效果大体相当,所述直筒体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气相和气固相反应,倒锥体部分主要功能为收尘和除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放电电极通常为圆型或芒刺型,放电电极的供电方式包括脉冲和交流,其中脉冲供电的电压一般为±2kV~±200kV,正电压和负电压效果一样,脉冲重复频率为一般2Hz-2kHz,交流供电的电压一般为2kV~200kV,频率为一般10Hz~0kHz。不同供电形式的处理效果大体相当,且与输入的能量成正比,单位处理气量能耗约2-200W·h/m3,具体与去除率和气体性质等操作参数有关。接地极或零线一般为筒体,脉冲供电时筒体接地,交流供电时筒体接零线。电极材料一般为不锈钢、钛、钨或合金等导电材料,筒体材料一般为不锈钢,放电电极与接地电极(或零线)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300mm。反应器内可布置单根或多根电极,具体依据筒体大小设定,一般筒体直径小于100mm时,可采用单根放电电极线沿轴心垂直设置,筒体直径大于100mm时,可采用多根直线型电极线或环型电极线,在筒体内垂直或水平放置或各种组合,效果相当,两相邻放电电极线的距离可依据筒体结构大小等操作参数设计,无特殊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从气流中去除氮氧化物的处理工艺如下:先把固体吸收剂颗粒加入含有氮氧化物气体的气流中,固体吸收剂颗粒加的形式,可采用固体吸收剂颗粒计量进量器加入,也可采用气流输送等形式,然后把所述的气流导入所述装置筒体的上部,在所述的气体放电电极上连通高压电源后产生电晕放电,使气流中含有的一氧化氮气体在装置内被氧化为二氧化氮,然后被气流中的固体吸收剂颗粒吸收,反应后的固体吸收剂颗粒在重力、气流夹带和静电力等作用下同时向筒壁和往下移动,最后通过设置在筒体下部分锥形体底部的固体吸收剂出口排出,净化后的气流通过设置在筒体上部分直筒体下部的净化后气体出口排出。所述的净化后气体出口由集气罩和连接管组成,集气罩开口朝下,集气罩顶部应在放电电极下端以下,一般距离为50mm以上,罩口大小设计时一般应使罩口流速小于2.0m/s,以便气流不影响筒体内反应后气体和固体吸收剂颗粒得分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体吸收剂为钙或钡或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氧化锌的一种或二种及以上混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氮氧化物去除装置及其去除气流中氮氧化物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氧化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筒体和气体放电电极组成,所述筒体由上部分直筒体和下部分倒锥体构成,所述的直筒体内部设置有气体放电电极,所述的气体放电电极与高压电源连接,筒体接地或接电源零线;所述的直筒体上部设置有与气体管道连接的气体进口、所述的气体进口还与固体吸收剂的进口相接,所述的直筒体的下部设有净化后气体出口,所述的直筒体内部气体放电电极下端设置有集气罩,所述的集气罩通过管路与净化后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筒体下部分倒锥体的底端设置有反应后固体吸收剂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18 CN 20161015669281.一种氮氧化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筒体和气体放电电极组成,所述筒体由上部分直筒体和下部分倒锥体构成,所述的直筒体内部设置有气体放电电极,所述的气体放电电极与高压电源连接,筒体接地或接电源零线;所述的直筒体上部设置有与气体管道连接的气体进口、所述的气体进口还与固体吸收剂的进口相接,所述的直筒体的下部设有净化后气体出口,所述的直筒体内部气体放电电极下端设置有集气罩,所述的集气罩通过管路与净化后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筒体下部分倒锥体的底端设置有反应后固体吸收剂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氮氧化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开口朝下,罩口流速小于2.0m/s。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氮氧化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直径150mm,直筒体高800mm,倒锥体高5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氮氧化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放电电极包含单根或多根电极,所述多根电极为直线型电极线或环型电极线。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维陈金媛张宏华陈建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