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2259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包括罐体和置于罐体内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级分离部分,第一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内腔的上部空间,第二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内壁周面,第一级分离部分和第二级分离部分之间通过水管连接,第三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底部;第一级分离部分包括螺旋管、喷嘴和折流板,第二级分离部分包括环形腔体、入口挡板、气液分离板和出口挡板,第三级分离部分包括分液板和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导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机构紧凑,分离效率高,能有效解决实验和工程中流体除气问题。

Gas liquid multistage separation device for pumping gas flow experi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s-liquid multistage separation device with pump flow and gas bearing experiment. Including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and third tank and separation part arranged in the tank, the first stage separation spac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tank body in the second stage separation par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ank surface, the first stage separation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separated through a water pipe connection, third stage separation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the first stage separation part spiral pipe, nozzle and baffle, second stage separation part comprises an annular cavity, entrance baffle, gas-liquid separation plate and outlet baffle, third stage separation part includes upper and lower liquid plate and small cone shaped diversion pip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mechanism and high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fluid degassing in experiment and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实验领域和化工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除了能满足水中不溶于水的气体的分离外,也可以满足其他流体中不溶于流体的气体的分离。
技术介绍
在企业或者实验室里,泵实验台用的实验介质一般都是水,而且是循环利用。由储水罐吸入泵,然后在由泵的出口排入储水罐中。来流含气的实验加气装置一般位于泵和储水罐之间的入口管道。然而要保证泵入口处的气相含量百分比完全由加气装置控制,那么就需要保证储水罐里的水没有因为入口处的加气而含多余的气体。所以在加过气的水流入储水罐之前我们要对它除气。除气装置位于泵和储水罐之间。随着气液两相流研究热度的提高,对气液分离装置的需求也逐步上升。而在分离流体占主要的气液混合流体方面,常用的分离器比较单一。常现有的气液分离装置大多利用只重力分离,先让流体的速度降下来再进行分离,分离效率不是很理想,而且体积庞大,不利于占地面积小的实验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三级分离装置组成。利用了多种分离原理,使得流体不仅在速度降下来的时候进行气液分离,而且还利用流体的速度和压力进行气液分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一、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包括罐体和置于罐体内的第一级分离部分、第二级分离部分和第三级分离部分,第一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内腔的上部空间,第二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内壁周面,第一级分离部分和第二级分离部分之间通过水管连接,第三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底部,罐体的罐盖开有顶部出气口,顶部出气口处安装丝网过滤器;气液两相依次流经第一级分离部分、第二级分离部分和第三级分离部分完成气液分离。所述的第一级分离部分主要由螺旋管、喷嘴和折流板组成,螺旋管为沿平面螺纹布置的管道结构,螺旋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并在每个喷嘴端口处附近设置有折流板。对于每个喷嘴,喷嘴连接到螺旋管上部靠近中心侧的外壁,喷嘴沿自身所在的螺旋管圆形截面的径向向外延伸布置,使得喷嘴与螺旋管平面螺纹所在平面成45度,喷嘴与自身所在的螺旋管的切向方向成45度;折流板呈倒L形,倒L形内侧朝向喷嘴。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级分离部分结合了离心力分离、折流分离和丝网过滤,利用流体的速度和压力进行气液分离。其中通过螺旋管进行离心力分离,喷管的开口方向特殊设置,有利于气泡从喷管里面排出。所述的螺旋管靠近中心侧的端口作为出口,出口经连接管与第二级分离部分的入口连接相通;所述的螺旋管远离中心侧的端口作为入口,入口经水管与外部泵水源连接。所述的第二级分离部分主要由环形腔体、入口挡板、气液分离板、出口挡板和溢流口组成,罐体内壁柱周面一圈;环形腔体一侧的内外壁之间设有两块竖直平行安装的入口挡板,两块入口挡板和环形腔体的内外壁共同围成仅上端开口的入口腔空间,入口腔空间底部的环形腔体内壁开有水箱入口;环形腔体另一侧的内外壁之间设有一块出口挡板,出口挡板上方的环形腔体内壁开设溢流口;出口挡板分别与两块入口挡板之间的环形腔体内部空间形成两个对称布置的弧形腔体,每个弧形腔体的内外壁之间设有气液分离板,气液分离板从入口挡板到出口挡板方向延伸并向下倾斜布置。所述的环形腔体内壁顶端高于入口挡板顶端,入口挡板顶端高于出口挡板顶端,出口挡板顶端高于溢流口。所述的气液分离板顶端介于入口挡板顶端和出口挡板顶端之间,气液分离板底端低于介于出口挡板顶端。所述的第三级分离部分主要由分液板和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导流管组成,罐体底面中心开有罐出口锥形导流管下端固定连接罐体并与液体出口相通,分液板水平地安装在锥形导流管上端上方。二、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在气液两相流体的多级分离中的应用,流体中气体不溶于液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流体在速度降下来的时候进行气液分离,而且还利用流体的速度和压力进行气液分离。本专利技术的螺旋管增加了流体在在第一级分离部分的时间,使分离更加充分。本专利技术公布的气液分离装置是针对液体占主要(90%左右),目前对于液体占主要组分的气液分离装置还较少,本专利技术补充了此类分离装置的空缺。本专利技术为气液两相研究提供了便利。只需要在传统的试验台上加一个加气装置和本专利技术装置,就使得传统的试验台能够做两相流的研究。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分离效率高,能有效解决实验和工程中流体除气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气液分离装置的侧半剖视图;图2是气液分离装置的俯视剖视图一;图3是气液分离装置的俯视剖视图二;图4是环形水箱及罐体的部分沿周向展开视图;图5是喷管开口方向示意图之一。图6是喷管开口方向示意图之二。图中:顶部出气口1、丝网过滤器2、罐盖3、螺旋管4、喷嘴5、环形水箱6、入口挡板7、气液分离板8、分液板9、锥形导流板10、折流板11、溢流口12、出口挡板13、罐体14、水箱入口15、连接管16、水管17、罐出口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包括罐体14和置于罐体14内的第一级分离部分、第二级分离部分和第三级分离部分,第一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14内腔的上部空间,第二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14内壁周面,第一级分离部分和第二级分离部分之间通过水管16连接,第三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14底部,罐体14的罐盖3开有顶部出气口1,顶部出气口1处安装丝网过滤器2。如图2所示,第一级分离部分主要由螺旋管4、喷嘴5和折流板11组成,螺旋管4为沿平面螺纹布置的管道结构,螺旋管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5,并在每个喷嘴5端口处附近设置有折流板11。如图5~图6所示,对于每个喷嘴5,喷嘴5连接到螺旋管4上部靠近中心侧的外壁,喷嘴5沿自身所在的螺旋管4圆形截面的径向向外延伸布置,使得喷嘴5与螺旋管4平面螺纹所在平面成45度,喷嘴5与自身所在的螺旋管4的切向方向成45度;折流板11呈倒L形,倒L形内侧朝向喷嘴5。螺旋管4靠近中心侧的端口作为出口,出口经连接管16与第二级分离部分的入口连接相通;所述的螺旋管4远离中心侧的端口作为入口,入口经水管17与外部泵水源连接。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级分离部分主要由环形腔体6、入口挡板7、气液分离板8、出口挡板13和溢流口12组成,罐体14内壁柱周面一圈通过板件围成设有环形腔体6,并以罐体14的外壁作为环形腔体6的外壁;环形腔体6一侧的内外壁之间设有两块竖直平行安装的入口挡板7,两块入口挡板7和环形腔体6的内外壁共同围成仅上端开口的入口腔空间,入口腔空间底部的环形腔体6内壁开有水箱入口15,水箱入口15经连接管16与螺旋管4的出口连接相通;环形腔体6另一侧的内外壁之间设有一块出口挡板13,出口挡板13和两块入口挡板7相对称布置,出口挡板13上方的环形腔体6内壁开设溢流口12;入口挡板7和出口挡板13防止箱内流体形成环形流动,出口挡板13分别与两块入口挡板7之间的环形腔体6内部空间形成两个对称布置的弧形腔体,每个弧形腔体的内外壁之间设有气液分离板8,气液分离板8从入口挡板7到出口挡板13方向延伸并向下倾斜布置。环形腔体6内壁顶端高于入口挡板7顶端,入口挡板7顶端高于出口挡板13顶端,出口挡板13顶端高于溢流口12。入口挡板7的水平高度比出口挡板13高,能使得流体总是由入口往溢流口12流,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4)和置于罐体(14)内的第一级分离部分、第二级分离部分和第三级分离部分,第一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14)内腔的上部空间,第二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14)内壁周面,第一级分离部分和第二级分离部分之间通过水管(16)连接,第三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14)底部,罐体(14)的罐盖(3)开有顶部出气口(1),顶部出气口(1)处安装丝网过滤器(2);气液两相依次流经第一级分离部分、第二级分离部分和第三级分离部分完成气液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4)和置于罐体(14)内的第一级分离部分、第二级分离部分和第三级分离部分,第一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14)内腔的上部空间,第二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14)内壁周面,第一级分离部分和第二级分离部分之间通过水管(16)连接,第三级分离部分置于罐体(14)底部,罐体(14)的罐盖(3)开有顶部出气口(1),顶部出气口(1)处安装丝网过滤器(2);气液两相依次流经第一级分离部分、第二级分离部分和第三级分离部分完成气液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分离部分主要由螺旋管(4)、喷嘴(5)和折流板(11)组成,螺旋管(4)为沿平面螺纹布置的管道结构,螺旋管(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5),并在每个喷嘴(5)端口处附近设置有折流板(11);对于每个喷嘴(5),喷嘴(5)连接到螺旋管(4)上部靠近中心侧的外壁,喷嘴(5)沿自身所在的螺旋管(4)圆形截面的径向向外延伸布置,使得喷嘴(5)与螺旋管(4)平面螺纹所在平面成45度,喷嘴(5)与自身所在的螺旋管(4)的切向方向成45度;折流板(11)呈倒L形,倒L形内侧朝向喷嘴(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管(4)靠近中心侧的端口作为出口,出口经连接管(16)与第二级分离部分的入口连接相通;所述的螺旋管(4)远离中心侧的端口作为入口,入口经水管(17)与外部泵水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级分离部分主要由环形腔体(6)、入口挡板(7)、气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祖超蔡明哲崔宝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