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及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212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动物模型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及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所述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包括平面板、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躯干的容器、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肘关节的可移动的容器附属器及对所述动物肘关节进行施力的施力装置,所述容器固定在所述平面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改良以往的动物实验造模方式,通过将实验动物躯干置于容器中、前肢置于容器附属器中,利用施力装置对实验动物的肘关节施加力作用。通过所述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可以很好地控制影响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研究。

Brachial plexus root injury closed animal model device and brachial plexus root injury dete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imal model preparation, and provides a closed animal model device for brachial plexus root injury an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brachial plexus root damage. The brachial plexus injury animal model closure device comprises a flat plate, used for placing the animal trunk container, container for movable appendages for placing the animal elbow and a force applying device applying force to the animal elbow, the container is fixed on the plane plate. Brachial plexus injury animal model closure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modified animal experiment before modeling,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body placed in a container, placed in a container in the forelimb force device with appendages, the elbow of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applied force. Through the brachial plexus root injury closed animal model device, the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 nerve regeneration and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can be well controll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studied separat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及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模型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及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臂丛根性损伤动物模型均为开放制作,即分别通过背侧和腹侧入路暴露臂丛神经根,然后用显微器械将其逐一向外拔出,所撕脱的神经根连同神经干一起剪除。然而,两种方法均采用了手术切开的方式,损伤较大,从而会影响对实验动物进行准确的功能学及神经形态学评价;其次,模型制作过程中牵拉神经根力量的大小和作用时间难以定量,很难达到标准化。除此之外,开放手术造模不能模拟人类臂丛根性损伤的受伤机制,一种快速、高能量暴力导致的颈-肩分离。Narakas在一项超过1000例臂丛损伤患者的调查中发现70%的创伤性臂丛损伤是由机动车车祸引起的,除此之外还有牵拉伤及压砸伤。总体来说,人类臂丛根性损伤的受伤机制主要是头部固定撞击肩部,或肩部固定撞击头部而造成头颈之间的颈部筋膜、斜方肌、臂丛神经椎间孔韧带结构的分离,最后脑脊膜的抗张强度也被超越,则臂丛根丝失去保护,从而导致椎间孔神经根损伤。为了模拟人类臂丛根性损伤的受伤机制,Spinner等设计了一种模型制作装置,通过对实验大鼠前肢被动牵拉的方法制作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研究发现撕脱神经根的数量与牵拉力的大小显著相关,而与实验动物的体重无明显相关。然而,在此方法中只有一个方向的牵拉力可以传递至实验大鼠的前肢,即肩关节外展90°,这也导致了该模型制作装置不能模拟临床特定的神经根损伤类型。另外,证明一个动物模型是否符合实验研究的要求,全面而详细的功能及组织学评估是必要的,而该研究并没有对此模型进行有效的评估,故很难将其作为动物模型应用于臂丛根性损伤的实验研究。因此,建立可靠、准确的模拟人类臂丛根性损伤受伤机制的动物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臂丛根性损伤修复及重建的实验研究极为必要,而现有技术中尚无此种技术的公开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及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旨在建立模拟臂丛根性损伤受伤机制、符合临床神经根损伤病理特点的动物模型。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包括固定座、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躯干的容器、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肘关节的可移动的容器附属器及对所述动物肘关节施加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作用力的施力装置;所述容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容器上具有孔洞,所述容器附属器具有供所述动物肘关节伸入的入口。具体地,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滑轮及绳索,所述滑轮能上、下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平面板上,并且位于所述容器的侧边位置;所述绳索的绕置于所述滑轮上,其一端伸入所述容器附属器并与所述动物的肘关节连接,另一端与某一重量的所述配重块连接。具体地,所述施力装置还包括导杆以及螺丝,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上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导杆的上端与所述绳索连接,其下端通过所述螺丝与某一重量的所述配重块连接。具体地,所述固定座为一竖向放置的平面板。具体地,所述配重块为砝码。具体地,容器附属器为一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套筒。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进行检测,所述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实验动物置于容器中,并将其前肢从所述孔道内伸出,将所述实验动物的肘关节置于容器附属器中,并通过钢丝及滑轮与导杆连接;固定所述实验动物前肢的外展角度,利用滑轮及砝码对实验动物的前肢进行牵拉;对损伤后的实验动物立即进行臂丛的解剖观察、功能学评估、脊髓取材及组织学评估;更换新的实验动物,仅改变所述外展角度,对实验动物进行相同操作。具体地,所述解剖观察包括:采用前、后入路分别对臂丛的椎管内外结构进行探查,并记录臂丛神经根的损伤特点及其对应牵拉力的大小及方向。具体地,所述功能学评估包括:利用GroomingTest检查实验动物的前肢肩关节外展及肘关节屈曲功能和利用GraspingTest用于评估实验动物正中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功能,均从实验后l周开始每周观察一次持续到12周;利用Footprinttest检查实验动物行走时步态的异常,损伤后3周进行观察。具体地,所述脊髓取材及组织学评估包括:在不同时间点灌注实验动物取脊髓,进行Nissl染色,染色后在200倍显微镜下计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记录存活运动神经元百分比;所述存活运动神经元百分比为损伤侧阳性的运动神经元与正常侧阳性运动神经元数目的比值。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改良以往的动物实验造模方式,通过将实验动物躯干置于容器中、前肢置于容器附属器中,利用施力装置对实验动物的肘关节施加力作用。通过所述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可以很好地控制影响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研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的模拟臂丛根性撕脱的闭合动物实验造模装置,前期结果表明可有效制作的神经根性撕脱模型,为临床上臂丛根性撕脱的研究提供新的动物模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实验大鼠牵拉伤后臂丛神经根损伤的解剖图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实验大鼠的GroomingTest(美容测试)评估结果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实验大鼠的GraspingTest评估结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实验大鼠的FootprintTest(足迹测试)评估结果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实验大鼠的脊髓组织学评估结果示意图,其中图6a是实验组牵拉伤后1天、7天和28天脊髓(C5、6)横切面的Nissl染色示意图;图6b是不同时间点存活运动神经元百分比柱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100,包括固定座1、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躯干的容器2、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肘关节的可移动的容器附属器3及对所述动物肘关节施加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作用力的施力装置5;容器2固定在固定座1上,容器2上具有孔洞4,容器附属器3具有供所述动物肘关节伸入的入口(图中未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100,改良以往的动物实验造模方式,通过将实验动物躯干置于容器2中、前肢置于容器附属器3中,利用施力装置5对实验动物的肘关节施加力作用。通过所述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可以很好地控制影响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研究。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新的模拟臂丛根性撕脱的闭合动物实验造模装置,前期结果表明可有效制作的神经根性撕脱模型,为临床上臂丛根性撕脱的研究提供新的动物模型。具体地,施力装置5包括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8、滑轮6及绳索7,滑轮6能上、下活动地安装在固定座1上,并且位于容器2的侧边位置;绳索7的绕置于滑轮6上,其一端伸入容器附属器3并与所述动物的肘关节连接,另一端与某一重量的配重块8连接。具体地,施力装置5还包括导杆9以及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及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躯干的容器、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肘关节的可移动的容器附属器及对所述动物肘关节施加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作用力的施力装置;所述容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容器上具有孔洞,所述容器附属器具有供所述动物肘关节伸入的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躯干的容器、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肘关节的可移动的容器附属器及对所述动物肘关节施加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作用力的施力装置;所述容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容器上具有孔洞,所述容器附属器具有供所述动物肘关节伸入的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滑轮及绳索,所述滑轮能上、下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并且位于所述容器的侧边位置;所述绳索的绕置于所述滑轮上,其一端伸入所述容器附属器并与所述动物的肘关节连接,另一端与某一重量的所述配重块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还包括导杆以及螺丝,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上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导杆的上端与所述绳索连接,其下端通过所述螺丝与某一重量的所述配重块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为一竖向放置的平面板。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为砝码。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附属器为一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套筒。7.一种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涛顾立强方锦涛秦本刚杨羿李亮陈刚何雯婷涂哲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