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蒜香酱,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椒1~30份、大蒜1~10份,豆鼓0.1~5份,姜蓉0.1~5份,食用盐0.1~3份,白酒0.1~3份,植物油1~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蒜香酱具有口感好、食用安全、保质期长的优点,而且该酱料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也起到高效的防腐和保鲜作用,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放心的食品,而且该加工方法具有高效、环保、操作简便的特点,也有效延长了酱料的保质期,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Garlic sauce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arlic sauce, which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in weight portion: 1 to 30 portions of pepper and garlic from 1 to 10, 0.1 to 5 portions of black beans, ginger paste with 0.1 ~ 5, 0.1 ~ 3 samples of edible salt and liquor from 0.1 to 3, vegetable oil 1 ~ 30, a a garlic sau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taste, food safety, long shelf life, and do not add any additives in the sauce, also have antiseptic and preservative effects efficiently, provides safe and secure food for people, and the processing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Can prolong the shelf life of sauces,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蒜香酱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辣椒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蒜香酱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蒜香酱是中国传统的调味佳品,作为一种风味独特的调味酱料深受是人们喜爱,蒜香酱具有口味适中,而且开胃的特点,同时富含维生素、辣椒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着广泛的市场基础和极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受到了生产和加工企业的重视,然而现有技术所生产的蒜香酱往往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保质期较短、生产过程中添加有防腐剂等危害人们健康的元素,因此不符合人们的需求,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口感好、食用安全、保质期长的蒜香酱及其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蒜香酱,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椒1~30份大蒜1~10份豆鼓0.1~5份姜蓉0.1~5份食用盐0.1~3份白酒0.1~3份植物油1~30份。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椒15份大蒜5份豆鼓2.5份姜蓉2.5份食用盐1份白酒1份植物油15份。进一步地,所述姜蓉由生姜研碎后发酵而成,发酵时间为1~15天。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火麻油、菜籽油、大豆油、棉籽油、香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油菜籽油、玉米油或橄榄油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5、一种蒜香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原料的重量份之比称取原料;(2)将辣椒和大蒜清洗干净,并进行切碎和脱水处理;(3)在经过切碎和脱水处理过的辣椒和大蒜中加入食用盐和白酒,搅拌均匀,形成辣椒大蒜混合酱料;(4)将豆鼓和姜蓉进行爆炒处理,爆炒后加入到辣椒大蒜混合酱料中,搅拌均匀形成初始酱料;(5)将植物油煮至90~200℃后盛起,再进行冷却处理;(6)将初始酱料加入到冷却后的植物油中,再次进行搅拌至均匀,得到所需酱料;(7)将步骤(6)中得到的酱料装入抽真空的玻璃瓶中,进行保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蒜香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爆炒时间为0.5~30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蒜香酱,具有口感好、食用安全、保质期长的优点,而且该酱料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也起到高效的防腐和保鲜作用,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放心的食品,而且该加工方法具有高效、环保、操作简便的特点,有效延长了酱料的保质期,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例的给出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因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许多改变。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蒜香酱,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椒1000g大蒜500g豆鼓300g姜蓉300g食用盐80g白酒100g植物油2000g。本实施例中,所述姜蓉由生姜研碎后发酵而成,发酵时间为10天。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蒜香酱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原料的重量份之比称取原料;(2)将辣椒和大蒜清洗干净,并进行切碎和脱水处理;(3)在经过切碎和脱水处理过的辣椒和大蒜中加入食用盐和白酒,搅拌均匀,形成辣椒大蒜混合酱料;(4)将豆鼓和姜蓉进行爆炒处理,爆炒后加入到辣椒大蒜混合酱料中,搅拌均匀形成初始酱料,爆炒时间为5min;(5)将植物油煮至100℃后盛起,再进行冷却处理;(6)将初始酱料加入到冷却后的植物油中,再次进行搅拌至均匀,得到所需酱料;(7)将步骤(6)中得到的酱料装入抽真空的玻璃瓶中,进行保存。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蒜香酱,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椒1500g大蒜500g豆鼓250g姜蓉250g食用盐100g白酒100g植物油1500g。本实施例中,所述姜蓉由生姜研碎后发酵而成,发酵时间为7天。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火麻油、菜籽油、大豆油、棉籽油、香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油菜籽油、玉米油或橄榄油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蒜香酱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原料的重量份之比称取原料;(2)将辣椒和大蒜清洗干净,并进行切碎和脱水处理;(3)在经过切碎和脱水处理过的辣椒和大蒜中加入食用盐和白酒,搅拌均匀,形成辣椒大蒜混合酱料;(4)将豆鼓和姜蓉进行爆炒处理,爆炒后加入到辣椒大蒜混合酱料中,搅拌均匀形成初始酱料,爆炒时间为2min;(5)将植物油煮至100℃后盛起,再进行冷却处理;(6)将初始酱料加入到冷却后的植物油中,再次进行搅拌至均匀,得到所需酱料;(7)将步骤(6)中得到的酱料装入抽真空的玻璃瓶中,进行保存。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蒜香酱,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椒1500g大蒜1000g豆鼓150g姜蓉150g食用盐100g白酒100g植物油1000g。本实施例中,所述姜蓉由生姜研碎后发酵而成,发酵时间为7天。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火麻油、菜籽油、大豆油、棉籽油、香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油菜籽油、玉米油或橄榄油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蒜香酱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原料的重量份之比称取原料;(2)将辣椒和大蒜清洗干净,并进行切碎和脱水处理;(3)在经过切碎和脱水处理过的辣椒和大蒜中加入食用盐和白酒,搅拌均匀,形成辣椒大蒜混合酱料;(4)将豆鼓和姜蓉进行爆炒处理,爆炒后加入到辣椒大蒜混合酱料中,搅拌均匀形成初始酱料,爆炒时间为5min;(5)将植物油煮至100℃后盛起,再进行冷却处理;(6)将初始酱料加入到冷却后的植物油中,再次进行搅拌至均匀,得到所需酱料;(7)将步骤(6)中得到的酱料装入抽真空的玻璃瓶中,进行保存。经过对实施例1至实施例3所提供的蒜香酱及其加工方法比较发现,实施例2最受人们的喜爱,具有极佳的口味和较长的保质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蒜香酱,具有口感好、食用安全、保质期长的优点,而且该酱料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也起到高效的防腐和保鲜作用,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放心的食品,而且该加工方法具有高效、环保、操作简便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蒜香酱,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椒1~30份大蒜1~10份豆鼓0.1~5份姜蓉0.1~5份食用盐0.1~3份白酒0.1~3份植物油1~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蒜香酱,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椒1~30份大蒜1~10份豆鼓0.1~5份姜蓉0.1~5份食用盐0.1~3份白酒0.1~3份植物油1~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蒜香酱,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椒15份大蒜5份豆鼓2.5份姜蓉2.5份食用盐1份白酒1份植物油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蒜香酱,其特征在于:所述姜蓉由生姜研碎后发酵而成,发酵时间为1~15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蒜香酱,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火麻油、菜籽油、大豆油、棉籽油、香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油菜籽油、玉米油或橄榄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英,陈健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少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