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包括LED支架,所述LED支架上中心位置设置有一第一LED芯片安装槽,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中设置有多个LED红光芯片,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中填充有透明硅胶,且所述透明硅胶覆盖所述LED红光芯片,所述LED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芯片安装槽,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中设置有多个LED蓝光芯片,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中填充有荧胶,且所述荧胶覆盖所述LED蓝光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的健康的全光谱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
技术介绍
从人类发展至今,照明光源经历了火光、油灯、白炽灯、荧光灯,直到目前的(LED)半导体照明。但这些照明光源,在照明的光谱方面均存在缺陷,这种存在缺陷的照明光不能满足人类健康照明的需求;我们都知道,最好的照明光是自然光,因此,追求自然光照明一直是照明行业的愿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的健康的全光谱光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包括LED支架,所述LED支架上中心位置设置有一第一LED芯片安装槽,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中设置有多个LED红光芯片,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中填充有透明硅胶,且所述透明硅胶覆盖所述LED红光芯片,所述LED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LED芯片安装槽,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中设置有多个LED蓝光芯片,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中填充有荧胶,且所述荧胶覆盖所述LED蓝光芯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LED芯片定位槽,多个所述LED红光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LED芯片定位槽底部中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ED芯片定位槽为梯形槽,所述LED红光芯片通过金线与设置在所述第一LED芯片定位槽外部两侧的第一电极焊点和第二电极焊点相连。进一步的,多个所述LED红光芯片为两个LED红光芯片,且相互并联后通过金线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LED芯片定位槽外部两侧的第一电极焊点和第二电极焊点相连,所述第一电极焊点与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焊点与第二电极电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LED红光芯片的波长均为620n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LED芯片定位槽,多个所述LED蓝光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二LED芯片定位槽底部中心。进一步的,所述第二LED芯片定位槽为梯形槽,所述LED蓝光芯片通过金线与设置在所述第二LED芯片定位槽外部两侧的第三电极焊点和第四电极焊点相连。进一步的,多个所述LED蓝光芯片为四个,且波长为455~475nm,且两两并联再串联后通过金线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二LED芯片定位槽外部两侧的第三电极焊点和第四电极焊点相连,所述第三电极焊点与第三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极焊点与第四电极电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的两侧。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可解决目前窄光谱照明的缺陷,尤其是保护人的视觉,且LED全光谱照明的优点在于:(1)可降低视觉疲劳;(2)可提高眼睛变色能力,降低色弱风险;(3)蓝光的光谱相对比例较低,可降低对视网膜黄斑区的伤害;(4)可减少视网膜微循环短期障碍,血供障碍造成的眼睛干湿疲劳。这种接近自然光中可见光谱的照明,是最理想的健康照明之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的全光谱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的全光谱光源的实测光谱曲线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健康的全光谱光源的实测光谱曲线图与自然光(可见光部分光谱)光谱图的对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包括LED支架100,LED支架100上中心位置设置有一第一LED芯片安装槽108,第一LED芯片安装槽108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第一LED芯片安装槽108中设置有多个LED红光芯片113,第一LED芯片安装槽108中填充有透明硅胶102,且透明硅胶102覆盖LED红光芯片113,LED支架100上位于第一LED芯片安装槽10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LED芯片安装槽107,第二LED芯片安装槽10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电极103和第四电极104,同时,第一电极105和第三电极103的正负极为同向,即均为正极或均为负极,第二电极106和第四电极104的正负极为同向,即均为负极或均正极,且第二LED芯片安装槽107中设置有多个LED蓝光芯片114,第二LED芯片安装槽107中填充有荧胶101,且荧胶101覆盖LED蓝光芯片114,上述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其中:LED蓝光芯片114的光源和LED红光芯片113的光源的配置比例为:LED蓝光芯片114的总光通量与LED红光芯片113的总辐射光通量之比为2~6:1,或当其单颗LED蓝光芯片114和单颗LED红光芯片113的功率相同时,LED蓝光114的数量和LED红光芯片113的数量比例为3~10:1。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LED芯片安装槽108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LED芯片定位槽112,多个LED红光芯片113设置在第一LED芯片定位槽112底部中心,上述透明硅胶102填满第一LED芯片定位槽112中。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LED芯片定位槽112为梯形槽,LED红光芯片113通过金线110与设置在第一LED芯片定位槽112外部两侧的第一电极焊点116和第二电极焊点117相连;LED红光芯片113采用正装工艺进行封装。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多个LED红光芯片113为两个LED红光芯片113,且相互并联后再分别与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相连。多个LED红光芯片113为两个LED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LED支架,所述LED支架上中心位置设置有一第一LED芯片安装槽,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中设置有多个LED红光芯片,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中填充有透明硅胶,且所述透明硅胶覆盖所述LED红光芯片,所述LED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LED芯片安装槽,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中设置有多个LED蓝光芯片,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中填充有荧胶,且所述荧胶覆盖所述LED蓝光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LED支架,所述LED支架上中心位置设置有一第一LED芯片安装槽,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中设置有多个LED红光芯片,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中填充有透明硅胶,且所述透明硅胶覆盖所述LED红光芯片,所述LED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LED芯片安装槽,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中设置有多个LED蓝光芯片,所述第二LED芯片安装槽中填充有荧胶,且所述荧胶覆盖所述LED蓝光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芯片安装槽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LED芯片定位槽,多个所述LED红光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LED芯片定位槽底部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芯片定位槽为梯形槽,所述LED红光芯片通过金线与设置在所述第一LED芯片定位槽外部两侧的第一电极焊点和第二电极焊点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LED红光芯片为两个LED红光芯片,且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骄阳,唐国清,曾灵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耀铭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