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554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8:52
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涉及空调余能利用技术领域,包括排风管、水冷装置、热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差发电机,所述温差发电机内部设有温差发电片、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第一导热板贴接于温差发电片底面并与温差发电机的下壳体共同构成封闭的下容纳腔,所述排风管排出的气体在下容纳腔内流通;第二导热板贴接于温差发电片顶面并与温差发电机的上壳体共同构成封闭的上容纳腔,所述水冷装置或热泵机输出的液体在上容纳腔内流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具有结构简单、既能满足空调系统排风换气,又能将废弃气体中的余能进行回收,达到能源循环使用。

Residual energy generating type central air conditioner

A residual power relates to the air conditioning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I can use technology, including exhaust pipe, cooling device, heat pump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heet, the first heat conduc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heat conducting plate, a heat conducting plate attached to the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the bottom surface and the lower shell plat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consists of a closed under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the gas exhaust pipe exhaust cavity in circulation; the second heat conducting plate attached on the shell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piece and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ogether into a closed on the receiving cavity, the output water cooling device or heat pump cavity in liquid circu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power more than a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an not only meet the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waste gas in the energy recovery, achieve energy recyc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余能利用
,具体设涉及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汽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热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冷负荷,其在工作时需要作出数百次的换气次数,而现有的中央空调的排风管只作抽风并将废弃气体排至大气中,并没有对废弃气体中的余能进行回收利用,故而存在能耗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既能满足空调系统排风换气,又能将废弃气体中的余能进行回收利用的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包括排风管、水冷装置、热泵机,还包括温差发电机,所述温差发电机内部设有温差发电片、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第一导热板贴接于温差发电片底面并与温差发电机的下壳体共同构成封闭的下容纳腔,所述排风管排出的气体在下容纳腔内流通;第二导热板贴接于温差发电片顶面并与温差发电机的上壳体共同构成封闭的上容纳腔,所述水冷装置或热泵机输出的液体在上容纳腔内流通。其中,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或第二导热板远离温差发电片的一面一体成型有上下起伏的凸起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或第二导热板远离温差发电片的一面均设有防水涂层。其中,所述温差发电机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均涂有隔热层。其中,还包括升压装置,升压装置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的输出端电连接,并抬升温差发电片的输出电压。其中,还包括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存储经升压装置抬升后的电能。其中,所述上容纳腔与水冷装置、热泵机之间分别设置有控制阀。夏季时,操作控制阀使上容纳腔连接水冷装置,使排风管排出的带热能的废弃气体在下容纳腔内流通,水冷装置输出的冷水在上容纳腔内流通,此时温差发电片上下两面形成温差从而发电,实现余能利用;冬季时,操作控制阀使上容纳腔连接热泵机,使排风管排出的带冷能的废弃气体在下容纳腔内流通,热泵机输出的热水在上容纳腔内流通,此时温差发电片上下两面形成温差从而发电,实现余能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具有结构简单、既能满足空调系统排风换气,又能将废弃气体中的余能进行回收,达到能源循环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的系统框图。图2为温差发电机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包括排风管4、水冷装置3、热泵机2,还包括温差发电机1,参考图2,所述温差发电机1内部设有温差发电片11、第一导热板13、第二导热板12,第一导热板13贴接于温差发电片11底面并与温差发电机1外壳14的下壳体共同构成封闭的下容纳腔,所述排风管4排出的气体在下容纳腔内流通;第二导热板12贴接于温差发电片11顶面并与温差发电机1外壳14的上壳体共同构成封闭的上容纳腔,所述水冷装置3或热泵机2输出的液体在上容纳腔内流通。其中,上容纳腔与水冷装置3、热泵机2之间分别设置有控制阀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2远离温差发电片11的一面一体成型有上下起伏的凸起件,从而增加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2与流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导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2远离温差发电片11的一面均设有防水涂层15,从而保护第一导热板13和第二导热板12不受与之接触的流体的腐蚀,增长使用寿命。进一步地,为减低能耗,避免容纳腔内的流体能量浪费至外界空气中,在温差发电机1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均涂有隔热层16。还包括升压装置5和储能装置6,升压装置5与所述温差发电片11的输出端电连接,并抬升温差发电片11的输出电压,储能装置6存储经升压装置5抬升后的电能。夏季时,操作控制阀7使上容纳腔连接水冷装置3,使排风管4排出的带热能的废弃气体在下容纳腔内流通,水冷装置3输出的冷水在上容纳腔内流通,此时温差发电片11上下两面形成温差从而发电,实现余能利用;冬季时,操作控制阀7使上容纳腔连接热泵机2,使排风管4排出的带冷能的废弃气体在下容纳腔内流通,热泵机2输出的热水在上容纳腔内流通,此时温差发电片11上下两面形成温差从而发电,实现余能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具有结构简单、既能满足空调系统排风换气,又能将废弃气体中的余能进行回收,达到能源循环使用。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包括排风管、水冷装置、热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差发电机,所述温差发电机内部设有温差发电片、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第一导热板贴接于温差发电片底面并与温差发电机的下壳体共同构成封闭的下容纳腔,所述排风管排出的气体在下容纳腔内流通;第二导热板贴接于温差发电片顶面并与温差发电机的上壳体共同构成封闭的上容纳腔,所述水冷装置或热泵机输出的液体在上容纳腔内流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包括排风管、水冷装置、热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差发电机,所述温差发电机内部设有温差发电片、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第一导热板贴接于温差发电片底面并与温差发电机的下壳体共同构成封闭的下容纳腔,所述排风管排出的气体在下容纳腔内流通;第二导热板贴接于温差发电片顶面并与温差发电机的上壳体共同构成封闭的上容纳腔,所述水冷装置或热泵机输出的液体在上容纳腔内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能发电式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或第二导热板远离温差发电片的一面一体成型有上下起伏的凸起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余能发电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宁张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创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