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渗、防腐三防地埋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395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防水、防渗、防腐三防地埋井,本三防地埋井设有抗渗混凝土整体浇筑井体,其井底设有连接集水槽的泛水坡,井体管道过孔与穿井地埋管道之间设有柔性波纹橡胶密封套,预埋于井体的井肩板设有泄水孔,泄水孔底沿口设有连通井体外部回填土的泄水管,井口所对应的地面设有与其上下对应的市政井盖及井圈,井圈支撑于承重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水、防渗、防腐技术手段全面、综合治理效果显著的突出优点。

Waterproof, waterproof, anti-corrosion three kind buried wells

The utility model is waterproof, waterproof, anti-corrosion three kind buried wells, the three kind is buried well im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pouring well,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collecting tank roof slope, well pipe hole and wear well between buried pipe with flexible corrugated rubber sealing sleeve, wells shoulder plate embedded in the body of the well a drain hole, the drainage hole along the bottom edge is connected outside the well body back fill drain pipe, manhole cover and the well ring corresponding to the ground is provided with the wellhead on the well ring is supported on a bearing substr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outstanding advantages of water proof, seepage prevention, corrosion prevention,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measures and remarkabl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防渗、防腐三防地埋井
本技术属于地埋井,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防渗、防腐三防地埋井。
技术介绍
地埋井是地埋管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设置有不同用途的控制阀门、仪器和仪表等。地埋井中的控制阀门、仪器和仪表等因地下水、地表水浸蚀损坏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地下水浸蚀主要表现在井壁渗水、井壁的管道过孔与穿井地埋管道的接合缝隙渗水以及井底积水;地表水浸蚀主要表现在井盖与井口连接处存在接合缝隙,不能防止雨水等地表水漫过接合缝隙进入井体。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地下水和地表水浸蚀的技术方案很多,例如对穿井管道与管道过孔之间采用盘根密封或胶圈密封、井盖设置防水裙等等,但效果均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混凝土整体浇筑井体仍存在自身渗水;二是穿井管道存在因热胀冷缩产生的轴向移动,特别是供热穿井管道轴向移动尤为明显,该移动导致现有盘根密封或胶圈密封装置失效;三是井口肩部积存的雨水等地表水不能及时排出,当积存的地表水水平面超过井盖与井口接合缝隙必然造成其进入井体。可见,地埋井存在的上述问题并非是单一原因所致,必需采取全面而有效的技术手段综合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地埋井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防水、防渗、防腐三防地埋井。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三防地埋井包括井体的管道过孔、穿井地埋管道、具有井肩板的井口和设置防水裙的井盖,特征是,本三防地埋井设有抗渗混凝土整体浇筑井体,其井底设有连接集水槽的泛水坡,所述管道过孔设有与其紧密接合并贯通所述管道过孔的支撑管,所述穿井地埋管道设有保温层,保温层表面设有PE护套管,所述PE护套管与支撑管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支撑管的井内端与井内侧的PE护套管之间设有波纹橡胶密封套,该波纹橡胶密封套的两端分别设有使之紧固于支撑管井内端表面的第一管箍和紧固于PE护套管表面的第二管箍,所述PE护套管的井外端设有覆盖保温层的防渗阻隔扣圈,所述井口的预埋于井体的井肩板设有泄水孔,泄水孔底沿口设有连通井体外部回填土的泄水管,所述井口和设置防水裙的井盖所对应的地面设有与其上下对应的市政井盖及井圈,所述井圈支撑于承重基板。本技术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所述支撑管管体设有预埋抗渗混凝土整体浇筑井体的锚盘。所述防渗阻隔扣圈其外圆面与PE护套管内壁之间设有密封胶接层,内圆面与穿井地埋管道之间设有耐高温密封胶接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本三防地埋井的抗渗混凝土整体浇筑井体可以彻底解决现有砖砌井或一般混凝土浇筑井井体自身渗水的问题,井底的泛水坡可以使意外进入井体的积水汇集到集水槽,并被集水槽中的水泵随时排出;波纹橡胶密封套的设置可以使穿井地埋管道与支撑管即管道过孔之间的缝隙完全封闭,并且柔性的可伸缩的波纹橡胶密封套可以适应穿井地埋管道的轴向移动而保障其可靠的密封效果;井口的井肩板设置的泄水孔及泄水管可以有效避免井口井肩部积存的地表水因其水平面超过井盖与井口接合缝隙而进入井体的问题。另外,市政井盖、井圈及承重基板的设置可以有效保护井口及井盖,避免其受压变形甚至损坏。本技术具有防水、防渗、防腐技术手段全面、综合治理效果显著的突出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剖面示意图。附图2是图1A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抗渗混凝土整体浇筑井体,1-1泛水坡,1-2集水槽,2支撑管,2-1锚盘,3穿井地埋管道,4护罩,5PE护套管,6泄水管,7井肩板,8承重基板,9井圈,10市政井盖,11井盖,12井口,13回填土,14保温层,15波纹橡胶密封套,16第一管箍,17第二管箍,18防渗阻隔扣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实施例,本三防地埋井设有抗渗混凝土整体浇筑井体1,其井底设有连接集水槽1-2的泛水坡1-1。管道过孔设有贯通所述管道过孔的支撑管2,支撑管2设有预埋抗渗混凝土整体浇筑井体的锚盘2-1而使之与井体紧密接合。穿井地埋管道3设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表面设有PE护套管5,PE护套管5的井外端设有覆盖保温层14的防渗阻隔扣圈18,其外圆面与PE护套管5内壁之间设有密封胶接层,内圆面与穿井地埋管道3之间设有耐高温密封胶接层。PE护套管5与支撑管2内壁间隙配合,支撑管2的井内端与井内侧的PE护套管5之间设有波纹橡胶密封套15,该波纹橡胶密封套的两端分别设有使之紧固于支撑管2井内端表面的第一管箍16和紧固于PE护套管5表面的第二管箍17。井口12的预埋于井体的井肩板7设有泄水孔,泄水孔底沿口设有连通井体外部回填土13的泄水管6。井口12和设置防水裙的井盖11所对应的地面设有与其上下对应的市政井盖10及井圈9,所述井圈支撑于承重基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水、防渗、防腐三防地埋井

【技术保护点】
防水、防渗、防腐三防地埋井,包括井体的管道过孔、穿井地埋管道、具有井肩板的井口和设置防水裙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本三防地埋井设有抗渗混凝土整体浇筑井体,其井底设有连接集水槽的泛水坡,所述管道过孔设有与其紧密接合并贯通所述管道过孔的支撑管,所述穿井地埋管道设有保温层,保温层表面设有PE护套管,所述PE护套管与支撑管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支撑管的井内端与井内侧的PE护套管之间设有波纹橡胶密封套,该波纹橡胶密封套的两端分别设有使之紧固于支撑管井内端表面的第一管箍和紧固于PE护套管表面的第二管箍,所述PE护套管的井外端设有覆盖保温层的防渗阻隔扣圈,所述井口的预埋于井体的井肩板设有泄水孔,泄水孔底沿口设有连通井体外部回填土的泄水管,所述井口和设置防水裙的井盖所对应的地面设有与其上下对应的市政井盖及井圈,所述井圈支撑于承重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水、防渗、防腐三防地埋井,包括井体的管道过孔、穿井地埋管道、具有井肩板的井口和设置防水裙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本三防地埋井设有抗渗混凝土整体浇筑井体,其井底设有连接集水槽的泛水坡,所述管道过孔设有与其紧密接合并贯通所述管道过孔的支撑管,所述穿井地埋管道设有保温层,保温层表面设有PE护套管,所述PE护套管与支撑管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支撑管的井内端与井内侧的PE护套管之间设有波纹橡胶密封套,该波纹橡胶密封套的两端分别设有使之紧固于支撑管井内端表面的第一管箍和紧固于PE护套管表面的第二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彬董虎根梁博文冯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滨海旅游区热电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