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地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39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钢地锚,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下端为锥顶朝下的锥体结构,在桩体的相对的两侧侧壁上交替的固设有多个半螺旋叶片,所述半螺旋叶片由玻璃钢制成,达到了旋转省力,操作简单方便的技术效果。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anch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lass steel anchor,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including the piles, the pile bottom cone structure of the cone roof downward,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mi spiral blades on both sides alternately sidewalls of the pile body, the semi spiral blade is made of glass steel to rotate, saving, simple and convenient technica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钢地锚
本技术涉及于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钢地锚。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新能源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蕴藏丰富不会枯竭;二是安全、干净,不会威胁和破坏环境,因此利用太阳能发电成为一种趋势,盐碱地等强腐蚀地面光伏发电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即利用太阳能资源,使广大的沿海腐蚀地区、盐碱地变废为宝,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盐碱地,而且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科持续性发展,太阳能板一般需要安装在支架上,以保证太阳能板与地面成特定角度使得太阳能利用率最大化。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320327486.0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带有地锚旋转操作杆的螺旋破土地锚,涉及电力设施安装
,该工具包括地锚杆和其底部的锥形地锚尖、以及设置在地锚杆下部的呈螺旋状的地锚片,改进之处在于在地锚杆的内部设有地锚旋转操作杆,由于本地锚将旋转操作杆设置为和地锚一体的结构,这样在使用地锚时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对旋转操作杆做到随取随用,不用再去花费时间和工作去寻找类似的操作杆,另外操作杆设置在地锚杆的内部,不占用过多空间,携带方便并且不会丢失。但是这种地锚在使用过程中旋转比较费力,同时在盐碱地带进行发电对光伏板支架的耐腐蚀性要求比较高,上述设备不能有效解决腐蚀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轻松方便,可在盐碱地中作为光伏电站基础,解决盐碱地强腐蚀对地锚的腐蚀的玻璃钢地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玻璃钢地锚,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下端为锥顶朝下的锥体结构,在桩体的相对的两侧侧壁上交替的固设有多个半螺旋叶片,所述桩体和半螺旋叶片均由玻璃钢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在两侧由下至上交替的设置多个半螺旋叶片,在钻土过程中能够较小土壤对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得钻土更加简单方便,同时,将桩体和半螺旋叶片设置成玻璃钢制成的半螺旋叶片,使得桩体盐碱地中作为光伏电站基础,解决了盐碱地对地锚的腐蚀性,并且建筑工程造价低,使用效率高,对环境的破坏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佳的,所述半螺旋叶片的倾角为30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将半螺旋叶片的倾斜角度设为30度的倾角,在使用过程中方便将桩体钻入到土壤中,使用比较省力,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所述半螺旋叶片的半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并且在半螺旋叶片的最上端与桩体的连接处开有倒圆角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半螺旋叶片由下至上组件变大并且在其上端与桩体的连接处开有倒圆角结构,在正常的使用中能够由小到大的扩充钻孔,使得桩体能够更加轻松的钻入到土壤中,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所述半螺旋叶片的壁厚由内向外逐渐变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半螺旋叶片的壁厚由内向外逐渐变窄,使得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外侧较薄的半螺旋叶片先行进行钻孔,使得钻孔更加轻松省力,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在桩体下侧的锥体结构上开有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桩体下的锥体结构上开有通孔,在钻孔过程中可以在桩体底部的通孔内穿设钢丝,当钻孔达到一定深度后,能够通过钢丝和桩体实现对光伏支架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在桩体的顶端开有固定槽并且在固定槽内嵌设有驱动桩体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桩体的顶段开有固定槽并且在固定槽内嵌设驱动桩体转动的驱动组件,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桩体进行旋转,驱动组件可以使旋转地锚的专用机器,操作方便,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U型座和驱动杆,所述U型座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开有与驱动杆相适配的放置槽,所述驱动杆嵌设在放置槽中与U型座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U型座以及嵌设在U型座上的驱动杆,在使用过程中将驱动杆的侧壁嵌设到U型座的放置槽中,然后控制驱动杆围绕桩体的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较佳的,所述放置槽的侧壁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放置槽的侧壁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在控制驱动杆旋转的过程中,驱动杆能够紧紧与凹槽的内壁相接触,使得旋转过程中防止驱动杆从放置槽中滑出,通过设置的凹槽能够有效增加设备的实用性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得桩体盐碱地中作为光伏电站基础,解决了盐碱地对地锚的腐蚀性,并且建筑工程造价低,使用效率高,对环境的破坏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玻璃钢地锚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1中突出桩体、U型座和驱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突出U型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桩体;11、锥体结构;111、通孔;12、半螺旋叶片;121、倒圆角结构;13、固定槽;131、U型座;132、放置槽;1321、驱动杆;132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一种玻璃钢地锚,如图1所示,包括桩体1,桩体1的下端为锥顶朝下设置的锥体结构11,在锥体结构11的侧壁上开有通孔111。在桩体1相对的两侧的侧壁上由下至上均匀并且交替固设有多个半螺旋叶片12,桩体1和半螺旋叶片12均由玻璃钢制成,半螺旋叶片12的倾角为30度并且半螺旋叶片12的壁厚有外向内逐渐变宽,同时,半螺旋叶片12的半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并且在其上端与桩体1的连接处开有倒圆角结构121。结合图2和图3,在桩体1的顶端开有方形的固定槽13并且在固定槽13内嵌设有U型座131,在U型座13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开有放置槽132(参考图4),在放置槽132内嵌设有与放置槽132相互配合的驱动杆1321,在放置槽132两侧的侧壁上开有凹槽1322(参考图4)。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在使用过程中,将U型座131嵌设到固定槽13中,然后将驱动杆1321嵌设到放置槽132中然后通过驱动杆1321控制U型座131旋转,U型座131带动桩体1旋转进而将地锚钻入到土壤内。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玻璃钢地锚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钢地锚,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下端为锥顶朝下的锥体结构(11),其特征在于:在桩体(1)的相对的两侧侧壁上交替的固设有多个半螺旋叶片(12),所述桩体(1)和半螺旋叶片(12)均由玻璃钢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地锚,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下端为锥顶朝下的锥体结构(11),其特征在于:在桩体(1)的相对的两侧侧壁上交替的固设有多个半螺旋叶片(12),所述桩体(1)和半螺旋叶片(12)均由玻璃钢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螺旋叶片(12)的倾角为3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螺旋叶片(12)的半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并且在半螺旋叶片(12)的最上端与桩体(1)的连接处开有倒圆角结构(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螺旋叶片(12)的壁厚由内向外逐渐变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鸣荣立闫欣宇陈飞孙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