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防砸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250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冲防砸驾驶室,驾驶室整体的顶部安装有防砸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垫板、圆弧顶板以及插接式防砸板;垫板的底部配合安装于驾驶室整体的顶部,顶部设为圆弧状;圆弧顶板的底部与垫板的顶部相配合,顶部表面均匀设有顶板插槽;插接式防砸板包括下部插接板与上部插接板;下部插接板的底部与顶板插槽相配合插接,下部插接板的顶部两侧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下部插接凸起与下部插接凹槽;上部插接板配合插接于每两个相邻的下部插接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圆弧顶板以及相互插接配合的三角插接式防砸板的组合,使得整体具有优秀的防砸、耐压效果,安全性高,并且结构新颖、拆装便捷。

Buffer anti crash cab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ffer anti hit the cab, the cab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anti smashing top, followed by the bottom plate, including arc roof and plug type anti smashing plate; the bottom plate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top in the cab, the top is a circular arc; the top and bottom plate matched with the arc the roof, roof top surface is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slots; inserting anti smashing plate comprises a plate and the upper plate inserted at the lower part; the bottom and roof plate is matched with the slot inser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top plate inser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part respectively along the bulge and lower inser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an inserting groove length direction; the upper plate inser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cooperation between plates are inserted into each two adjac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xcellent anti smashing and pressure resistance effect, high safety, novel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rc top plate and the triangular plug-in type anti smashing plate which are mutually inserted and matc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防砸驾驶室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防砸驾驶室。
技术介绍
如今各行各业中都广泛应用着各种工程机械,为了提高对这些工程机械的操作性,一般都配合设有驾驶室。但是由于工程机械的工作环境特殊性,需要其具有优秀的防砸功能,现有的工程机械驾驶室存在着多种不达标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防砸驾驶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防砸驾驶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冲防砸驾驶室,驾驶室整体的顶部安装有防砸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垫板、圆弧顶板以及插接式防砸板;垫板的底部配合安装于驾驶室整体的顶部,顶部设为圆弧状;圆弧顶板的底部与垫板的顶部相配合,顶部表面均匀设有顶板插槽;插接式防砸板包括下部插接板与上部插接板;下部插接板的底部与顶板插槽相配合插接,下部插接板的顶部两侧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下部插接凸起与下部插接凹槽;上部插接板配合插接于每两个相邻的下部插接板之间,上部插接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上部插接凸起与上部插接凹槽;上部插接凸起与下部插接凹槽相配合;上部插接凹槽与下部插接凸起相配合。作为优选,下部插接板与上部插接板均为三棱柱状。作为优选,下部插接板与上部插接板均为空心的三棱柱状,并且其中均配合设有圆柱状的填充杆。作为优选,垫板的竖直截面为“工”字状,并且其顶面设为圆弧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圆弧顶板以及相互插接配合的三角插接式防砸板的组合,使得整体具有优秀的防砸、耐压效果,安全性高,并且结构新颖、拆装便捷。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中下部插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中上部插接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垫板1、圆弧顶板2、下部插接板3、上部插接板4、下部插接凸起5、下部插接凹槽6、上部插接凸起7、上部插接凹槽8、填充杆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为一种缓冲防砸驾驶室,驾驶室整体的顶部安装有防砸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垫板1、圆弧顶板2以及插接式防砸板。垫板1的底部配合安装于驾驶室整体的顶部,顶部设为圆弧状;垫板1的竖直截面为“工”字状,并且其顶面设为圆弧形。圆弧顶板2的底部与垫板1的顶部相配合,顶部表面均匀设有顶板插槽。插接式防砸板包括下部插接板3与上部插接板4;下部插接板3的底部与顶板插槽相配合插接,下部插接板3的顶部两侧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下部插接凸起5与下部插接凹槽6;上部插接板4配合插接于每两个相邻的下部插接板3之间,上部插接板4的两侧分别设有上部插接凸起7与上部插接凹槽8;上部插接凸起7与下部插接凹槽6相配合;上部插接凹槽8与下部插接凸起5相配合。其中,下部插接板3与上部插接板4均为三棱柱状,并且下部插接板3与上部插接板4均为空心的三棱柱状,其中均配合设有圆柱状的填充杆9。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缓冲防砸驾驶室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防砸驾驶室,驾驶室整体的顶部安装有防砸顶,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垫板(1)、圆弧顶板(2)以及插接式防砸板;所述垫板(1)的底部配合安装于驾驶室整体的顶部,顶部设为圆弧状;所述圆弧顶板(2)的底部与垫板(1)的顶部相配合,顶部表面均匀设有顶板插槽;所述插接式防砸板包括下部插接板(3)与上部插接板(4);所述下部插接板(3)的底部与顶板插槽相配合插接,下部插接板(3)的顶部两侧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下部插接凸起(5)与下部插接凹槽(6);所述上部插接板(4)配合插接于每两个相邻的下部插接板(3)之间,上部插接板(4)的两侧分别设有上部插接凸起(7)与上部插接凹槽(8);所述上部插接凸起(7)与下部插接凹槽(6)相配合;所述上部插接凹槽(8)与下部插接凸起(5)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防砸驾驶室,驾驶室整体的顶部安装有防砸顶,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垫板(1)、圆弧顶板(2)以及插接式防砸板;所述垫板(1)的底部配合安装于驾驶室整体的顶部,顶部设为圆弧状;所述圆弧顶板(2)的底部与垫板(1)的顶部相配合,顶部表面均匀设有顶板插槽;所述插接式防砸板包括下部插接板(3)与上部插接板(4);所述下部插接板(3)的底部与顶板插槽相配合插接,下部插接板(3)的顶部两侧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下部插接凸起(5)与下部插接凹槽(6);所述上部插接板(4)配合插接于每两个相邻的下部插接板(3)之间,上部插接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照生李卫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凯勒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