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流装置。该分流装置包括分流支架、分流板、紧固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分流支架,所述分流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分流支架紧固连接;所述分流支架用于安装在具有出液口的箱体内,当所述分流支架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时,所述分流板靠近于所述箱体的出液口且与所述出液口具有间隔,所述分流板的尺寸较所述出液口的尺寸大,所述分流板在所述出液口的轴向方向上能够将所述出液口覆盖。该分流装置分流均匀、流量易于调节、流速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体冷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及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功率器件迅速朝着高性能、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功率器件的功率不断增大,体积却逐渐减小,大多数功率器件运行时发热量大,瞬间升温快,对其性能产生有害的影响。现在发热元件开式液体冷却系统中大多采用“重力流+锥形阀”的分流方式,该分流方式虽然存在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以下的缺点:分流不均匀,流量不易调节、流速慢,管道口径大、管道利用率低,同时布管困难、工程实施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分流均匀、流量易于调节、流速快的分流装置。一种分流装置,包括分流支架、分流板、紧固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分流支架,所述分流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分流支架紧固连接;所述分流支架用于安装在具有出液口的箱体内,当所述分流支架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时,所述分流板靠近于所述箱体的出液口且与所述出液口具有间隔,所述分流板的尺寸较所述出液口的尺寸大,所述分流板在所述出液口的轴向方向上能够将所述出液口覆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在所述分流支架上的位置可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分流支架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分流支架,所述分流板位于所述分流支架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分流支架的另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板的形状与所述出液口的形状一致。上述的分流装置,包括分流支架、分流板、紧固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分流支架,所述分流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分流支架紧固连接;所述分流支架用于安装在具有出液口的箱体内,当所述分流支架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时,所述分流板靠近于所述箱体的出液口且与所述出液口具有间隔,所述分流板的尺寸较所述出液口的尺寸大,所述分流板在所述出液口的轴向方向上能够将所述出液口覆盖。上述的分流装置运行时,分流形式做了结构上的改进,冷却液流入箱体内,待冷却液的液位超过分流板,这时分流板可以阻止流速过快的液体形成涡流而带入空气,当冷却管路中完全充满没有混有空气的液体时,流量不会受到空气的干扰,流量的调节只需控制出液口流出来的液体的流通截面积即可,也即分流管的截面积,且很容易实现流量的调节,实现均匀分流。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循环冷却系统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循环冷却系统的第二冷却箱与分流装置配合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循环冷却系统的回流机构与待冷却设备的出液端配合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回流机构的内部分流装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循环冷却系统;100、第一冷却箱;200、第二冷却箱;210、出液口;300、连接管;400、分流管;500、驱动泵;600、过滤器;700、散热器;800a、800b、控制阀;900、流量调节阀;1000、液位检测部件;1100、分流装置;1110、分流支架;1120、分流板;1130、紧固件;1140、连接件;1200、回流机构;1210、回流桶;1211、虹吸口;1220、虹吸管;20、待冷却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循环冷却系统10。包括第一冷却箱100、第二冷却箱200、连接管300、分流管400、驱动泵500、过滤器600、散热器700、控制阀(800a、800b)、控制器、流量调节阀900、液位检测部件1000、分流装置1100、回流机构1200。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冷却箱100以及所述第二冷却箱200均用于盛放冷却液,所述第一冷却箱100、所述驱动泵500、所述散热器700、过滤器600以及所述第二冷却箱200依次串联连通,其中,过滤器600还可以串联设在散热器700与第一冷却箱100之间。所述第二冷却箱200还用于通过所述连接管300与待冷却设备20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箱200与所述待冷却设备20之间的所述连接管300上设有所述控制阀800b,所述过滤器600与所述第二冷却箱200之间的所述连接管300上设有所述控制阀800a。参见图1所示,所述待冷却设备20还通过所述连接管300连通于所述第一冷却箱100;所述第二冷却箱200离地面的高度较所述第一冷却箱100离地面的高度高,在使用时,所述待冷却设备20离地面的高度位于所述第二冷却箱200以及所述第一冷却箱100之间;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泵500以及所述散热器700,所述散热器700用于对流经所述散热器700的冷却液散热。参见图1所示,所述流量调节阀900设在连通所述待冷却以及所述第一冷却箱100的所述连接管300上。参见图1所示,所述液位检测部件1000设在所述第一冷却箱100内,所述液位检测部件100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冷却箱100内的冷却液的液位,所述液位检测部件1000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液位检测部件1000设在所述第一冷却箱100内的上部。参见图1所示,所述散热器700具有散热翅片以及吹风部件,所述散热翅片通过所述连接管300串联连通在所述驱动泵500以及所述第二冷却箱200之间,所述吹风部件用于对所述散热翅片吹风。所述吹风部件连接在所述散热翅片上。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吹风部件可以采用风扇形式或者鼓风机等。另外,散热器还可以采用水冷系统进行冷却。参见图2所示,所述分流装置1100包括分流支架1100、分流板1120、紧固件1130以及连接件1140。所述连接件1140设在所述分流支架1100,所述分流板1120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紧固件1130用于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分流支架1100紧固连接。所述分流支架1100安装在第二冷却箱200内,所述分流板1120靠近于所述第二冷却箱200的出液口210且与所述出液口210具有间隔,所述分流板1120的尺寸较所述出液口210的尺寸大,所述分流板1120在所述出液口210的轴向方向上能够将所述出液口210覆盖。所述出液口210设在所述箱体(本实施例中为第二冷却箱200)的底面,所述分流支架1100位于所述出液口210的上方,所述分流板1120也位于所述出液口210的上方。参见图2所示,所述出液口21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当所述出液口210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连接杆、所述分流板1120以及所述紧固件113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多个所述分流板1120以及多个所述紧固件1130一一对应,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支架、分流板、紧固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分流支架上,所述分流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分流支架紧固连接;所述分流支架用于安装在具有出液口的箱体内,当所述分流支架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时,所述分流板靠近于所述箱体的出液口且与所述出液口具有间隔,所述分流板的尺寸较所述出液口的尺寸大,所述分流板在所述出液口的轴向方向上能够将所述出液口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支架、分流板、紧固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分流支架上,所述分流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分流支架紧固连接;所述分流支架用于安装在具有出液口的箱体内,当所述分流支架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时,所述分流板靠近于所述箱体的出液口且与所述出液口具有间隔,所述分流板的尺寸较所述出液口的尺寸大,所述分流板在所述出液口的轴向方向上能够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李景茂,符颢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