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宝元专利>正文

一种透水性城市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35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性城市道路,包括地基、沥青层和渗水侧,所述地基上方设置有排水渠,所述沥青层上方设置有行驶面,所述砖块层外侧设置有填充层,且其下方通过沙土层与混凝土层相互连接,所述混凝土层下方通过碎石层与地基相互连接,所述渗水侧内部设置有加强筋,且其外侧设置有排水道,所述排水道外侧设置有渗水孔。该透水性城市道路,采用在路基石底部设置排水孔,使得大量的雨水能够快速的流入到排水渠中,避免了道路被淹的情况发生,同时道路内部采用透水性的混凝土和沥青作为主要材料,再辅以沙土与碎石,使得道路具有一定的渗水能力,并且渗水侧设置的渗水孔,能够加快道路对行驶面雨水的吸收能力,避免了道路积水的产生。

Permeable urban roa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rmeable City Road, including the foundation, asphalt layer and water seepage side drains are arranged above the ground, the asphalt lay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road surface, the brick laye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filler layer, and the bottom through the sand layer and the concrete layer are connected below the concrete layer through the gravel layer and ground connection, the inside of the wat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the reinforcing rib, which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drainage channel, the outside of the drainage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water seepage holes. The permeability of City Road, the drainage hole in the bottom of the road foundation, makes a lot of rain can quickly flow into the drains,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flooded roads, roads and internal use of permeable concrete and asphalt as the main material, supplemented by sand and gravel, the road has a certain penetration capacity water infiltration settings and seepage, the side of the road, can accelerate the ab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road surface water, avoid the water on the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性城市道路
本技术涉及城市道路
,具体为一种透水性城市道路。
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主要的功能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现有的城市道路结构与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老式道路当遇到大雨时,容易出现道路被雨水所淹没,降低了其使用安全性,同时老式道路容易产生积水,不利于使用,所以在这里进行城市道路的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性城市道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容易被淹和容易产生积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性城市道路,包括地基、沥青层和渗水侧,所述地基上方设置有排水渠,且排水渠外侧设置有水渠侧板,所述沥青层上方设置有行驶面,且行驶面外侧安装有路基石,所述路基石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沥青层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下方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下方设置有沙土层,且沙土层下方设置有砖块层,所述砖块层外侧设置有填充层,且其下方通过沙土层与混凝土层相互连接,所述混凝土层下方通过碎石层与地基相互连接,所述渗水侧内部设置有加强筋,且其外侧设置有排水道,所述排水道外侧设置有渗水孔。优选的,所述路基石关于行驶面对称安装有两组,且其底部的排水孔的底端与行驶面在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与沥青层均采用透水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行驶面为弧形表面,且其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小于3cm。优选的,所述渗水侧的倾斜角度为20°,且其表面设置的渗水孔的直径为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透水性城市道路,采用在路基石底部设置排水孔,且将行驶面设计为中高两侧低的弧形结构,虽然垂直高度差较小,但是在发生大雨时,还是能够提高雨水向道路两侧流动的速度,减少雨水在道路上停留的时间,使得大量的雨水能够快速的流入到排水渠中,避免了道路被淹的情况发生,同时道路内部采用透水性的混凝土和沥青作为主要材料,再辅以沙土与碎石,使得道路具有一定的渗水能力,并且渗水侧设置的渗水孔,能够加快道路对行驶面雨水的吸收能力,避免了道路积水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渗水侧示意图。图中:1、地基,2、水渠侧板,3、排水孔,4、路基石,5、混凝土层,6、行驶面,7、沥青层,8、渗水侧,9、砖块层,10、填充层,11、沙土层,12、碎石层,13、排水渠,14、加强筋,15、排水道,16、渗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透水性城市道路,包括地基1、水渠侧板2、排水孔3、路基石4、混凝土层5、行驶面6、沥青层7、渗水侧8、砖块层9、填充层10、沙土层11、碎石层12、排水渠13、加强筋14、排水道15和渗水孔16,地基1上方设置有排水渠13,且排水渠13外侧设置有水渠侧板2,沥青层7上方设置有行驶面6,且行驶面6外侧安装有路基石4,行驶面6为弧形表面,且其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小于3cm,路基石4关于行驶面6对称安装有两组,且其底部的排水孔3的底端与行驶面6在同一水平线上,路基石4底部设置有排水孔3,沥青层7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5,且混凝土层5下方设置有碎石层12,混凝土层5与沥青层7均采用透水性材料制成,碎石层12下方设置有沙土层11,且沙土层11下方设置有砖块层9,砖块层9外侧设置有填充层10,且其下方通过沙土层11与混凝土层5相互连接,混凝土层5下方通过碎石层12与地基1相互连接,渗水侧8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4,且其外侧设置有排水道15,渗水侧8的倾斜角度为20°,且其表面设置的渗水孔16的直径为5cm,排水道15外侧设置有渗水孔1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透水性城市道路时,整体工作原理比较容易理解,首先在道路的行驶面6的两侧设置有路基石4,且路基石4底部设置有排水孔3,这样到道路上方出现雨水时,雨水能够顺利的通过排水孔3经过排水道15进入排水渠13,同时行驶面6设计为中高两侧低的弧形结构,虽然垂直高度差较小,但是在发生大雨时,还是能够提高雨水向道路两侧流动的速度,减少雨水在道路上停留的时间,这样使得雨水能够快速的进入到排水渠13内,从而离开道路,减少了大雨时,由于流速较慢而导致的雨水将道路淹没,从而无法进行行驶的情况发生,同时道路内部采用透水性的混凝土层5和沥青层7作为主要的铺设层,再辅以沙土层11与碎石层12,使得道路具有一定的渗水能力,并且渗水侧8设置的渗水孔,能够加快道路对行驶面6表面雨水的吸收能力,避免了道路积水的产生,增加了其使用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透水性城市道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水性城市道路,包括地基(1)、沥青层(7)和渗水侧(8),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上方设置有排水渠(13),且排水渠(13)外侧设置有水渠侧板(2),所述沥青层(7)上方设置有行驶面(6),且行驶面(6)外侧安装有路基石(4),所述路基石(4)底部设置有排水孔(3),所述沥青层(7)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5),且混凝土层(5)下方设置有碎石层(12),所述碎石层(12)下方设置有沙土层(11),且沙土层(11)下方设置有砖块层(9),所述砖块层(9)外侧设置有填充层(10),且其下方通过沙土层(11)与混凝土层(5)相互连接,所述混凝土层(5)下方通过碎石层(12)与地基(1)相互连接,所述渗水侧(8)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4),且其外侧设置有排水道(15),所述排水道(15)外侧设置有渗水孔(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性城市道路,包括地基(1)、沥青层(7)和渗水侧(8),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上方设置有排水渠(13),且排水渠(13)外侧设置有水渠侧板(2),所述沥青层(7)上方设置有行驶面(6),且行驶面(6)外侧安装有路基石(4),所述路基石(4)底部设置有排水孔(3),所述沥青层(7)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5),且混凝土层(5)下方设置有碎石层(12),所述碎石层(12)下方设置有沙土层(11),且沙土层(11)下方设置有砖块层(9),所述砖块层(9)外侧设置有填充层(10),且其下方通过沙土层(11)与混凝土层(5)相互连接,所述混凝土层(5)下方通过碎石层(12)与地基(1)相互连接,所述渗水侧(8)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元
申请(专利权)人:陈宝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