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03323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包括底座框架和架设在底座框架上的多组架放组件,所述底座框架为底架和两个支撑板所组成的“U”形架体,所述底架上还固接有两排用于支撑架放组件的承重板,所述架放组件垂直架设在支撑板上端,架放组件包括分别用于架放差速器十字轴两臂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端沿均设置有若干个排列一致的U形隔离齿,下端为用于支撑和架放差速器十字轴两臂的架板,相邻两个U形隔离齿与架板之间形成的凹槽与差速器十字轴的两臂相适配。经过此方案处理后,差速器十字轴四个臂垂直度均未超过0.13mm,合格率达到100%,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质量。

Charging device for carburizing and quenching of differential cross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harging device for differential cross carburizing and quench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frame and mounted on the base frame for multi frame components, the base frame chassis and two supporting plates composed of \U\ shaped frame, the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row for support frame assembly of bearing plate, the frame component is vertically erected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frame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support frame are respectively used to put differential cross arms and second bracket,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bracke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with a plurality of aligned U shaped teeth are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solation, for for supporting and frame differential cross arms frame plate, two adjacent U formed the isolation between the teeth and the rack plate groove and differential cross arms matching. After the treatment of this scheme, the verticality of the four arms of the differential cross shaft is not more than 0.13MM, the qualified rate reaches 100%,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and the quality of production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
技术介绍
差速器十字轴结构,如图1所示;差速器十字轴采用的现有的装料装置及装料方式,如图2所示;现有的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过程中,先用装料装置把差速器十字轴串起来,差速器十字轴呈自由状态摆放在装料装置内,然后再把装料装置连同差速器十字轴一起,推入渗碳炉进行渗碳淬火,差速器十字轴经渗碳淬火后,存在的缺陷为差速器十字轴四个臂的垂直度超差,图纸要求差速器十字轴四臂垂直度不大于0.13mm,而渗碳淬火后实际测量,四臂垂直度大于0.13mm的零件占10%左右,不合格比率大,质量极不稳定,严重的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避免差速器十字轴在渗碳淬火后存在四个臂垂直度超差的装料装置,该装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装料方式合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包括底座框架和架设在底座框架上的多组架放组件,所述底座框架为底架和两个支撑板所组成的“U”形架体,支撑板固接在底架两端,所述架放组件垂直架设在支撑板上端,架放组件包括分别用于架放差速器十字轴两臂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端沿均设置有若干个排列一致的U形隔离齿,且U形隔离齿的开口向上设置,下端为用于支撑和架放差速器十字轴两臂的架板,相邻两个U形隔离齿与架板之间形成的凹槽与差速器十字轴的两臂相适配。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架放组件设置有六组,且相邻两组架放组件的距离均相等。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架上还固接有两排用于支撑架放组件的承重板。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便于流动淬火油的第一流油通孔。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架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流油通孔。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的优点在于:1、该差速器十字轴装料装置,把差速器十字轴由串起来呈自由状态变为用U字形开口来夹住差速器十字轴,使差速器十字轴的两个臂平放在U字形开口里,把改进后的装置连同差速器十字轴一并推入渗碳炉内进行渗碳淬火,经过此方案处理后测量统计,差速器十字轴四个臂垂直度均未超过0.13mm,合格率达到100%,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2、该差速器十字轴装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装料方式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差速器十字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差速器十字轴装料装置改进前装置装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料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装置装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底座框架,2、底架,3、支撑板,4、承重板,5、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7、差速器十字轴,8、U形隔离齿,9、架板,10、第一流油通孔,11、第二流油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3-图6所示,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包括底座框架1和架设在底座框架1上的六组架放组件,且相邻两组架放组件的距离均相等;所述底座框架1为底架2和两个支撑板3所组成的“U”形架体,支撑板3固接在底架2两端,所述支撑板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便于流动淬火油的第一流油通孔10,所述底架2上还设置有两排用于支撑架放组件的承重板4,所述架放组件垂直架设在支撑板3和承重板4的上端,架放组件包括分别用于架放差速器十字轴7两臂的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的上端沿均设置有若干个排列一致的U形隔离齿8,且U形隔离齿8的开口向上设置,下端为用于支撑和架放差速器十字轴7两臂的架板9,所述架板9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流油通孔11,相邻两个隔离齿8与架板9之间形成的凹槽与差速器十字轴7的两臂相适配;将待渗碳淬火的差速器十字轴7串放在架放组件,即将差速器十字轴7的两臂架放在由U形隔离齿8与架板9所构成的凹槽内,然后将装料后的装置推入渗碳炉内进行渗碳淬火,经渗碳淬火后实际测量统计,差速器十字轴7四个臂垂直度均未超过0.13mm,合格率达到100%,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框架(1)和架设在底座框架(1)上的多组架放组件,所述底座框架(1)为底架(2)和两个支撑板(3)所组成的“U”形架体,支撑板(3)固接在底架(2)两端,所述架放组件垂直架设在支撑板(3)的上端,架放组件包括分别用于架放差速器十字轴(7)两臂的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的上端沿均设置有若干个排列一致的U形隔离齿(8),且U形隔离齿(8)的开口向上设置,下端为用于支撑和架放差速器十字轴(7)两臂的架板(9),相邻两个隔离齿(8)与架板(9)之间形成的凹槽与差速器十字轴(7)的两臂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差速器十字轴渗碳淬火的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框架(1)和架设在底座框架(1)上的多组架放组件,所述底座框架(1)为底架(2)和两个支撑板(3)所组成的“U”形架体,支撑板(3)固接在底架(2)两端,所述架放组件垂直架设在支撑板(3)的上端,架放组件包括分别用于架放差速器十字轴(7)两臂的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的上端沿均设置有若干个排列一致的U形隔离齿(8),且U形隔离齿(8)的开口向上设置,下端为用于支撑和架放差速器十字轴(7)两臂的架板(9),相邻两个隔离齿(8)与架板(9)之间形成的凹槽与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勋周建喜马喜岭赵贺何晓敏任彩娜梁东杰张鹏超刘金檑柴二帅段闯创徐阳阳齐瑞晓付浩锋李庆铃靳俊杰韩利曹善江尚国生陈云升潘天林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