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性状选择的白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99622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

PsbA trnH sequence analysis with important phenotypic traits selected Rhizoma Bletillae heterosis predic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based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性状选择的白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性状选择的白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蔬菜、果树、林木等植物上,以及在家畜、家禽、鱼类等动物上都把利用杂种优势作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的重要手段。快速而准确地预测Fl杂种优势有助于选育强优势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预测主要是指探寻杂种双亲的遗传差异与杂种子一代F1优势大小的相关性。目前,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及预测方法尚未完全探明。杂种优势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双亲性状间的相对差异和相互补充。一般而言,亲缘关系,生态类型和生理特性上差异越大的,双亲间相对性状的优缺点能彼此互补的,其杂种优势越强,双亲的纯合程度越高,越能获得整齐一致的杂种优势。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已广泛应用于作物杂种优势类群的鉴定。预测杂种优势主要有地理差异、群体遗传学、生理生化、分子标记等方法。这些预测方法科学,但多数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较差。配合力是预测杂种优势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遗传距离作为一种对生物遗传差异的定量描述,其客观性已初步得到植物育种分类实践的检验和承认。目前,广泛应用于杂种优势研究的分子标记有RFLP、RAPD、AFLP和SSR等(付航等,2016;陆静姣等,2014;黄永相等,2013;杨蛟等,2010;应雯,2009;蔡健和兰伟,2005;袁力行和傅骏华,2000)。但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白及的杂种优势尚未见相关报道。植物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身份识别系统,能够实现对物种的快速自动鉴定和遗传多态性分析。陈士林等(2011)通过筛选多个DNA条形码,建立了以ITS2为核心、psbAtrnH为补充序列的植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作为药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由于传统的获取方法是以采集和消耗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为代价的,导致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和种质资源的匮乏。目前,白及已被《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1册收录,同时也被写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种类。随着白芨野生资源量的骤减、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大力推广人工栽培种植显得越来越重要。国以农为先,农以种为先,优良品种是中药材产业链的起点。目前,白及等中药材基本上采用系统育种方法选育新品种,其产量和质量难尽人意。杂交育种周期长,杂交后代分离大且分离出的优良单株极少,选育出各种优良性状相聚合的品种极为艰难。杂种优势利用已普遍应用在大田作物上,但在中药材上仍然罕见。白及人工授粉方便、容易,蒴果种子量很大,目前白及利用种子进行组培快繁和种子大田直播育苗技术日趋成熟。随着以白及为原料的新产品开发和新用途的研究,白及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大,应用杂种优势恰逢其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性状选择为白及提供了简易有效的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形状选择的白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原生境来源划分白及种质资源材料;(2)根据3年生白及种质资源假鳞茎直径、假鳞茎指状分枝的长/宽比、假鳞茎厚度、倒数第一和第二片叶片之间的夹角、倒数第二叶叶片中部宽度重要表型性状划分类别;(3)从白及种质资源材料叶片中分离提取DNA;(4)以DNA为模板,psbA-trnH分子标记为引物,通过PCR扩增出特异片段;(5)凝胶电泳检测并回收PCR扩增产物并双向测序,峰图经专业软件拼接后去除引物及低质量区,获得相应DNA条形码序列;(6)DNA条形码序列在ncbigenbank数据库上与公布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其基原植物是否符合白及的标准;(7)采用MEGA计算序列间的遗传距离,采用罗杰斯距离(RD)或改良的罗杰斯距离(MRD)来确定相关种质的亲缘关系;(8)以亲缘关系的远近为基本指标,结合上述重要表型性状确定双亲;(9)以重要表型性状突出的亲本为母本,经人工去雄授粉,得到杂种F1代蒴果;(10)成熟的杂种蒴果采收,经组培快繁或者进行种子直播育苗得到F1代杂种种苗。psbA-trnH分子标记引物上、下游序列分别为5'-GTTATGCATGAACGTAATGCTC3',5'-CGCGCATGGTGGATTCACAATCC3'。一种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形状选择的白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在白及生产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无需通过了解双亲所携带基因来预测杂种子一代F1的性状,利用psbA-trnH序列分析技术为白及提供了简易有效的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并利用组培快繁技术或种子直播育苗固定杂种优势,迅速获得数量巨大的F1代杂种株系。该方法既可以确定种质材料是否符合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基原植物,避免种间混杂,又减少大量的人工测配及田间配合力鉴定时间,大大加快了白及杂种优势利用的进程。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psbA-trnH序列的白及属植物系统发育树;图2为基于psbA-trnH序列的白及居群系统发育树;图3为扩增反应程序最终选定的参数;其中,皖白及1号(AH(1))、贵州白及(GZ(1))、贵州野生小白及(GZ(2))、湖北白及(HB(1))、湖北黄花白及(HB(2))、湖南白及(HN(1))、良宝大白及1号(LB(1))、浙江白及(ZJ(1))、陕西黄花白及(SX(1))、镇沅野生小白及(ZY(1))、标尺表示遗传距离。具体实施方式我们采集安徽、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重庆等不同来源地36份居群样本,通过表型比较和4个候选DNA条形码(rbcL,matK,psbA-trnH,ITS2)的扩增效率、种内/种间遗传变异以及barcodinggap,确定psbAtrnH为白及属通用条形码,得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方法,并应用于白及种内杂种优势类群鉴定。本专利技术的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性状选择的白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包括:(1)居群来源分类:按照原生境来源,如湖北、湖南省张家界、重庆市铜梁县、云南省蒙自市等,划分白及不同居群(品种)。(2)亲本类别分类:测定上述白及不同居群(品种)材料的重要表型性状,并按照下述标准将亲本材料划分为Ⅰ、Ⅱ、Ⅲ等3个类别(以3年生植株为准):①假鳞茎个数Ⅰ类≥20个、15个≤Ⅱ类≤19个、Ⅲ<15个;②假鳞茎直径:Ⅰ类≥35mm、25mm≤Ⅱ类<35mm、Ⅲ<25mm;③假鳞茎指状分枝的长/宽比:Ⅰ类≤1.5、1.5<Ⅱ类≤1.8、Ⅲ类>1.8;④假鳞茎厚度:Ⅰ类≥20mm、15mm≤Ⅱ类<20mm、Ⅲ类<15mm;⑤倒数第一、第二片叶片的夹角Ⅰ类≤40°、40°<Ⅱ类≤55°、Ⅲ类>55°;⑥倒数第二叶叶片中部宽度Ⅰ类≥60mm、40mm≤Ⅱ类<60mm、Ⅲ类<40mm。上述指标中,其权重依次是假鳞茎个数>假鳞茎直径>假鳞茎指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0250402.html" title="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性状选择的白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及其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性状选择的白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及其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形状选择的白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原生境来源划分白及种质资源材料;(2)根据3年生白及种质资源假鳞茎直径、假鳞茎指状分枝的长/宽比、假鳞茎厚度、倒数第一和第二片叶片之间的夹角、倒数第二叶叶片中部宽度重要表型性状划分类别;(3)从白及种质资源材料叶片中分离提取DNA;(4)以DNA为模板,psbA‑trnH分子标记为引物,通过PCR扩增出特异片段;(5)凝胶电泳检测并回收PCR扩增产物并双向测序,峰图经专业软件拼接后去除引物及低质量区,获得相应DNA条形码序列;(6)DNA条形码序列在ncbigenbank数据库上与公布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其基原植物是否符合白及的标准;(7)采用MEGA计算序列间的遗传距离,采用罗杰斯距离(RD)或改良的罗杰斯距离(MRD)来确定相关种质的亲缘关系;(8)以亲缘关系的远近为基本指标,结合上述重要表型性状确定双亲;(9)以重要表型性状突出的亲本为母本,经人工去雄授粉,得到杂种F1代蒴果;(10)成熟的杂种蒴果采收,经组培快繁或者进行种子直播育苗得到F1代杂种种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sbA-trnH序列分析结合重要表型形状选择的白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原生境来源划分白及种质资源材料;(2)根据3年生白及种质资源假鳞茎直径、假鳞茎指状分枝的长/宽比、假鳞茎厚度、倒数第一和第二片叶片之间的夹角、倒数第二叶叶片中部宽度重要表型性状划分类别;(3)从白及种质资源材料叶片中分离提取DNA;(4)以DNA为模板,psbA-trnH分子标记为引物,通过PCR扩增出特异片段;(5)凝胶电泳检测并回收PCR扩增产物并双向测序,峰图经专业软件拼接后去除引物及低质量区,获得相应DNA条形码序列;(6)DNA条形码序列在ncbigenbank数据库上与公布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其基原植物是否符合白及的标准;(7)采用MEGA计算序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泉董文汉尹元萍张雅琼王明君黄莉杨生超张慧何潘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