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58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音器,其包括中空的消音器本体,消音器本体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柱状部和第二柱状部,第一柱状部的外径小于第二柱状部的外径,第一柱状部上远离第二柱状部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出风方向的圆环状第一台面,第二柱状部上与第一柱状部连接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出风方向的圆环状第二台面,第一台面上沿圆环方向均匀分布有凸出第一台面的复数个第一通孔,第二台面上沿圆环方向均匀分布有复数个凸出第二台面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垂直于第一台面且贯通至消音器本体内部,第二通孔垂直于第二台面且贯通至消音器本体内部,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消除吸尘器运行时的噪音,提升使用的舒适性。

Silenc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ffler, the muffler body comprises a hollow, muffler body comprises a ladder shaped set the first column and the second column of the first column of the external diameter of less than second column outside, one end of the first column part from second columnar part perpendicular to a the wind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ircular table, second cylindrical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ylindrical part are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table second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a plurality of first through hole of the first table along the ring direction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a convex first table, table second along the ring direction evenly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x table second the second hole, the first through holes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surface and penetrates the muffler body, second through holes perpendicular to the second surface and through the muffler body, first through The pore size is less than second through apertu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noise when the dust collector runs,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音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吸尘器噪音的消音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尘器在办公场所、家庭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传统的吸尘器的出风消音是通过增加风道曲折性,也就是迷宫式的风道,使得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以及通过在风道转弯处安置多孔吸声材料来吸收声能,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消音降噪效果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音器,能够消除吸尘器出风噪音。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音器,其包括中空的消音器本体,所述消音器本体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柱状部和第二柱状部,所述第一柱状部的外径小于第二柱状部的外径,所述第一柱状部上远离第二柱状部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出风方向的圆环状第一台面,所述第二柱状部上与第一柱状部连接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出风方向的圆环状第二台面,所述第一台面上沿圆环方向均匀分布有凸出第一台面的复数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台面上沿圆环方向均匀分布有复数个凸出第二台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垂直于第一台面且贯通至消音器本体内部,所述第二通孔垂直于第二台面且贯通至消音器本体内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柱状部的外径为30~40mm,所述第二柱状部的外径为50~6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面的内径为20~26mm,所述第二台面的内径为34~4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4~6mm,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7~9mm。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5mm,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8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分别设置在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柱状部和第二柱状部上,且第一通孔孔径小于第二通孔孔径,按照从小孔到大孔出风的原理,声波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时发生反射,反射后当不同的声波的波峰和波谷相遇时,能够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声波的能量减弱,达到消音的目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在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柱状部和第二柱状部上设置复数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孔径小于第二通孔孔径,按照从小孔到大孔出风的原理,声波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时发生反射,反射后当不同的声波的波峰和波谷相遇时,能够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声波的能量减弱,达到消音的目的,消音效果好,提升了吸尘器使用的舒适性;2.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消音器本体;2、第一柱状部;3、第二柱状部;4、第一台面;5、第二台面;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2所示,一种消音器,其包括中空的消音器本体1,所述消音器本体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柱状部2和第二柱状部3,所述第一柱状部的外径小于第二柱状部的外径,所述第一柱状部上远离第二柱状部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出风方向的圆环状第一台面4,所述第二柱状部上与第一柱状部连接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出风方向的圆环状第二台面5,所述第一台面上沿圆环方向均匀分布有凸出第一台面的复数个第一通孔6,所述第二台面上沿圆环方向均匀分布有复数个凸出第二台面的第二通孔7,所述第一通孔垂直于第一台面且贯通至消音器本体内部,所述第二通孔垂直于第二台面且贯通至消音器本体内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状部的外径为30~40mm,所述第二柱状部的外径为50~60mm。所述第一台面的内径为20~26mm,所述第二台面的内径为34~40mm。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4~6mm,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7~9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分别设置在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柱状部和第二柱状部上,且第一通孔孔径小于第二通孔孔径,按照从小孔到大孔出风的原理,声波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时发生反射,反射后当不同的声波的波峰和波谷相遇时,能够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声波的能量减弱,达到消音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音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空的消音器本体(1),所述消音器本体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柱状部(2)和第二柱状部(3),所述第一柱状部的外径小于第二柱状部的外径;所述第一柱状部上远离第二柱状部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出风方向的圆环状第一台面(4),所述第二柱状部上与第一柱状部连接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出风方向的圆环状第二台面(5);所述第一台面上沿圆环方向均匀分布有凸出第一台面的复数个第一通孔(6),所述第二台面上沿圆环方向均匀分布有复数个凸出第二台面的第二通孔(7),所述第一通孔垂直于第一台面且贯通至消音器本体内部,所述第二通孔垂直于第二台面且贯通至消音器本体内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空的消音器本体(1),所述消音器本体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柱状部(2)和第二柱状部(3),所述第一柱状部的外径小于第二柱状部的外径;所述第一柱状部上远离第二柱状部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出风方向的圆环状第一台面(4),所述第二柱状部上与第一柱状部连接的一端设有垂直于出风方向的圆环状第二台面(5);所述第一台面上沿圆环方向均匀分布有凸出第一台面的复数个第一通孔(6),所述第二台面上沿圆环方向均匀分布有复数个凸出第二台面的第二通孔(7),所述第一通孔垂直于第一台面且贯通至消音器本体内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