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及玻璃对准输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946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及玻璃对准输送方法,包括:输送辊道;对准辊道,处于输送辊道的下方,对准辊道的辊面与输送辊道的辊面交错设置;对准辊道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当对准辊道向上移动达到预设上升位置时,对准辊道的辊面的顶点高于输送辊道的辊面的顶点,对准辊道可驱动玻璃移动,输送辊道驱动玻璃移动的方向与所述对准辊道驱动玻璃移动的方向相交;抵靠件设置于对准辊道的外部,在对准辊道驱动玻璃移动的路径上阻挡玻璃;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检测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玻璃的入片、就位、对准定位和出片的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实现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结合,既提高对准效率,又在对准过程中避免划伤玻璃。

Glass aligning delivery device and glass alignment delivery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glass alignment conveying device and conveying method including: Glass alignment, conveying roller; roller alignment, below the transfer roller, roller and roller surface alignment of conveyer roller roller surface staggered; movable roller alignment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when the alignment roller moves up to the preset up position, alignment the roller surface of the roller is higher than the vertex vertex of the roll surface of conveyer roller, roller alignment can drive roller driven glass glass moving, moving direction and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glass roller drive at intersection; against the 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external alignment of roller, roller drive path in alignment on the moving glass glass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a barrier; the controller and the sensor.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glass into pieces,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and alignment of a process; the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sensor and controller, which can improve the alignment efficiency, but also avoid scratch the glass in the alignment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及玻璃对准输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深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及玻璃对准输送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玻璃深加工领域中,由于输送设备的加工及装配精度有限,使得玻璃在生产线上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跑偏,跑偏极易造成玻璃与输送辊道相撞或出现划伤。尤其是当玻璃需要进入下一个对玻璃相对位置要求较为精确的设备时,必须提前进行对准调整,相对位置要求较为精确的设备例如磨边机或钢化炉。目前通常采用通过气缸推动双滑块向中间互夹,使玻璃相对某一中心线对齐的方式。此种对中方式会使玻璃在输送辊道上产生相对滑动,极易造成玻璃表面被划伤。因此,针对玻璃深加工生产线玻璃运行跑偏的问题,如何设计一种玻璃对准输送装置,既能在满足生产线节拍情形下有效避免玻璃表面被辊道划伤,同时又能实现精确对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及玻璃对准输送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辊道,可驱动玻璃移动;对准辊道,处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下方,所述对准辊道的辊面与所述输送辊道的辊面交错设置;所述对准辊道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当所述对准辊道向上移动达到预设上升位置时,所述对准辊道的辊面的顶点高于所述输送辊道的辊面的顶点,所述对准辊道可驱动玻璃移动,所述对准辊道驱动玻璃移动的方向与所述输送辊道驱动玻璃移动的方向相交;;抵靠件,设置于所述对准辊道的外部,在所述对准辊道驱动玻璃移动的路径上阻挡玻璃;以及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检测玻璃位置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玻璃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输送辊道和所述对准辊道的运转,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对准辊道的升降。优选地,所述输送辊道包括:输送部支撑件;若干个可转动的输送部辊道体,若干个所述输送部辊道体平行设置,所述输送部支撑件支撑每个所述输送部辊道体,每个所述输送部辊道体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对准辊道处于所述输送辊道的正下方,所述对准辊道包括: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的对准部支撑件;若干个可转动的对准部辊道体,若干个所述对准部辊道体平行设置,所述对准部支撑件支撑每个所述对准部辊道体,每个所述对准部辊道体的中轴线与任意一个所述输送部辊道体的中轴线垂直。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输送部辊道体包括输送部辊轴和沿着所述输送部辊轴的轴向依次设置的输送部轮体,每个所述对准部辊道体包括对准部辊轴和沿着所述对准部辊轴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对准部轮体;每个所述输送部辊轴均处于每个所述对准部辊轴的上方;当每个所述对准部辊轴带动相应的所述对准部轮体向上移动到预设上升位置时,每个所述对准部轮体的辊面的顶点高于所述输送部轮体的辊面的顶点。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所述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的玻璃对准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玻璃对准输送装置进行初始位置的设置,使对准辊道的辊面的顶点低于输送辊道的辊面的顶点;2)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玻璃的前端通过所述输送辊道的入片口时,控制器控制输送辊道运转,使玻璃在所述输送辊道上移动;3)当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玻璃的后端通过所述输送辊道的入片口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输送辊道停止;4)所述控制器控制对准辊道向上移动,当所述对准辊道的辊面的顶点移动到高于所述输送辊道的辊面的顶点的预设上升位置,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对准辊道停止,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对准辊道运行,玻璃向靠近抵靠件的一侧移动;5)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玻璃与所述抵靠件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的对准停止距离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对准辊道停止,此时,玻璃的位置为预设的对准位置;6)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对准辊道向下移动,当所述对准辊道的辊面的顶点低于所述输送辊道的辊面的顶点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对准辊道停止,玻璃落到所述输送辊道上;7)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输送辊道运转,带动玻璃向所述输送辊道的出片口移动。优选地,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辊道的入片口的入口感应器,所述入口感应器检测通过所述输送辊道的入片口的玻璃。优选地,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限位感应器,所述限位感应器检测玻璃在所述对准辊道驱动下移动的位置;所述预设的对准停止距离为:沿着所述对准辊道驱动玻璃移动的方向,所述抵靠件的靠近玻璃一侧的边缘与所述限位感应器的感应点之间距离。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对准停止距离的取值范围是1-2mm。优选地,所述玻璃对准输送装置进行初始设置时,对准辊道的辊面的顶点比输送辊道的辊面的顶点低5-50mm。优选地,当所述对准辊道的辊面的顶点比所述输送辊道的辊面的顶点高5-50mm时,所述对准辊道达到预设上升位置。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及玻璃对准输送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接收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玻璃位置信息,控制器控制输送辊道运转,使玻璃在输送辊道上移动;控制器控制对准辊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使玻璃能够在对准辊道上运行,并通过检测玻璃与所述抵靠件之间的距离,控制玻璃在对准辊道上的移动位置,以使玻璃在抵靠件的阻挡下达到预设的对准位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玻璃的入片、就位、对准定位和出片的过程;本专利技术装置实现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结合,既提高对准效率,又在对准过程中避免划伤玻璃。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的输送部辊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的对准部辊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的抵靠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在控制器控制下的原理图。附图标号说明100输送辊道110输送部支撑件111输送部横梁120输送部辊道体121输送部辊轴122输送部轮体130输送部传动件200对准辊道210对准部支撑件211对准部横梁220对准部辊道体221对准部辊轴222对准部轮体230对准部传动件300抵靠件310靠轮支架320靠轮本体330传感支架410控制器420检测传感器421入口感应器422限位感应器500支撑底架610升降驱动电机620升降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辊道100、对准辊道200、抵靠件300以及控制系统;输送辊道100,可驱动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及玻璃对准输送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道(100),可驱动玻璃移动;对准辊道(200),处于所述输送辊道(100)的下方,所述对准辊道(200)的辊面与所述输送辊道(100)的辊面交错设置;所述对准辊道(200)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当所述对准辊道(200)向上移动达到预设上升位置时,所述对准辊道(200)的辊面的顶点高于所述输送辊道(100)的辊面的顶点,所述对准辊道(200)可驱动玻璃移动,所述对准辊道(200)驱动玻璃移动的方向与所述输送辊道(100)驱动玻璃移动的方向相交;抵靠件(300),设置于所述对准辊道(200)的外部,在所述对准辊道(200)驱动玻璃移动的路径上阻挡玻璃;以及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410)和检测玻璃位置的检测传感器(420),所述控制器(410)接收所述检测传感器(420)检测到的玻璃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器(410)控制所述输送辊道(100)和所述对准辊道(200)的运转,所述控制器(410)控制所述对准辊道(200)的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道(100),可驱动玻璃移动;对准辊道(200),处于所述输送辊道(100)的下方,所述对准辊道(200)的辊面与所述输送辊道(100)的辊面交错设置;所述对准辊道(200)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当所述对准辊道(200)向上移动达到预设上升位置时,所述对准辊道(200)的辊面的顶点高于所述输送辊道(100)的辊面的顶点,所述对准辊道(200)可驱动玻璃移动,所述对准辊道(200)驱动玻璃移动的方向与所述输送辊道(100)驱动玻璃移动的方向相交;抵靠件(300),设置于所述对准辊道(200)的外部,在所述对准辊道(200)驱动玻璃移动的路径上阻挡玻璃;以及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410)和检测玻璃位置的检测传感器(420),所述控制器(410)接收所述检测传感器(420)检测到的玻璃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器(410)控制所述输送辊道(100)和所述对准辊道(200)的运转,所述控制器(410)控制所述对准辊道(200)的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道(100)包括:输送部支撑件(110);若干个可转动的输送部辊道体(120),若干个所述输送部辊道体(120)平行设置,所述输送部支撑件(110)支撑每个所述输送部辊道体(120),每个所述输送部辊道体(120)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辊道(200)处于所述输送辊道(100)的正下方,所述对准辊道(200)包括: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的对准部支撑件(210);若干个可转动的对准部辊道体(220),若干个所述对准部辊道体(220)平行设置,所述对准部支撑件(210)支撑每个所述对准部辊道体(220),每个所述对准部辊道体(220)的中轴线与任意一个所述输送部辊道体(120)的中轴线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送部辊道体(120)包括输送部辊轴(121)和沿着所述输送部辊轴(121)的轴向依次设置的输送部轮体(122),每个所述对准部辊道体(220)包括对准部辊轴(221)和沿着所述对准部辊轴(221)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对准部轮体(222);每个所述输送部辊轴(121)均处于每个所述对准部辊轴(221)的上方;当每个所述对准部辊轴(221)带动相应的所述对准部轮体(222)向上移动到预设上升位置时,每个所述对准部轮体(222)的辊面的顶点高于所述输送部轮体(122)的辊面的顶点。5.采用以上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对准输送装置的玻璃对准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倪龙珠丁红汉张红明韩德刚陈昕廖伟东屠智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