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苗期收卸膜机的地膜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235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苗期收卸膜机的地膜铲结构,包括地膜铲本体,该地膜铲本体的前端横截面为半垄形结构,其后端形成为一个逐步升高的拱形结构,其该地膜铲一侧与机架固定连接,只地膜铲本体内均匀布置通孔一,在地膜铲本体正下方设置带齿式传送带,在带齿式传送带两端分别套有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实现带齿式传送带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强。

Mulch film shovel structure of seedling unloading film machine

Plastic shovel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edling collecting and releasing film machine, including plastic shovel body, front section of the plastic shovel body is semi ridge structure, the rear end to form a gradually increasing arch structure, the film side of the shov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rame, only film shovel are uniformly arranged inside the body a through hole, a toothed belt conveyor is arranged under the plastic shovel body, in a toothed belt conveyor are respectively sheathed with a driving roller and the driven roller conveyor belt along the tooth can rotate clockwis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manufacture,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期收卸膜机的地膜铲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是一种苗期收卸膜机的地膜铲结构。
技术介绍
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作用相当大。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近年来以其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生长、增加作物产量等显著特点,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也有力地促进了化工、轻工、农机制造、农资供销、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由地膜覆盖技术发展到大棚蔬菜,使人们在寒冷的季节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由于地膜种植在田地内覆盖大量的塑料薄膜,作物收获后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对土壤造成了污染和损害。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年限的延长,由于不重视残膜回收,导致大量残膜留在土壤中,影响土壤耕性,破坏土壤结构,逐步影响烟草等作物的正常生长,影响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对农业产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必需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防止地膜污染危害。并且地膜应用范围广、面积大,实行人工揭膜与清除残膜,劳动强度大,费工时且回收率低,捡拾不净,应用机械回收地膜己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此专利技术了一种苗期割膜、耙膜、卷膜一体回收机,主要完成割膜、卷膜、收膜作业。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收膜的质量。因此,研制一种高效的苗期地膜回收机具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苗期收卸膜机的地膜铲结构,实现在割膜完成后对垄上的地膜进行快速收膜,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苗期收卸膜机的地膜铲结构,包括地膜铲本体,该地膜铲本体的前端横截面为半垄形结构,其后端形成为一个逐步升高的拱形结构,其该地膜铲一侧与机架固定连接,只地膜铲本体内均匀布置通孔一,在地膜铲本体正下方设置带齿式传送带,在带齿式传送带两端分别套有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实现带齿式传送带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前端设置为半垄形结构,在使用时,该地膜铲本体沿着垄进行收集,且该地膜铲本体的外形尺寸约小于垄结构,使得可将垄上的地膜和部分土壤一起收集在地膜铲本体,由于地铲膜固定在机架上,使得其在行走过程中产生振动,含有土壤的地膜在地产膜本体上移动,并通过通孔一实现土壤的自然卸落,再通过带齿式传送带设置在地铲膜尾部下端,由于为顺时针方向转动则能将自由落下的地膜勾住,并移动出去,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地膜铲本体的主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应用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的左视图;附图5是附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苗期收卸膜机的地膜铲结构,如图所示,包括地膜铲4本体,该地膜铲4本体的前端横截面为半垄形结构,其后端形成为一个逐步升高的拱形结构,其该地膜铲4一侧与机架固定连接,只地膜铲4本体内均匀布置通孔一33,在地膜铲4本体正下方设置带齿式传送带6,在带齿式传送带6两端分别套有主动滚筒7和从动滚筒10实现带齿式传送带6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本实施例应用于一种苗期双边收膜、卸膜一体机,如附图所示,包括机架3,在机架3底部后端设置车轮组件1,在机架3底部前端对称设置橡胶万向轮2,在机架3尾部一侧设置收膜箱14,在机架3内侧一边设置扶苗部件5,在扶苗部件5正下方设置地膜铲4且该地膜铲4与机架固定连接,在地膜铲4与收膜箱14之间设置传输结构,该传输结构包括位于地膜铲4尾部的从动滚筒10和位于收膜箱14进口处的主动滚筒7,带齿式传送带6套在动滚筒10和主动滚筒7并配合,在机架3顶部设置发动机8,设在发动机8一侧的变速系统9通过动力皮带11与发动机8连接,变速系统9作为动力输出源驱动车轮组件1和主动滚筒7。其中在机架3前端端头设置差速转向器20,在差速转向器20两侧分别设置转动轴21且该转动轴21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3上,在转动轴21端头上设置一侧设置链轮一22和链轮二23,在机架3前面中部设置行走链轮16,链条一12和链条三17将两侧对应的链轮一22、行走链轮16和车轮组件1连接配合,链轮二23和对应主动滚筒7通过链条二13连接起来,实现通过车轮组件1两侧的速度差实现转速,同时对应侧的带齿式传送带6收集地膜的速度与行走速度保持对应,该扶苗部件5内侧通过铰链与机架3连接,扶苗部件5外侧设置与扶苗部件5垂直的割膜刀。具体使用时工作时,主要由割膜刀从陇中间割开,在由地膜铲把膜趴到陇沟,通过发动机传动轴由皮带带动变数器输出经过皮带轮带动卷膜传送带,进行卷膜-收膜操作,本专利技术所述苗期割膜、收膜、卸膜一体回收机便于在地膜回收后完成卸膜工作,方便、快捷,为连续卷膜带来便利,缩短了再次卷膜的辅助工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方案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的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方案做出各种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苗期收卸膜机的地膜铲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苗期收卸膜机的地膜铲结构,包括地膜铲(4)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地膜铲(4)本体的前端横截面为半垄形结构,其后端形成为一个逐步升高的拱形结构,其该地膜铲(4)一侧与机架固定连接,只地膜铲(4)本体内均匀布置通孔一(33),在地膜铲(4)本体正下方设置带齿式传送带(6),在带齿式传送带(6)两端分别套有主动滚筒(7)和从动滚筒(10)实现带齿式传送带(6)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期收卸膜机的地膜铲结构,包括地膜铲(4)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地膜铲(4)本体的前端横截面为半垄形结构,其后端形成为一个逐步升高的拱形结构,其该地膜铲(4)一侧与机架固定连接,只地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斌刘祖国余朝静卢泽曹阳刘维岗舒成松李光尧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