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太阳光热能转化动能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867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太阳光热能转化动能的装置,包括支柱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中部通过轴套接支柱的上端,支柱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伸缩杆贯穿T型台的上端并延伸至T型台的内腔中,所述伸缩杆的底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连接T型台的内腔底端,集热板的一端设置插口,所述集热板的背面设置导热管,导热管的中部设置流体管,且相邻的流体管之间通过弧形管连接,所述集热板在弧形管的外侧均设置螺纹座,螺纹座中穿插设置锁定螺钉,锁定螺钉的底端与弧形管的外侧中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传统装置来说,能够方便使用,保养以及维修便捷,成本较低,合理的拆分结构设计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太阳光热能转化动能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
,具体为一种将太阳光热能转化动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并且现代社会下,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极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持续、清洁的能源正在被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其由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已经被人类接受。在光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中,传统的装置是将集热板通过螺丝和螺母的配合安装的,这种安装方式在长期使用后,会存在锈蚀以、寿命减低、使用旷量增大的缺点;并且安装和后期的拆卸维修十分麻烦;在使用五氟丙烷作为导热流体时,传统的动能转化装置所具有的流体转换管道均为一体的结构,安装、搬运、使用都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太阳光热能转化动能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将太阳光热能转化动能的装置,包括支柱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中部通过轴套接支柱的上端,支柱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底端均通过支撑杆连接支柱的侧壁,所述安装架上设置多个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滑槽,所述安装槽的底端一角处安装有转换座,转换座的上端中部设置运动槽,运动槽的内腔中设置弹性装置,弹性装置包括有伸缩杆、第二复位弹簧和T型台,所述伸缩杆贯穿T型台的上端并延伸至T型台的内腔中,所述伸缩杆的底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连接T型台的内腔底端,且伸缩杆的上端设置锥面,T型台的下端插接在运动槽中,所述运动槽对应T型台设置支持板,支持板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连接运动槽的底端,所述安装槽的滑槽中插接有集热板,集热板的一端设置插口,且插口设置锥面匹配部,所述锥面与锥面匹配部相对应;所述集热板的背面设置导热管,导热管的中部设置流体管,且相邻的流体管之间通过弧形管连接,所述集热板在弧形管的外侧均设置螺纹座,螺纹座中穿插设置锁定螺钉,锁定螺钉的底端与弧形管的外侧中部接触。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杆、套管和螺母,支杆与套管的外侧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安装架与支柱,且支杆的内侧端插接在套管中,螺母通过内外螺纹套接在支杆上。优选的,所述流体管两端均设置弧形接触面,且弧形管对应流体管设置连接槽,连接槽中设置弧形接触面匹配部,所述流体管插接在连接中,弧形接触面与弧形接触面匹配部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导热管与流体管之间填充有导热层,且导热层的厚度不小于0.5cm。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不少于6个,且安装槽之间呈等距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持板对应T型台的下端设置弧形槽,且T型台的下端与弧形槽的表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弹性装置的设置能够降低集热板安装和拆卸的复杂程度,并且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集热板在长期使用后的使用旷量,提高使用品质,并且合理设置的弧形管与流体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装置的安装、维修以及更换的成本,总的来说,本技术相比传统装置来说,能够方便使用,保养以及维修便捷,成本较低,合理的拆分结构设计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弧形管、锁定螺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弹性装置与转换座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弹性装置剖面图。图中:支柱1、安装架2、支撑杆3、螺纹座4、安装槽5、集热板6、导热管7、弧形管8、锁定螺钉9、转换座10、支持板11、弹性装置12、第一复位弹簧13、伸缩杆14、第二复位弹簧15、T型台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将太阳光热能转化动能的装置,包括支柱1和安装架2,安装架2的两侧中部通过轴套接支柱1的上端,支柱1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安装架2的两侧底端均通过支撑杆3连接支柱1的侧壁,支撑杆3包括支杆、套管和螺母,支杆与套管的外侧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安装架2与支柱1,且支杆的内侧端插接在套管中,螺母通过内外螺纹套接在支杆上,通过伸缩结构设置的支撑杆3,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调节的作用,而且在螺母的作用下能够实现限位的作用,在套管内部设置弹性机构,对支杆进行拉持,能够方便使用者对安装架2使用角度的调节。安装架2上设置多个安装槽5,且安装槽5的内侧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滑槽,开设的滑槽能够方便集热板6的插入,安装槽5不少于6个,且安装槽5之间呈等距设置。安装槽5的底端一角处安装有转换座10,转换座10的上端中部设置运动槽,运动槽的内腔中设置弹性装置12,弹性装置12包括有伸缩杆14、第二复位弹簧15和T型台16,伸缩杆14贯穿T型台16的上端并延伸至T型台16的内腔中,伸缩杆14的底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5连接T型台16的内腔底端,且伸缩杆14的上端设置锥面,弹性装置12的作用,能够较好的对集热板6产生抵触作用,提高稳定性,并且在第二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降低了使用旷量,提高工作质量。T型台16的下端插接在运动槽中,运动槽对应T型台16设置支持板11,支持板11对应T型台16的下端设置弧形槽,且T型台16的下端与弧形槽的表面接触,通过设置的弧形槽,支持板11在对T型台16产生支撑作用时,提高稳定性。支持板11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3连接运动槽的底端,安装槽5的滑槽中插接有集热板6,集热板6的一端设置插口,且插口设置锥面匹配部,锥面与锥面匹配部相对应。集热板6的背面设置导热管7,导热管7的中部设置流体管,且相邻的流体管之间通过弧形管8连接,在流体管内部填充五氟丙烷,配合集热板6的工作,能够将热量进行很好的吸收和转换,配合蒸发器、回热器能够将太阳能方便、快捷的转换为动能。导热管7与流体管之间填充有导热层,且导热层的厚度不小于0.5cm。集热板6在弧形管8的外侧均设置螺纹座4,螺纹座4中穿插设置锁定螺钉9,锁定螺钉9的底端与弧形管8的外侧中部接触,流体管两端均设置弧形接触面,且弧形管8对应流体管设置连接槽,连接槽中设置弧形接触面匹配部,流体管插接在连接中,弧形接触面与弧形接触面匹配部相对应,在,弧形接触面与弧形接触面匹配部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密封接触,并且配合锁定螺钉9的夹持作用,能够使弧形管8与流体管之间具有很好的密封作用。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弹性装置12的底端放入到转换座10的运动槽中,通过锥面以及锥面匹配部的作用,使集热板6卡接在弹性装置12上,手动按压集热板6,并且将集热板6插入到安装槽5下端的滑槽中,完全插入后,由于上下滑槽的深度不同,再将集热板6的上端插入到安装槽5上端的滑槽中,在第一复位弹簧13与第二复位弹簧15的作用,很好的将集热板6弹性锁定,将集热板6安装完成后,在导热管7中插入流体管,相邻的流体管对应的通过弧形管8连接,旋转锁定螺钉9对弧形管8紧固,将流体管与弧形管8连接处密封,安装简单、拆卸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利于推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将太阳光热能转化动能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太阳光热能转化动能的装置,包括支柱(1)和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两侧中部通过轴套接支柱(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两侧底端均通过支撑杆(3)连接支柱(1)的侧壁,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多个安装槽(5),且安装槽(5)的内侧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滑槽,所述安装槽(5)的底端一角处安装有转换座(10),转换座(10)的上端中部设置运动槽,运动槽的内腔中设置弹性装置(12),弹性装置(12)包括有伸缩杆(14)、第二复位弹簧(15)和T型台(16),所述伸缩杆(14)贯穿T型台(16)的上端并延伸至T型台(16)的内腔中,所述伸缩杆(14)的底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5)连接T型台(16)的内腔底端,且伸缩杆(14)的上端设置锥面,T型台(16)的下端插接在运动槽中,所述运动槽对应T型台(16)设置支持板(11),支持板(11)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3)连接运动槽的底端,所述安装槽(5)的滑槽中插接有集热板(6),集热板(6)的一端设置插口,且插口设置锥面匹配部,所述锥面与锥面匹配部相对应;所述集热板(6)的背面设置导热管(7),导热管(7)的中部设置流体管,且相邻的流体管之间通过弧形管(8)连接,所述集热板(6)在弧形管(8)的外侧均设置螺纹座(4),螺纹座(4)中穿插设置锁定螺钉(9),锁定螺钉(9)的底端与弧形管(8)的外侧中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太阳光热能转化动能的装置,包括支柱(1)和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两侧中部通过轴套接支柱(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两侧底端均通过支撑杆(3)连接支柱(1)的侧壁,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多个安装槽(5),且安装槽(5)的内侧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滑槽,所述安装槽(5)的底端一角处安装有转换座(10),转换座(10)的上端中部设置运动槽,运动槽的内腔中设置弹性装置(12),弹性装置(12)包括有伸缩杆(14)、第二复位弹簧(15)和T型台(16),所述伸缩杆(14)贯穿T型台(16)的上端并延伸至T型台(16)的内腔中,所述伸缩杆(14)的底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5)连接T型台(16)的内腔底端,且伸缩杆(14)的上端设置锥面,T型台(16)的下端插接在运动槽中,所述运动槽对应T型台(16)设置支持板(11),支持板(11)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3)连接运动槽的底端,所述安装槽(5)的滑槽中插接有集热板(6),集热板(6)的一端设置插口,且插口设置锥面匹配部,所述锥面与锥面匹配部相对应;所述集热板(6)的背面设置导热管(7),导热管(7)的中部设置流体管,且相邻的流体管之间通过弧形管(8)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强夏中雷李君毅梅春雨曹博江峰李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信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