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485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储罐,所述储罐包括筒体、内容器、操作系统以及支撑装置,操作系统的管路穿过筒体后与内容器连通;支撑装置包括一固定支撑装置和两个滑动支撑装置;固定支撑装置和两个滑动支撑装置一端与内容器接触,另一端固定于筒体上。通过将操作系统设置在储罐中部下方,固定支撑设置在罐体中部,滑动支撑设置在罐体两端,所有管路均从罐体中部下方伸出筒体,筒体为两圆筒向中央套装连接而成,充分利用储罐筒体的下部空间布局和安装管路、阀门和仪器仪表,这种布局无需缩减罐体长度,当储罐采用该操作系统时,固定支撑也设置在罐体中部,有利于减小罐体中部垂向挠度,对于载重较大的储罐,其承载能力更强。

A storage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orage tank, the tank comprises a barrel body, content, operating system and supporting device, the pipeline operating system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barrel body and the content is communicated; support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support device and two sliding support device; fixed support device and two sliding support devic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content the other end is fixed on the cylinder body. The operating system is arranged in the tank below the middle part, the fixed support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of the sliding support is arranged at the both ends of all pipes from the tank below the middle part extends out of the cylinder body, cylinder two cylinder to suit the central connec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tank cylinder of the lower space layout and installation of piping, valves and instruments this layout, without reducing the length of the tank when the tank, the operating system, the fixed support is also provid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ank body, is conducive to reduce the central vertical deflection, load for large storage tank, its carrying capacity is stro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罐
本技术涉及冷冻液化气
,尤其涉及一种储罐。
技术介绍
玻璃钢支撑装置是一种用于连接内外容器罐体、传递内容器载荷并减少漏热的重要装置。冷冻液化气体罐一般采用双层罐体结构,内容器用于装载冷冻液化气体,外壳与框架、底架、鞍座或走行装置连接。为了有效阻隔外部环境传入内容器的热量,避免冷冻液化气体蒸发过快,通常在内容器与外壳之间设置环氧玻璃钢支撑装置,将内容器支撑在外壳上,形成夹层空间,然后对夹层空间抽真空。玻璃钢支撑装置靠近内容器一侧与内容器外壁连接,靠近外壳的一侧安装在外壳上的玻璃钢支撑封罩内。玻璃钢支撑装置用于传递内外罐之间的各种载荷,封闭夹层空间,并有效阻断热桥的功能。现有储罐玻璃钢支撑装置一般采用8点支撑方式,其中靠近系统管路一端的4点支撑为固定支撑,另一端4点支撑为滑动支撑。玻璃钢支撑装置依靠外壳封罩装置与储罐外壳连接,储罐内容器安放在玻璃钢支撑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8点支撑结构玻璃钢支撑装置仅适用于罐体比较短的情况。当罐体结构细长,采用8点支撑结构时,玻璃钢支撑装置固定端与滑动端的间距很大,导致挠度增加,罐体容易出现失稳。而且现有的玻璃钢支撑装置在罐体容积较大,装载介质较多时,存在强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玻璃钢支撑装置固定端与滑动端的间距大,导致挠度增加,罐体容易出现失稳,且罐体容积较大,装载介质较多时,存在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储罐,所述储罐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内容器、操作系统以及支撑装置,所述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筒体中部下方,并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所述操作系统的管路穿过所述筒体后与所述内容器连通;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固定支撑装置和两个滑动支撑装置;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和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装置一端与所述内容器接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固定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中部;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支撑装置的相对两侧,并位于所述筒体的两端。优选地,所述筒体由两圆筒连接而成,所述两圆筒的连接处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管路穿过所述固定孔后与所述内容器连通。优选地,所述固定孔处设置有封闭所述固定孔的封盖,所述管路穿过所述封盖。优选地,所述操作系统包括阀门箱,所述阀门箱设置在所述筒体中部下方,并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所述管路安装在所述阀门箱上。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圆周上的M个固定支撑机构,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装置中的每个滑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圆周上的N个滑动支撑机构,所述M和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优选地,所述M和N等于四;所述四个固定支撑机构中上部的两个固定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为90±10度,所述四个固定支撑机构中下部的两个固定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为60±10度;所述四个滑动支撑机构中上部的两个滑动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为90±10度,所述四个滑动支撑机构中下部的两个滑动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为60±10度。优选地,所述M和N等于三;所述三个固定支撑机构中一个固定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顶部,另外两个固定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部两侧,其间的夹角为60±10度;所述三个滑动支撑机构中一个滑动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顶部,所述三个滑动支撑机构中另外两个滑动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部两侧,其间的夹角为60±10度。优选地,所述M等于四;所述N等于三,所述四个固定支撑机构中上部的两个固定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为90±10度,所述四个固定支撑机构中下部的两个固定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为60±10度;所述三个滑动支撑机构中一个滑动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顶部,所述三个滑动支撑机构中另外两个滑动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部两侧,其间的夹角为60±10度。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固定玻璃钢、固定封罩、固定加强板、多个固定加强筋和固定座;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固定封罩通孔,所述固定加强板固定于所述筒体的表面,所述固定加强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封罩通孔对应的固定封罩穿孔,所述固定封罩固定于固定封罩通孔和所述固定封罩穿孔内,所述多个固定加强筋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加强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封罩上,形成三角支撑结构;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内容器的外表面上与所述固定封罩通孔相对的位置,所述固定玻璃钢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封罩内,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优选地,所述滑动支撑机构包括滑动封罩、滑动玻璃钢、滑动加强板、多个滑动加强筋和滑动加强块;所述滑动加强板固定于所述筒体的表面上,所述筒体上开设有滑动封罩通孔,所述滑动加强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滑动封罩通孔对应的滑动封罩穿孔,所述滑动封罩固定于所述滑动封罩通孔和所述滑动封罩穿孔内;所述多个滑动加强筋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加强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封罩上,以形成一三角支撑结构;所述滑动加强块固定于所述内容器的外表面上与所述滑动封罩通孔相对的位置;所述滑动玻璃钢一端支撑于所述滑动封罩上,另一端滑动支撑于所述滑动加强块上。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通过将操作系统设置在储罐中部下方,固定支撑设置在罐体中部,滑动支撑设置在罐体两端,所有管路均从罐体中部下方伸出筒体,筒体为两圆筒向中央套装连接而成,阀门箱固定在罐体中部筒体下方,充分利用储罐筒体的下部空间布局和安装管路、阀门和仪器仪表,这种布局无需缩减罐体长度,因此能最大限度设计储罐容积,从而提升产品的经济性。另外,当储罐采用该操作系统时,固定支撑也设置在罐体中部,有利于减小罐体中部垂向挠度,对于载重较大的储罐,其承载能力更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玻璃钢支撑装置固定端与滑动端的间距大,导致挠度增加,罐体容易出现失稳,且罐体容积较大,装载介质较多时,存在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一种储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所述储罐的B-B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支撑装置的固定支撑机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支撑装置的固定支撑机构的俯视图;图5为图1中的所述储罐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支撑装置的滑动支撑机构的放大图;图7为图1中支撑装置的滑动支撑机构的俯视图;图8和图9为本申请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储罐的剖面示意图;图10和图11为本申请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储罐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为图1中的储罐的局部剖视图;图13为图12的C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储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玻璃钢支撑装置固定端与滑动端的间距大,导致挠度增加,罐体容易出现失稳,且罐体容积较大,装载介质较多时,存在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本申请通过将操作系统设置在储罐中部下方,固定支撑设置在罐体中部,滑动支撑设置在罐体两端,所有管路均从罐体中部下方伸出筒体,筒体为两圆筒向中央套装连接而成,阀门箱固定在在罐体中部筒体下方,充分利用储罐筒体的下部空间布局和安装管路、阀门和仪器仪表,这种布局无需缩减罐体长度,因此能最大限度设计储罐容积,从而提升产品的经济性。另外,当储罐采用该操作系统时,固定支撑也设置在罐体中部,有利于减小罐体中部垂向挠度,对于载重较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储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内容器、操作系统以及支撑装置,所述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筒体中部下方,并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所述操作系统的管路穿过所述筒体后与所述内容器连通;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固定支撑装置和两个滑动支撑装置;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和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装置一端与所述内容器接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固定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中部;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支撑装置的相对两侧,并位于所述筒体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包括筒体和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内容器、操作系统以及支撑装置,所述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筒体中部下方,并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所述操作系统的管路穿过所述筒体后与所述内容器连通;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固定支撑装置和两个滑动支撑装置;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和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装置一端与所述内容器接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固定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中部;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支撑装置的相对两侧,并位于所述筒体的两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两圆筒连接而成,所述两圆筒的连接处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管路穿过所述固定孔后与所述内容器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处设置有封闭所述固定孔的封盖,所述管路穿过所述封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包括阀门箱,所述阀门箱设置在所述筒体中部下方,并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所述管路安装在所述阀门箱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圆周上的M个固定支撑机构,所述两个滑动支撑装置中的每个滑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圆周上的N个滑动支撑机构,所述M和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M和N等于四;所述四个固定支撑机构中上部的两个固定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为90±10度,所述四个固定支撑机构中下部的两个固定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为60±10度;所述四个滑动支撑机构中上部的两个滑动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为90±10度,所述四个滑动支撑机构中下部的两个滑动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为60±10度。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M和N等于三;所述三个固定支撑机构中一个固定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顶部,另外两个固定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部两侧,其间的夹角为60±10度;所述三个滑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长乐何远新李永莉杨清义王宝磊姜强俊刘凤伟汤楚强熊珍艳黄圣徐卫国吴其曾咏奎黄政贤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