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水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915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支撑和解除支撑闸板且操作可靠的挡水坝,包括闸板,闸板下部与支座由第一铰接轴铰接,闸板的背水面与支座之间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驱动闸板绕第一铰接轴转动,闸板的背水面与支座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闸板的背水面之间由第二铰接轴铰接,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的回转轴芯方向平行,固定卡座上设置有凹部,凹部的开口向上布置,支撑杆的下端置于凹部内构成支撑杆的下端水平方向的限位配合,支撑杆的下端脱离凹部呈自由状态。液压缸动作顶起闸板时,支撑杆的下端滑入固定卡座上的凹部内构成水平方向的限位;当需要开闸放水时,支撑杆的下端从固定卡座的凹部中滑出,闸板向后翻转卧倒。

Retaining da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port and can automatically lift support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gate dam, including the gate, the gate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bracket which is hinged between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first hinge shaft, and is provided with bearing gate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cylinder to drive the gate around the first hinge axis, between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water g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bearing a supporting rod,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wat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hinged between the gate of the second hinge shaft, parallel rotary axial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hinge shaft and the first hinge shaft, a fixed clamp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concave part, an upward arranged recess,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concave part formed in lower horizontal support bar spacing with lower support rod from the concave part of a free state. The action of hydraulic cylinder from the top of the gat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to slide into the concave part of the fixed card in a horizontal direction limit; when the need to releas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slide out from the concave part of the fixed seat, turning back the flap 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水坝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挡水坝。
技术介绍
目前,在城市水利景观工程的河道闸坝上使用的底轴转动的挡水坝,较橡胶坝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与钢坝闸相比又具有投资小、维护费用低的优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特别在小型水利景观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挡水坝采用液压缸支、顶以最底部为铰链轴的闸板的背部,实现启升闸板拦水,降下闸板行洪的目的。升降坝升起后,铰接在闸板背面的滑动支撑杆支撑住,构成稳定的支撑闸坝。专利号为ZL200710131109.9的挡水坝公开:在活动坝面的背部与液压缸相互平行,设置对活动坝面形成“人”字支撑的滑动支撑杆,滑动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活动坝面的背部,滑动支撑杆的底端滑动设置在水平导槽中,在水平导槽的不同位置上,分别设置定位销孔,对应设置可插入在定位销孔中、对滑动支撑杆的支撑位置进行限位的定位销(详见说明书0009段)。但是定位销的插入和拔出是通过与定位销连接的钢铰线在岸上由人工操作,非常麻烦且操作不易成功,经常因定位销无法插入或拔出导致闸板无法升降;如有一定的水位淹没,则无法人为识别,安装插销动作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支撑闸板和自动解除支撑闸板且操作可靠的挡水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挡水坝,包括闸板,闸板下部与支座由第一铰接轴铰接,闸板的背水面与支座之间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驱动闸板绕第一铰接轴转动,闸板的背水面与支座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闸板的背水面之间由第二铰接轴铰接,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的回转轴芯位于水平方向且相互平行,固定卡座上设置有凹部,凹部的开口向上布置,支撑杆的下端置于凹部内构成支撑杆的下端水平方向的限位配合,支撑杆的下端脱离凹部呈自由状态。液压缸动作顶起闸板时,支撑杆会绕着第二铰接轴旋转,支撑杆的下端被闸板拖动,滑入固定卡座上的凹部内,凹部对支撑杆的下端构成水平方向的限位,此时不需要再对液压缸供油,仅仅依靠支撑杆的支撑即可将闸板顶起;当需要开闸放水时,支撑杆的下端从固定卡座的凹部中滑出,闸板绕着第一铰接轴旋转,向后翻转卧倒。本技术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闸板抬升到最高位置示意图;图2为闸板完全放倒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5为支撑底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论述。一种挡水坝,包括闸板20,闸板20下部与支座10由第一铰接轴30铰接,闸板20的背水面与支座10之间设置有液压缸40,液压缸40驱动闸板20绕第一铰接轴30转动,闸板20的背水面与支座10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杆50,支撑杆50的上端与闸板20的背水面之间由第二铰接轴60铰接,第二铰接轴60与第一铰接轴30的回转轴芯位于水平方向且相互平行,固定卡座70上设置有凹部71,凹部71的开口向上布置,支撑杆50的下端置于凹部71内构成支撑杆50的下端水平方向的限位配合,支撑杆50的下端脱离凹部71呈自由状态。液压缸40动作顶起闸板20时,支撑杆50会绕着第二铰接轴60旋转,支撑杆50的下端被闸板20拖动,滑入固定卡座70上的凹部71内,凹部71对支撑杆50的下端构成水平方向的限位,此时不需要再对液压缸40供油,仅仅依靠支撑杆50的支撑即可将闸板20支撑牢固;当需要开闸放水时,支撑杆50的下端从固定卡座70的凹部71中滑出,闸板20绕着第一铰接轴30旋转,闸板20向后翻转卧倒。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固定卡座70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板块状半卡座,两个半卡座上对称布置构成限定支撑杆50下端的凹部71,凹部71整体呈U型缺口状,凹部71的缺口沿一边高一边低且靠近闸板20一侧的口沿高,低口沿侧的外周设置有圆滑轮廓。液压缸40动作,闸板20绕着第一铰接轴30转动,由于半卡座的外周轮廓为圆滑的且远离闸板20一侧的口沿低,支撑杆50的下端能够很轻松地滑入凹部71内,靠近闸板20一侧的高口沿限制支撑杆50的下端继续滑动,加上凹部71内的死点将T形头限制在凹部71内,所述的T形头支撑杆50的端部放置一段短横杆。优选的,凹部71的缺口向后上方,开口为收口状,缺口构成限制支撑杆50下端移动的死点。由于缺口的开口为收口状,缺口内部的直径大于开口处的直径,进而形成死点。当需要开闸放水时,需要解除凹部71对支撑杆50的下端的限位,凹部71区域处还设置有与支撑杆50的下端配合的顶升机构72,顶升机构72设置在两半卡座之间,顶升机构(72)向上移动驱动支撑杆(50)的下端上移至脱离凹部(71)区域。顶升机构72将支撑杆50的下端顶至低口沿的高度时,支撑杆50的下端就会顺着半卡座的圆滑轮廓滑出凹部71,呈现自由状态。优选的,顶升机构72为液压顶缸,液压顶缸的无杆腔油管与液压缸40的有杆腔油管共路,液压顶缸内设置有复位弹簧。闸板20需要卧倒时,给液压缸40进油的同时,液压顶缸无杆腔进油,液压顶缸伸出将支撑杆50的下端顶出凹部71,液压顶缸依靠复位弹簧复位(也可以在泄压后靠自重复位),这样在不增加液压管路的情况下,实现支撑杆50的锁定和解锁,自动操作,运行可靠。进一步的,液压缸40的上端与闸板20的背水面之间由第三铰接轴80铰接,液压缸40的下端与支座10铰接,第三铰接轴80与第一铰接轴30的回转轴芯方向平行。通过液压缸40的伸长顶起闸板20并拖动支撑杆50,闸板20卧倒时,液压缸40逐渐缩短并随闸板20一起卧倒。为了能够在闸板20卧倒的过程中滑动平稳,支座10上衔接有导轨11,导轨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铰接轴30的长度方向垂直,支撑杆50的倒T形头从固定卡座70内滑出后在导轨11内滑动。由于闸板20大多体积很大,为了牢固地支撑闸板20,支撑杆50与液压缸40间隔成对设置有多组,轨道11、支撑底座70对应设置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挡水坝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水坝,包括闸板(20),闸板(20)下部与支座(10)由第一铰接轴(30)铰接,闸板(20)的背水面与支座(10)之间设置有液压缸(40),液压缸(40)驱动闸板(20)绕第一铰接轴(30)转动,闸板(20)的背水面与支座(10)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杆(50),支撑杆(50)的上端与闸板(20)的背水面之间由第二铰接轴(60)铰接,第二铰接轴(60)与第一铰接轴(30)的回转轴芯位于水平方向且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固定卡座(70)上设置有凹部(71),凹部(71)的开口向上布置,支撑杆(50)的下端置于凹部(71)内构成支撑杆(50)的下端水平方向的限位配合,支撑杆(50)的下端脱离凹部(71)呈自由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11 CN 20162029976921.一种挡水坝,包括闸板(20),闸板(20)下部与支座(10)由第一铰接轴(30)铰接,闸板(20)的背水面与支座(10)之间设置有液压缸(40),液压缸(40)驱动闸板(20)绕第一铰接轴(30)转动,闸板(20)的背水面与支座(10)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杆(50),支撑杆(50)的上端与闸板(20)的背水面之间由第二铰接轴(60)铰接,第二铰接轴(60)与第一铰接轴(30)的回转轴芯位于水平方向且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固定卡座(70)上设置有凹部(71),凹部(71)的开口向上布置,支撑杆(50)的下端置于凹部(71)内构成支撑杆(50)的下端水平方向的限位配合,支撑杆(50)的下端脱离凹部(71)呈自由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坝,其特征在于:固定卡座(70)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板块状半卡座,两个半卡座上对称布置构成限定支撑杆(50)下端的凹部(71),凹部(71)整体呈U型缺口状,凹部(71)的缺口沿一边高一边低且靠近闸板(20)一侧的口沿高,低口沿侧的外周设置有圆滑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娜黄振东袁家宝李登国王之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六安恒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