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713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其按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面釉粉80~120份、硅酸锆10~28份、三聚磷酸钠0.25~0.35份、羧甲基纤维素0.2~0.4份和水35~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面釉原料组分及配比,特别地优化其中面釉粉中钛榍石及硅酸锆的添加量,使得该陶瓷砖面釉本身具有高白度,且兼具良好的后加工性能,避免了陶瓷砖面釉布施后出现针孔、起泡和变形等表观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陶瓷砖釉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优质石材质感都要优于抛釉砖,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底色白度,优质的白色石材白度可达到75到85度甚至更高。而建材行业目前的陶瓷砖生产工艺所能达到的白度只有64到67度。尤其是仿大理石陶瓷砖对釉面的白度要求,大家需求越来越高。为了陶瓷产品可以获得更贴近于石材的质感,甚至获得超越石材的艺术表达效果。提高釉面白度势在必行,而在现有的釉料配方体系中,仅在釉料中添加硅酸锆很难将釉料白度提高到80度以上,所以市面上未出现理想的高白度陶瓷砖面釉,因此行业迫切需要研发一款釉料,其白度优于现有产品白度的釉面效果,以满足设计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其按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具体地,本专利技术中调整面釉粉和硅酸锆的配比以达到更为优化的增白效果,其中硅酸锆作为传统的增白原料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针对不同陶瓷砖面釉原料组分不同,其添加量亦会影响增白效果,而本专利技术对其添加量作出的调整,使得其在该陶瓷砖面釉中的增白效果达到最优,即当硅酸锆的添加量过少,其增白作用都有所下降,或添加量过多,其增白作用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成本浪费。另外,三聚磷酸钠及羧甲基纤维素的加入及其配比,有效地提高了该陶瓷砖面釉的后加工性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釉粉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钛榍石采用纳米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高纯度石英粉和方解石按照重量份计为44.7:32.3:24.5的比例进行湿法球磨混合并干燥后,以5℃/min的升温速度,在煅烧温度为1260℃下保温50min值得。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利用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TiO2)、方解石(CaCO3)和石英合成高温性能稳定、乳浊效果好的钛榍石,然后作为乳浊剂加入到釉料中,利用钛榍石折射率高的特点,提高面釉的白度。钛榍石作为乳浊剂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够避免Ti4+在高温下生成Ti3+而发乳黄色。本专利技术中,钛榍石的膨胀系数比面釉料的膨胀系数大,为了防止钛榍石添加对面釉膨胀系数造成较大影响,以及面釉与坯体的适应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对钛榍石的最高用量进行限定,其添加量不超过面釉粉总重量的2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钾钠石粉由按重量份计比例为1:1~1.05的钾长石和钠长石混合而成。具体地,钾钠石粉中钾长石和钠长石的比例可进一步影响面釉粉本身的白度,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其比例以使钾钠石粉本身具有更高的白度及在后续加工过程能保证其白度的持久性。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釉粉的目数为200目筛余≤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英粉为纯度为98~99%的高纯度石英粉;所述氧化铝为α-氧化铝。具体地,原料组分的优化选用均能提高面釉粉自身的白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氧化铝为α-氧化铝。具体地,氧化铝对面釉粉的增白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并不是含量越好越高,当氧化铝含量过高时,容易使该面釉粉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出现针孔、起泡等质量问题。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硅酸锆中的锆含量不大于面釉原料总重量的25%。具体地,现有技术中通过提高面釉配方中的锆含量以力求提高其白度,但硅酸锆的锆含量的增白效果有限,当硅酸锆的添加量超过面釉重量的10%后,随着硅酸锆添加量的增加其增白效果逐渐变差,当硅酸锆的添加量大于面釉原料总重量的25%后增白效果提升不明显,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成本浪费,且容易出现后加工质量问题放射性超标。本专利技术限定的硅酸锆中的高含量,在保证面釉综合性能的同时使其增白效果显著。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面釉中添加膨胀系数小的硅酸锆来抵消添加钛榍石对面釉膨胀系数的影响,通过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乳浊材料实现对面釉的复合增白,实现面釉具有82度以上的白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羧甲基纤维素为高粘甲基,其粘度大于300mPa.s。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按重量份计将面釉粉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再按重量份计称取面釉粉、硅酸锆、三聚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和水,投入到混合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球磨时间为5~6h,球磨细度控制在在过325目筛余在0.2~0.6%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面釉原料组分及配比,特别地优化其中面釉粉中钛榍石及硅酸锆的添加量,使得该陶瓷砖面釉本身具有高白度,且兼具良好的后加工性能,避免了陶瓷砖面釉布施后出现针孔、起泡和变形等表观质量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面釉粉的含方解石和钛榍石,通过调整其配比从而有效防止合成钛榍石高温分解生成Ti3+造成釉料发黄色的问题出现,在面釉中添加硅酸锆后,钛榍石和硅酸锆对面釉进行乳浊增白,因为二者折射率不同,因此二者复合增白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一种乳浊剂增白的效果更好,烧成后后釉面白度进可达到82度以上,与单独添加硅酸锆的面釉烧成后的效果相比,具有较好润泽性,其效果与优质白色石材的色泽更接近,放射性检测符合国标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
的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市售产品;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为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实施例1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其按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其中,所述面釉粉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所述钾钠石粉由按重量份计比例为1:1的钾长石和钠长石混合而成;所述石英粉为纯度为98~99%的高纯度石英粉;所述氧化铝为α-氧化铝;所述的釉料的化学成分:SiO2:55.47%,Al2O3:27.24%%,Fe2O3:0.05%,TiO2:3.21%,CaO:4.69%,MgO:0.64%,K2O:1.94%,Na2O:2.60%,ZnO:1.0%,烧失:3.14%;所述硅酸锆中的锆含量不大于面釉原料总重量的24.5%;所述羧甲基纤维素为高粘甲基,其粘度大于300mPa.s。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将面釉粉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再按重量份计称取面釉粉、硅酸锆、三聚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和水,投入到混合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球磨时间为5h,球磨细度控制在在过325目筛余在0.2~0.6%范围内,得陶瓷砖面釉成品。将实施例1所制备得的陶瓷砖面釉成品采用常规布施方法在陶瓷砖基材上形成釉面层并进行相关检测,测试结果为白度达到83.1度,放射性符合国标要求,釉面无表观质量问题。实施例2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其按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其中,所述面釉粉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所述钾钠石粉由按重量份计比例为1:1的钾长石和钠长石混合而成;所述石英粉为纯度为98~99%的高纯度石英粉;所述氧化铝为α-氧化铝;所述釉料的化学成分:SiO2:52.57%,Al2O3:24.32%%,Fe2O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釉粉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榍石采用纳米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高纯度石英粉和方解石按照重量份计为44.7:32.3:24.5的比例进行湿法球磨混合后煅烧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榍石的煅烧温度为1260℃,煅烧时间为50min。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砖面釉,其特征在于:所述钾钠石粉由按重量份计比例为1:1~1.05的钾长石和钠长石混合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白度的陶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岩黄星刘俊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