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厉凯专利>正文

一种实验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61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学教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漏斗。一种实验漏斗,包括锥形的上斗体、锥形的下斗体、圆形的滤布,所述滤布设置在一支撑管下部,上述支撑管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支撑管扩口端上设有环形的凸边,所述上斗体为硬体结构,下斗体为软体结构,下斗体的扩口端与上斗体的缩口端固定连接,下斗体的缩口端设有导液管,所述支撑管设于上斗体内,支撑管上的凸边位于上斗体的扩口端外,且支撑管的下端以及滤布均伸入下斗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构造新颖,操作简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Experimental funn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hemical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to an experimental funnel. An experimental funnel includes a tapered conical hopper body, the bucket body, round cloth, the cloth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a supporting tube, the support tube cross section is a trapezoid structure, convex supporting tube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flared end, wherein the upper bucket body for the hardware structure, the lower bucket as the software structure, the lower bucket body the flared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funnel body necking, necking end under the buck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guide pipe, the supporting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bucket body, convex supporting tube located on the upper bucket body flared end of the outer tub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and the cloth is extended under the bucket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novel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and goo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漏斗
本技术涉及化学教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漏斗。
技术介绍
众知,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存在实验教学环节,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过滤操作,普通过滤工具是漏斗、烧杯和滤纸,将一次性滤纸折叠成锥形结构,并放于锥型的漏斗内,将溶液直接倒在滤纸上,即可完成过滤操作,从上述普通过滤操作过程来看,存在着以下的不足:1、滤纸只能使用一次,不能被重复使用,没有起到环保效果;2、用滤纸进行过滤,在过滤的时候不能触碰滤纸,如果触碰滤纸则容易导致滤纸破损,由于不能触碰滤纸,也就无法提高过滤的速度,完全靠液体自行过滤,过滤时耗延长,而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可能存在不利于教学顺利进行的可能。综上,传统实验漏斗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验漏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漏斗,包括锥形的上斗体、锥形的下斗体、圆形的滤布,所述滤布设置在一支撑管下部,上述支撑管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支撑管扩口端上设有环形的凸边,所述上斗体为硬体结构,下斗体为软体结构,下斗体的扩口端与上斗体的缩口端固定连接,下斗体的缩口端设有导液管,所述支撑管设于上斗体内,支撑管上的凸边位于上斗体的扩口端外,且支撑管的下端以及滤布均伸入下斗体内。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支撑管的底部设有一连接管,连接管的外部套有一环形卡箍,所述滤布的边缘夹在环形卡箍与连接管之间。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滤布的半径在2.5-5cm之间。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上斗体为玻璃材质、圆木材质或厚PVC材质,所述下斗体为薄PVC材质或硅胶材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中,本技术用滤布代替传统的一次性滤纸,能起到环保效果;其中,本申请中的下斗体是软体结构,也就是说可以变形,在过滤的时候通过挤压下斗体从而起到挤压滤布的效果,对滤布进行挤压能加快液体的过滤速度,缩短过滤所需时常,提高过滤效率,确保实验教学过程按时顺利完成,本申请中的滤布以及支撑管是可以从斗体内拿出的,又滤布可拆卸设于支撑管上,可以轻松的取下滤布,方便对滤布清洗。综上,本申请中的所有结构相互配合使用才能完成预期的目标,互为整体结构,且本申请设计合理,构造新颖,操作灵活简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透视图。图中标号为:1-上斗体,2-下斗体,3-导液管,4-支撑管,5-凸边,6-连接管,7-滤布,8-环形卡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和图2可知,一种实验漏斗,包括锥形的上斗体1、锥形的下斗体2、圆形的滤布7,所述滤布7设置在一支撑管4下部,上述支撑管4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支撑管4扩口端上设有环形的凸边5,所述上斗体1为硬体结构,下斗体2为软体结构,下斗体2的扩口端与上斗体1的缩口端固定连接,下斗体2的缩口端设有导液管3,所述支撑管4设于上斗体1内,支撑管4上的凸边5位于上斗体1的扩口端外,且支撑管4的下端以及滤布7均伸入下斗体2内,为了方便从漏斗的外部挤压滤布7,以及方便将漏斗内的组件拿出,所述上斗体1、下斗体2、支撑管4和连接管的尺寸大小应尽量差别较小,相关组件之间的空隙大小如图2所示即可;所述支撑管4的底部设有一连接管6,连接管6的外部套有一环形卡箍8,所述滤布7的边缘夹在环形卡箍8与连接管6之间;所述滤布7的半径在2.5-5cm之间;所述上斗体1为玻璃材质、圆木材质或厚PVC材质,所述下斗体2为薄PVC材质或硅胶材质。其中,本技术用滤布7代替传统的一次性滤纸,能起到环保效果;其中,本申请中的下斗体2是软体结构,也就是说可以变形,在过滤的时候可以挤压下斗体2从而起到挤压滤布7的效果,对滤布7进行挤压能加快液体的过滤速度,缩短过滤所需时常,提高过滤效率,确保实验过程按时顺利完成,本申请中的滤布7以及支撑管4是可以从斗体内拿出的,又滤布7可拆卸设于支撑管4上,可以轻松的取下滤布7,方便对滤布7的清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实验漏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的上斗体、锥形的下斗体、圆形的滤布,所述滤布设置在一支撑管下部,上述支撑管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支撑管扩口端上设有环形的凸边,所述上斗体为硬体结构,下斗体为软体结构,下斗体的扩口端与上斗体的缩口端固定连接,下斗体的缩口端设有导液管,所述支撑管设于上斗体内,支撑管上的凸边位于上斗体的扩口端外,且支撑管的下端以及滤布均伸入下斗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的上斗体、锥形的下斗体、圆形的滤布,所述滤布设置在一支撑管下部,上述支撑管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支撑管扩口端上设有环形的凸边,所述上斗体为硬体结构,下斗体为软体结构,下斗体的扩口端与上斗体的缩口端固定连接,下斗体的缩口端设有导液管,所述支撑管设于上斗体内,支撑管上的凸边位于上斗体的扩口端外,且支撑管的下端以及滤布均伸入下斗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凯
申请(专利权)人:厉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