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群英专利>正文

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545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香茅8‑10、九层塔8‑10、牡荆叶8‑10、荆芥11‑13、苏叶5‑7、桂枝9‑11、麻黄2‑4、防风9‑11、柴胡9‑11、胡荽9‑11、贝母9‑11、杏仁4‑6、陈皮4‑6、五味子4‑6、白芍9‑11、黄芩9‑11、甘草8、生姜9‑11、大枣9‑11以及淡豆豉7‑9。

Chinese medicin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wind heat co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inese medicin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anemopyretic cold, including raw material weight: 10, 8 citronella nine storey tower with 8 10, 10, 8 cannabifolia leaves 11 13, 5 Schizonepeta sage 7, 11, 9 Guizhi Mahuang 2 4, 11, 9 wind 9 11, 9 Bupleurum 11, coriander 11, 9 Fritillaria almond 4 6, 6, 4 tangerine peel 6, 9 schisandrins 4 11, 9 Radix Paeoniae 11, licorice 8, ginger 9, jujube 9 11 11 and 7 9 light fermented black b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风热感冒中医病症名,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治宜辛凉解表,发散风热。但是,现有处方对风热感冒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风热感冒,尤其是对秋冬季风热感冒,治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香茅8-10、九层塔8-10、牡荆叶8-10、荆芥11-13、苏叶5-7、桂枝9-11、麻黄2-4、防风9-11、柴胡9-11、胡荽9-11、贝母9-11、杏仁4-6、陈皮4-6、五味子4-6、白芍9-11、黄芩9-11、甘草8、生姜9-11、大枣9-11以及淡豆豉7-9。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香茅9、九层塔9、牡荆叶9、荆芥12、苏叶6、桂枝10、麻黄3、防风10、柴胡10、胡荽10、贝母10、杏仁5、陈皮5、五味子5、白芍10、黄芩10、甘草8、生姜10、大枣10、淡豆豉8。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为口服液、散剂或颗粒剂。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风热感冒的病因为:多秋冬感受风寒之气,风寒束表侵肺,卫阳郁结生热,腠理闭合,肺气不宣。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喷嚏,痰多全身不适等症状。本专利技术认为,治疗风热感冒,尤其是秋冬季发作的风热感冒,宜发散风寒,通腠理,化痰宣肺气,祛除卫阳之郁热。肺气不降中焦不通,肺与大肠相表里,风寒束表则卫阳之郁热也不能出,移热于大肠,故又必须调中焦,清内热。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药理为:香茅:味辛而性温,祛风解表,治疗外感风寒,发热头痛,喘咳气喘。九层塔:味辛性温,祛风解表,化湿行气,调理中焦湿气内阻。牡荆叶:味辛而微苦,祛风解表,发散风寒。荆芥配合防风:解表发散风寒其力缓而和,防风味微甘,还有补气之功桂枝配合麻黄:麻黄散皮毛之风寒,桂枝可以散肌肉之风寒,有解肌之功,浑身酸沉的感冒,其功大。柴胡: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胡荽:气香,芳香可化湿,发表透发邪气,开胃消食。贝母:润肺,止咳化痰,清上焦痰阻。陈皮:芳香化湿,理中焦,助胃运化。杏仁:宣降肺气,止咳清肺。五味子:收肺气,养肺气,白芍:清肝胆热,摄阴养血,防止发散太过。黄芩:又名枯芩,言其清肺与大肠之热,以此清肺与大肠之郁热。甘草:调和诸药,补气和中。生姜大枣:有药引子之功,引导药效发挥,生姜亦可化痰散风寒,大枣补脾养血。淡豆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中药合理配伍,发散风寒为主,辅以化痰宣肺、调中焦清内热,从根本上治疗风热感冒,见效快,治愈率高,3-5剂治愈率达9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香茅8-10、九层塔8-10、牡荆叶8-10、荆芥11-13、苏叶5-7、桂枝9-11、麻黄2-4、防风9-11、柴胡9-11、胡荽9-11、贝母9-11、杏仁4-6、陈皮4-6、五味子4-6、白芍9-11、黄芩9-11、甘草8、生姜9-11、大枣9-11以及淡豆豉7-9。所述的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为口服液、散剂或颗粒剂。实施例11、处方:香茅9克、九层塔9克、牡荆叶9克、荆芥12克、苏叶6克、桂枝10克、麻黄3克、防风10克、柴胡10克、胡荽10克、贝母10克、杏仁5克、陈皮5克、五味子5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甘草8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淡豆豉8克。2、加入2-3倍体积的水浸泡15分钟,煮沸后文火熬制20-2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第一滤液;3、向药渣中重新加入1-2倍体积的水,煮沸后文火熬制30-3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第二滤液;4、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得到中药制剂,每日一剂,每剂分2-3服用,每2-5剂为一个疗程,服用至少1个疗程。实施例21、处方:香茅10克、九层塔10克、牡荆叶8克、荆芥11克、苏叶7克、桂枝11克、麻黄2克、防风11克、柴胡11克、胡荽11克、贝母9克、杏仁4克、陈皮6克、五味子6克、白芍11克、黄芩11克、甘草9克、生姜11克、大枣11克、淡豆豉9克。3、加入2-3倍体积的水浸泡15分钟,煮沸后文火熬制20-2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第一滤液;3、向药渣中重新加入1-2倍体积的水,煮沸后文火熬制30-3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第二滤液;4、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得到中药制剂,每日一剂,每剂分2-3服用,每2-5剂为一个疗程,服用至少1个疗程。为进一步证明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100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10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2岁,年龄最大者75岁,2-5天为一个疗程,服用至少1个疗程。1、疗效评价标准:治愈:风热感冒症状消失。显效:风热感冒症状明显减轻。有效:风热感冒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无效:病情无任何改善的表现。2、治疗方案:处方:香茅9克、九层塔9克、牡荆叶9克、荆芥12克、苏叶6克、桂枝10克、麻黄3克、防风10克、柴胡10克、胡荽10克、贝母10克、杏仁5克、陈皮5克、五味子5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甘草8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淡豆豉8克。熬制得到中药制剂。每日一剂,每剂分2-3次服用。2、治疗效果统计:100例患者中,服用2-5剂后,治愈92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92%,总有效率98%。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香茅8‑10、九层塔8‑10、牡荆叶8‑10、荆芥11‑13、苏叶5‑7、桂枝9‑11、麻黄2‑4、防风9‑11、柴胡9‑11、胡荽9‑11、贝母9‑11、杏仁4‑6、陈皮4‑6、五味子4‑6、白芍9‑11、黄芩9‑11、甘草8、生姜9‑11、大枣9‑11以及淡豆豉7‑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香茅8-10、九层塔8-10、牡荆叶8-10、荆芥11-13、苏叶5-7、桂枝9-11、麻黄2-4、防风9-11、柴胡9-11、胡荽9-11、贝母9-11、杏仁4-6、陈皮4-6、五味子4-6、白芍9-11、黄芩9-11、甘草8、生姜9-11、大枣9-11以及淡豆豉7-9。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英
申请(专利权)人:陆群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