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秧苗捆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6230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秧苗捆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捆秧绳一端预留2‑3寸绳头,剩下的部分围绕秧束缠绕;当缠绕至与预留绳头相互交叉时,预留绳头的一端被压住固定,形成一个绳圈;(2)剩下的部分继续围绕秧束缠绕、交叉压住预留绳头至少一圈;(3)将剩下的绳身部分塞入所述绳圈中,剩下的绳头留在绳圈外;(4)抽拉预留的绳头,使捆秧绳完全贴附于秧束,捆秧绳处于绷紧状态。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绑秧速度快,不损伤秧苗;捆绑牢固结实,不易发生自松散;打的是活结,解绑方便。

Seedling bundl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edling bind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end of the rope bundle reserved 2 3 inch rope and the rest of the beam when the winding winding around the seedling; and to reserve rope cross, one end of rope is fixed on the reservation, forming a loop (2; the rest) continue to focus on the vine winding, cross beam on reservation rope at least one circle; (3) the rest of the body part of the rope into the rope, the rest of the rope in outer loop; (4) the pull rope reservation, the rope completely attached to the bundle of seedling seedling bundle, bundle the rope in the tightening state.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easy to operate; tied seedling speed, no damage to seedlings; binding firmness, is not easy to happen since loose; hit slipknot, unlasing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秧苗捆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结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秧苗的捆绑方法。
技术介绍
秧苗在移栽运输的过程中,由于经常受到机械损伤。对秧苗进行捆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保护,减少秧苗受到的机械损伤,有利于秧苗的成活。现今生产实践中,秧苗的捆绑大体分为两类。一类采用大力勒绑,该方法虽不易松散,但容易对秧苗造成机械损伤;另一类采用反复多次缠绕的方式进行捆绑,该方法虽减少了对秧苗的机械损伤,但不够简易,而且捆绑后经常发生自松散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秧苗捆绑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绑秧速度快,不损伤秧苗。捆绑牢固结实,不易发生自松散。打的是活结,解绑方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秧苗捆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捆秧绳一端预留2-3寸绳头,剩下的部分围绕秧束缠绕;当缠绕至与预留绳头相互交叉时,预留绳头的一端被压住固定,形成一个绳圈;(2)剩下的部分继续围绕秧束缠绕、交叉压住预留绳头至少一圈;(3)将剩下的绳身部分塞入所述绳圈中,剩下的绳头留在绳圈外;(4)抽拉预留的绳头,使捆秧绳完全贴附于秧束,捆秧绳处于绷紧状态。优选的,所述捆秧绳为植物纤维绳或塑料绳。更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绳为稻草绳;所述塑料绳为可降解的塑料绳。优选的,所述秧束包括1~1000棵秧苗。优选的,所述秧苗为水稻秧苗、番薯、番茄、辣椒、青菜、油菜秧苗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步骤(1)所述一个绳圈的周长至少比所述秧束的周长多1寸。进一步优选的,上述秧苗的捆绑方法具体为:(1)一只手手心向下抓握秧束,另一只手取捆秧绳,所述捆秧绳有两个端点,定义其中一端为L端,另一端为R端;(2)将捆秧绳L端从秧束下方递送至抓有秧束的手的食指和中指间,在两指的第一指节处夹住,上方L端保留2~3寸的绳头;另一只手捏住捆秧绳R端,围绕秧束缠绕;当第一圈绕至抓有秧束的手的上方时,捆秧绳在抓有秧束的手的食指背上形成一个十字交叉,L端被压住固定,捆秧绳形成一个绳圈;(3)另一只手继续围绕秧束缠绕,当第二圈绕至秧束上方时,R端在秧束上压住L端,同时将R端置于抓有秧束的手的食指指肚下方;(4)抓有秧束的手的食指将指肚下的R端往手心方向勾拉固定;(5)另一只手捏住L端抽拉至左手食指上方的绳子完全贴附于秧束,捆秧绳处于绷紧状态;当所述抓有秧束的手为左手时,缠绕的方向为顺时针;当所述抓有秧束的手为右手时,缠绕的方向为逆时针。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捆绑牢固且便于拆解的秧苗捆绑方法,该方法利用绳圈对绳头的向心压力和摩擦力固定绳头,仅需要缠绕两圈便可完成秧束的捆绑;捆秧完成后,不碰秧绳,拎抓秧束任意部位,以不损坏秧苗的力量抖动,结绳不发生松散;通过抽拉捆绑时剩下的绳头即可实现解绑。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秧苗捆绑方法采用稻草绳对秧束进行捆绑,稻草取自田间,既环保又物尽其用;且稻草具有柔韧和结实的特性,将其用于秧苗的捆绑,既能保证捆绑的结实程度,又不损伤秧苗。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秧苗捆绑方法先在捆秧绳的一端预留2-3寸绳头,剩下的部分围绕秧束缠绕;当缠绕至与预留绳头相互交叉时,预留绳头的一端被压住固定,形成一个绳圈。该绳圈的周长至少比所述秧束的周长多1寸。在实际操作中,手指可以插入该绳圈与秧束之间的孔隙,在后续缠绕后,只需屈指勾拉剩下的捆秧绳身,然后抽拉预留绳头,即可完成对秧束的捆绑操作。附图说明图1左手握秧,绳子L端预留约2-3寸长度,夹在左手食指和中指第一指节处。图2右手捏住R端顺时针缠绕秧把子,压住L端,在左手食指背上交叉。图3右手捏住R端顺时针缠绕秧把子,盖过L端,将R端放在食指指肚下。图4左手食指摁住R端往手心方向勾、再摁住,同时,右手抽拉L端,即可完成捆秧。符号说明:S圆柱体示意秧束,I食指,M中指,L绳子左端,R绳子右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秧苗捆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捆秧绳一端预留2-3寸绳头,剩下的部分围绕秧束缠绕;当缠绕至与预留绳头相互交叉时,预留绳头的一端被压住固定,形成一个绳圈;(2)剩下的部分继续围绕秧束缠绕、交叉压住预留绳头至少一圈;(3)将剩下的绳身部分塞入所述绳圈中,剩下的绳头留在绳圈外;(4)抽拉预留的绳头,使捆秧绳完全贴附于秧束,捆秧绳处于绷紧状态。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所述一个绳圈的周长至少比所述秧束的周长多1寸,优选为多2~3寸,更优选为多2寸。一个绳圈的周长至少比所述秧束的周长多1寸的目的是为了预留孔隙以便手指插入绳圈进行勾拉操作。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捆秧绳的材质没有特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就地选材,也可以采用常规的捆绳。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捆秧绳可以为植物纤维绳,也可以为塑料绳;当为植物纤维绳时,优选为稻草绳;当为塑料绳时,优选为可降解塑料绳。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稻草绳的直径为0.2~2cm,优选为0.3~1cm。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秧束的大小没有特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秧束的大小,具体为秧束中秧苗的数量;如可以为1~1000棵秧苗,5~200棵或15~20棵。关于秧苗的数量并没有优选的方案,只是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秧苗的数量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秧苗为水稻秧苗、番薯、番茄、辣椒、青菜、油菜秧苗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一种秧苗,更优选为水稻秧苗。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手工捆绑秧苗时,具体的步骤包括:(1)一只手手心向下抓握秧束,另一只手取捆秧绳,所述捆秧绳有两个端点,定义其中一端为L端,另一端为R端;(2)将捆秧绳L端从秧束下方递送至抓有秧束的手的食指和中指间,在两指的第一指节处夹住,上方L端保留2~3寸的绳头;另一只手捏住捆秧绳R端,围绕秧束缠绕;当第一圈绕至抓有秧束的手的上方时,捆秧绳在抓有秧束的手的食指背上形成一个十字交叉,L端被压住固定,捆秧绳形成一个绳圈;(3)另一只手继续围绕秧束缠绕,当第二圈绕至秧束上方时,R端在秧束上压住L端,同时将R端置于抓有秧束的手的食指指肚下方;(4)抓有秧束的手的食指将指肚下的R端往手心方向勾拉固定;(5)另一只手捏住L端抽拉至左手食指上方的绳子完全贴附于秧束,捆秧绳处于绷紧状态;当所述抓有秧束的手为左手时,缠绕的方向为顺时针;当所述抓有秧束的手为右手时,缠绕的方向为逆时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秧苗捆绑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以左手握水稻秧把子为例,按以下步骤捆秧。1、叶朝内、根向外,左手手心向下抓握秧束,略伸直食指和中指,搭在秧把子上面,其余三指固定住秧把子。2、取一根捆秧用的稻草绳,草绳两端分别命名为L和R。3、用右手将草绳L端从秧把子下方,递送至左手食指和中指中间,约在两指第一指节处夹住,上方L端保留两到三寸长(图1)。4、右手捏住草绳R端对秧把子进行顺时针缠绕,在第一圈绕至左手上方时,压在L端上,草绳在食指背上形成一个十字交叉,左手中指在十字交叉形成时跟食指分开(图2)。5、右手继续顺时针缠绕草绳,左手中指再次靠着食指夹住草绳,以防止右手缠绕草绳时用力过大,抽脱草绳。在第二圈绕至秧把子上方时,在秧把子上压住L端,随即将R端放于左手食指指肚下方(图3)。6、左手食指将指肚下的R端往手心方向略勾、然后摁住,同时,右手捏住L端进行抽拉(图4),至左手食指上方的草绳被完全抽拉下来,形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秧苗捆绑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秧苗捆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捆秧绳一端预留2‑3寸绳头,剩下的部分围绕秧束缠绕;当缠绕至与预留绳头相互交叉时,预留绳头的一端被压住固定,形成一个绳圈;(2)剩下的部分继续围绕秧束缠绕、交叉压住预留绳头至少一圈;(3)将剩下的绳身部分塞入所述绳圈中,剩下的绳头留在绳圈外;(4)抽拉预留的绳头,使捆秧绳完全贴附于秧束,捆秧绳处于绷紧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秧苗捆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捆秧绳一端预留2-3寸绳头,剩下的部分围绕秧束缠绕;当缠绕至与预留绳头相互交叉时,预留绳头的一端被压住固定,形成一个绳圈;(2)剩下的部分继续围绕秧束缠绕、交叉压住预留绳头至少一圈;(3)将剩下的绳身部分塞入所述绳圈中,剩下的绳头留在绳圈外;(4)抽拉预留的绳头,使捆秧绳完全贴附于秧束,捆秧绳处于绷紧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捆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秧绳为植物纤维绳或塑料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秧苗捆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绳为稻草绳;所述塑料绳为可降解的塑料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捆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秧束包括1~1000棵秧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捆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为水稻秧苗、番薯、番茄、辣椒、青菜、油菜秧苗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秧苗捆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一个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松朱珊黄仁良沈显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