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603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终端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所述资源包括时域占用资源和频域占用资源,其中,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时长小于1ms,然后,终端在确定的资源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这样,针对TTI缩短的情况(即shortened TTI),提供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解决方案,支持上行控制信息的正常反馈,保证了系统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变化,国际组织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都定义了更高的用户面延时性能要求。缩短用户时延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降低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Interval,TTI)的长度。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系统使用的帧结构中,上行和下行传输使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行和下行传输均使用相同的帧结构。在每个载波上,一个10ms长度的无线帧包含有10个1ms子帧,每个子帧内由分为两个0.5ms长的时隙。上行和下行数据发送的TTI时长为1ms。参阅图2所示,现有LTE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系统使用帧结构中,上行和下行传输使用相同的频率上的不同子帧或不同时隙。每个10ms无线帧由两个5ms半帧构成,每个半帧中包含5个1ms长度的子帧。子帧分为三类:下行子帧、上行子帧和特殊子帧,每个特殊子帧由下行传输时隙(DownlinkPilotTimeSlot,DwPTS)、保护间隔(GuardPeriod,GP)和上行传输时隙(UplinkPilotTimeSlot,UpPTS)三部分构成。。每个半帧中包含至少1个下行子帧和至少1个上行子帧,以及至多1个特殊子帧。根据3GPPTR36.912附录B.2章节的定义,LTE系统的用户平面(UserPlane,简称U平面)时延由基站处理时间、帧对齐时间、TTI时间和终端处理时间四部分构成,其中,帧对齐时间为业务到达至业务能够获得空口子帧传输机会之间的等待时间。以LTE-FDD下行传输为例,由于FDD系统每个子帧均有下行传输机会,帧对齐时间平均为0.5ms。基站处理时间在下行方向时为1ms,上行方向时为1.5ms;终端处理时间在上行方向时为1ms,下行方向时为1.5ms。因此,在不考虑HARQ重传情况下,LTE-FDD下行U平面时延=基站处理时间1ms+帧对齐时间0.5ms+TTI时间1ms+终端处理时间1.5ms,共4ms。相似的,LTE-FDD系统不考虑HARQ重传情况下的上行U平面延时也为4ms,具体如图3所示。对于LTE-TDD系统,基站和终端处理时间以及TTI长度同FDD。帧对齐时间与业务到达的时间和系统所使用的上下行配置有关。以上下行配置#5为例,基站若在子帧#1中完成发送端处理,则最早到子帧#3才能进行发送,则发射到空口子帧的帧对齐时间平均为1.5ms,其余子帧的帧对齐时间平均为0.5ms,故下行数据的平均对齐处理时间为(1.5+8*0.5)/9=0.6ms。上述U平面时延的计算中,基站和终端的处理时间、帧对齐时间都是与TTI长度相关的,如果TTI长度缩短,则U平面的总时延将会缩短。在现有的LTE帧结构基础上,可以考虑缩短TTI为0.5ms甚至于更小,即一个TTI长度为现有LTE帧结构中的一个时隙所包含的符号数,例如:常规CP时为7个符号,扩展CP时为6个符号;还可以进一步缩短TTI为小于1个时隙的长度,例如:一个或几个符号。然而,在LTE系统中,现有的信道传输都是以TTI=1ms来定义的,当业务信道采用非1ms的TTI长度时,数据如何传输目前尚无明确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针对TTI缩短的情况,提供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终端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所述资源包括时域占用资源和频域占用资源,其中,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时长小于1ms。终端在确定的资源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这样,针对TTI缩短的情况(即shortenedTTI),提供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解决方案,支持上行控制信息的正常反馈,保证了系统性能。可选的,终端确定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中,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采用子载波SC数目表示,或者,采用资源元素RE数目表示,或者采用资源单元RU数目表示,其中,若采用RU表示,则RU为预先定义的在时域上占用X1个符号、在频域上占用X2个SC或RE的资源区域,所述X2个SC或RE为连续或者不连续的,所述X1和X2为预先定义或者配置的;终端确定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中,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采用符号数目或时间长度表示。可选的,终端确定所述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固定设置的A1个SC或A2个RE或A3个RU,其中,A1、A2、A3为大于0的整数,或者,终端根据信令通知确定所述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以及,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确定所述频域所占用资源的位置,或者,终端根据信令通知确定所述频域占用资源的位置;终端确定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固定设置的B1个符号或B2ms,其中,B1为大于0的整数,B2为小于1的小数,或者,终端根据信令通知确定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以及,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确定所述时域所占用资源的位置,或者,终端根据信令通知确定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位置。可选的,终端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包括:终端根据下行授权信令DLgrant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DLgrant中所使用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指示域指示高层信令预先配置的多个资源集合中的一个;或者,终端根据上行授权信令ULgrant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ULgrant所使用的DCI中的第一指示域用于指示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和位置,第二指示域用于至少指示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或者,终端根据高层信令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高层信令配置至少一个资源集合,当配置超过一个资源集合时,终端从中选取一个资源集合。可选的,终端根据ULgrant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ULgrant所使用的DCI中的第一指示域用于指示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和位置,第二指示域用于至少指示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时,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指示域还用于指示时域占用资源的位置,或者,时域占用资源的位置为预先约定的位置。可选的,终端根据DLgrant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DLgrant中所使用的DCI中的指示域指示高层信令预先配置的多个资源集合中的一个;或者,终端根据高层信令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高层信令配置至少一个资源集合,当配置超过一个资源集合时,终端从中选取一个资源集合时,资源集合的配置方式如下:每一个资源集合中均包含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其中,不同资源集合中的频域占用的资源的大小相同或不同,或/和,不同资源集合中的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相同或不同;或者,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终端侧和网络侧协商的固定值,每一个资源集合中均包含频域占用资源位置、以及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其中,不同资源集合中的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相同或不同;或者,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终端侧和网络侧协商的固定值,每一个资源集合中均包含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和位置,其中,不同资源集合中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相同或者不同;或者,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终端侧和网络侧协商的固定值,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终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所述资源包括时域占用资源和频域占用资源,其中,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时长小于1ms;终端在确定的资源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所述资源包括时域占用资源和频域占用资源,其中,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时长小于1ms;终端在确定的资源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确定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中,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采用子载波SC数目表示,或者,采用资源元素RE数目表示,或者采用资源单元RU数目表示,其中,若采用RU表示,则RU为预先定义的在时域上占用X1个符号、在频域上占用X2个SC或RE的资源区域,所述X2个SC或RE为连续或者不连续的,所述X1和X2为预先定义或者配置的;终端确定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中,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采用符号数目或时间长度表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确定所述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固定设置的A1个SC或A2个RE或A3个RU,其中,A1、A2、A3为大于0的整数,或者,终端根据信令通知确定所述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以及,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确定所述频域所占用资源的位置,或者,终端根据信令通知确定所述频域占用资源的位置;终端确定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固定设置的B1个符号或B2ms,其中,B1为大于0的整数,B2为小于1的小数,或者,终端根据信令通知确定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以及,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确定所述时域所占用资源的位置,或者,终端根据信令通知确定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包括:终端根据下行授权信令DLgrant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DLgrant中所使用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指示域指示高层信令预先配置的多个资源集合中的一个;或者,终端根据上行授权信令ULgrant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ULgrant所使用的DCI中的第一指示域用于指示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和位置,第二指示域用于至少指示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或者,终端根据高层信令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高层信令配置至少一个资源集合,当配置超过一个资源集合时,终端从中选取一个资源集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根据ULgrant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ULgrant所使用的DCI中的第一指示域用于指示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和位置,第二指示域用于至少指示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时,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指示域还用于指示时域占用资源的位置,或者,时域占用资源的位置为预先约定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根据DLgrant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DLgrant中所使用的DCI中的指示域指示高层信令预先配置的多个资源集合中的一个;或者,终端根据高层信令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高层信令配置至少一个资源集合,当配置超过一个资源集合时,终端从中选取一个资源集合时,资源集合的配置方式如下:每一个资源集合中均包含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其中,不同资源集合中的频域占用的资源的大小相同或不同,或/和,不同资源集合中的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相同或不同;或者,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终端侧和网络侧协商的固定值,每一个资源集合中均包含频域占用资源位置、以及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其中,不同资源集合中的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相同或不同;或者,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终端侧和网络侧协商的固定值,每一个资源集合中均包含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和位置,其中,不同资源集合中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相同或者不同;或者,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终端侧和网络侧协商的固定值,频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为终端侧和网络侧协商的固定值,每一个资源集合中均包含频域占用资源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每一个资源集合中还包含时域占用资源的位置,或者,时域占用资源的位置为预先约定的位置。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根据高层信令的通知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其中,高层信令配置至少一个资源集合,当配置超过一个资源集合时,终端从中选取一个资源集合时,包括:终端根据当前需要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总比特数,以及每一个资源集合按照特定码率计算得到的能够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确定选取的资源集合;或者,当不同资源集合中所包含的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不同时,终端根据每一个资源集合中所包含的时域占用资源的大小,确定选取的资源集合;或者,终端根据资源集合中的符号数目,确定选取的资源集合。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时域占用资源的位置为预先约定的位置,则终端确定时域占用资源的起始位置时,包括:若上行控制信息为正确/错误ACK/NACK反馈信息,则终端执行以下操作:终端确定时域占用资源的起始位置为:编号为n+k的时间段中的第一个符号,其中,n为需要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数据传输所在的时间段的编号,k为预定的值;或者,终端确定时域占用资源的起始位置为:需要进行ACK/NACK反馈的下行数据传输所在的预先划分的用于下行传输的时间段之后的第k个预先划分的用于上行传输的时间段中的第一个符号,k为预定的值;或者,终端确定时域占用资源的起始位置为:第一个满足预设的定时关系的符号,所述符号为一个上行发送时段中的符号;或者,终端确定时域占用资源的起始位置为:满足预设的定时关系的一个上行发送时间段中的第一个符号,其中,是否满足所述定时关系由一个下行数据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与一个上行发送时间段中的第一个符号的符号间隔确定;其中,提及的定时关系具体表现为处理时延,所述处理时延包括下行数据解析和处理时间以及产生下行数据所对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的时间;以一个下行数据的传输结束时刻为基准,其ACK/NACK反馈信息在不早于满足所述述处理时延的上行符号中传输;若上行控制信息为周期信道状态CSI反馈信息时,则终端执行以下操作:终端按照预先配置的CSI反馈周期,确定时域占用资源的起始符号位置,其中,所述周期具体表现为Y1个符号,Y1为正整数;或者,终端按照预先配置的CSI反馈周期,确定该CSI反馈周期所对应的传输CSI的子帧中的预定的上行符号位置,为时域占用资源的起始符号位置,其中所述CSI反馈周期具体表现为Y2个子帧,Y2为正整数。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在确定的资源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包括:采用非扩频方式在确定的资源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或者,采用扩频方式在确定的资源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非扩频方式在确定的资源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包括:终端根据确定的资源中可用于数据传输的RE数目及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确定编码比特数,再基于所述编码比特数将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相应的调制符号;终端将得到的调制符号按照特定顺序映射到所述资源上进行传输。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扩频方式在确定的资源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包括:终端根据确定的资源中可用于数据传输的RE数目、扩频序列长度及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确定编码比特数,再基于所述编码比特数将上行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相应的调制符号;终端将获得的每一个调制符号与长度为N的正交序列相乘,得到扩频后的长度为N的调制符号,再将所述长度为N的调制符号,映射到所述资源中的一个符号上的一个RE组上进行传输,所述一个RE组中包含N个RE;其中N为正交序列的长度。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终端确定的时域占用资源中包含多个符号时,进一步包括:终端分别在每一个符号上采用长度为N的正交序列进行频域扩频;或者,终端在时域上使用长度为B的正交序列进行时域扩频,其中,B为时域占用资源所包含的符号数目中用于数据传输的符号数目;或者,终端在每一个符号上采用长度为N的正交序列进行频域扩频,且终端在时域上使用长度为B的正交序列进行时域扩频,其中,B为时域占用资源所包含的符号数目中用于数据传输的符号数目。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终端在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时携带特定序列,所述特定序列与所述终端的标识ID相关,至少用于其他网元识别所述终端以及对所述终端进行干扰测量。15.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所述资源包括时域占用资源和频域占用资源,其中,所述时域占用资源的时长小于1ms;通信单元,用于在确定的资源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1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雪娟司倩倩潘学明郑方政
申请(专利权)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