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的调光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5675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6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灯的调光系统及车辆,其中,调光系统包括可独立发光的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所述第一灯体部(10)和所述第二灯体部(20)之间具有联动支架(30),可实现所述第一灯体部(10)和所述第二灯体部(20)的照明区域的联动调节。这样,第一灯体部和第二灯体部的同时同步地位移,保证第一灯体部和第二灯体部所发远光经过调试定位准确后,在车上安装使用时不需要再单独调节某一灯体部,只需要通过联动支架即可实现第一灯体部和第二灯体部的同步调节,方便了装配,提高照明效果,避免灯光切换时带来的视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的调光系统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的调光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当前车辆在存在多个照明灯体时,光线照射角度需要调节到一定位置,以使得多个灯体照射位置符合最佳照明效果。比如,车辆的前照灯系统,远光灯一般固定发出远光,近光灯可在远近光灯之间切换,因此近光灯发出的远光需要和远光灯发出的远光在相同区域,以获得最佳照明效果。现实中,远、近光灯需要分别调整位置,以适应近光灯发出的远光和远光灯发出的远光在相同区域。一旦,其中一者发生调整,另一者也必须相应发生调整,调整过程费时费力,调整结果也常常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的调光系统,以解决配置有多个灯体时位置无法同步调整的问题;本公开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公开提供的车灯的调光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灯的调光系统,包括可独立发光的第一灯体部和第二灯体部,所述第一灯体部和所述第二灯体部之间具有联动支架,可实现所述第一灯体部和所述第二灯体部的照明区域的联动调节。可选地,所述第一灯体部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灯光角度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二灯体部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灯光高度的第二接头,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驱动装置,所述联动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可选地,所述联动支架上形成有第一球头,所述第一球头和所述第一接头形成为球铰配合,以及/或所述联动支架上形成有第二球头,所述第二球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形成为球铰配合。可选地,所述第一灯体部包括透镜和用于安装所述透镜的透镜支架,所述第一接头形成在所述透镜支架上。可选地,所述第二灯体部包括远光灯反射镜,所述第二接头形成在所述反射镜上。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轴向推动所述联动支架的推杆。可选地,所述推杆的前端与所述联动支架形成为球铰配合。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手调机构,该手调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推杆上并与所述推杆螺纹配合的锥齿轮,以及与所述锥齿轮传动配合的驱动齿轮。可选地,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车辆驾驶室内的调光开关,所述调光开关与所述联动支架驱动连接。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车灯的调光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灯体部和第二灯体部的同时同步地位移,保证第一灯体部和第二灯体部所发远光经过调试定位准确后,在车上安装使用时不需要再单独调节某一灯体部。只需要通过联动支架即可实现第一灯体部和第二灯体部的同步调节,方便了装配,提高照明效果,避免灯光切换时带来的视差。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灯的调光系统的俯视图;图2是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车灯的调光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灯体部11第一接头12透镜支架20第二灯体部21第二接头22反射镜30联动支架31第一球头32第二球头40直线电机41推杆51锥齿轮52驱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是针对车辆的前方和后方而言的,具体地图1中图面的上方为前,图面的下方为后;“顶、底”是相应于车辆的上方和下方而言的,“上、下”是指车辆的上和下。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车灯的调光系统,包括可分别独立发光的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第一灯体部10和所述第二灯体部20之间具有联动支架30,可实现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的照明区域的联动调节,即,该联动支架30可同角度地联动调节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的位置。其中,联动调节是指随着联动支架30对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位置的调节,其照明区域也联动发生变化,变化后照明区域仍满足设定的照明效果,例如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发出的远光灯仍在同一区域等。这样,保证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所发远光经过调试准确后,在车上安装使用时不再需要单独调节某一灯体部,只需要通过联动支架30即可实现第一灯体部和第二灯体部的同步调节,方便了装配,提高照明效果,避免灯光切换时带来的视差。其中第一灯体部10可以包括透镜,能够发出远光或者近光,第二灯体部20可以包括反射镜,用于反射独立的远光,这种情况即为四灯制远光;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是第一灯体部10为独立的近光灯,第二灯体部20为独立的远光灯,这种情况即为远近光分体式。具体地,本公开图1和图2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为四灯制远光灯的情况。第一灯体部10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灯光高度的第一接头11,第二灯体部20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灯光高度的第二接头21,调光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21的驱动装置。第一灯体部10包括透镜和用于安装透镜的透镜支架12,第一接头11形成在透镜支架12上;第二灯体部20包括远光灯反射镜22,第二接头21形成在反射镜22上。当驾驶员根据行车需要调整灯光高度时,以第一灯体部10为例,当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接头11向前推动时,由于透镜支架12的底部还设置有可转动的接头(图中未示出),这两个接头在第一接头向前运动时作为透镜支架12的转轴,使得透镜支架12向前倾,这样,从透镜发出的光线将向下调整,第二灯体部20的光线调整与第一灯体部10类似,并且这种灯光高度调整方式为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做具体说明。在本公开中,如图1和图2所示,联动支架30连接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以能够同时推动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这样,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当联动支架30向前运动时,第一接头11推动透镜支架12前倾,第二接头12推动远光灯反射镜22前倾,使得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的灯光高度同步下降。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直线电机40,直线电机40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轴向推动联动支架30的推杆41。此处直线电机40与推杆41的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调光电机,推杆41可以在该电机的驱动下前后运动。进一步地,推杆41的前端与联动支架30形成为球铰配合,以提高自由度,具体地,如图3所示,推杆41的前端形成有球头,联动支架30上形成有内壁与该球头球面配合的柱状接头,这样,当推杆41推动联动支架30向前运动或拉动联动支架30向后运动时,推杆41与联动支架30的相对高度可以微调,可以避免前述的透镜支架12或远光灯反射镜22无法转动。进一步地,联动支架30上形成有第一球头31,第一球头31和第一接头11形成为球铰配合。联动支架30上还形成有第二球头32,第二球头32和第二接头21形成为球铰配合。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接头21可以形成为球头座,第二球头32可转动地容纳在该球头座中;如图2所示,第一接头11可以为内壁与第一球头11球面配合的柱状接头,即第一球头31可以转动,还可以上下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的调光系统,包括可独立发光的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体部(10)和所述第二灯体部(20)之间具有联动支架(30),可实现所述第一灯体部(10)和所述第二灯体部(20)的照明区域的联动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的调光系统,包括可独立发光的第一灯体部(10)和第二灯体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体部(10)和所述第二灯体部(20)之间具有联动支架(30),可实现所述第一灯体部(10)和所述第二灯体部(20)的照明区域的联动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体部(10)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灯光角度的第一接头(11),所述第二灯体部(2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灯光高度的第二接头(21),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21)的驱动装置,所述联动支架(30)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支架(30)上形成有第一球头(31),所述第一球头(31)和所述第一接头(11)形成为球铰配合,以及/或所述联动支架(30)上形成有第二球头(32),所述第二球头(32)和所述第二接头(21)形成为球铰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体部(10)包括透镜和用于安装所述透镜的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